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型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miR-21水平及意义

来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型肺动脉高压(COPD-PH)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RNA-21(miR-21)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125例COPD-PH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qPCR法检测COPD-PH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并分析miR-21、模型A(NYHA分级+三尖瓣环平面收缩偏移+右室收缩压+右室射血分数+右室扩大)及模型B(NYHA分级+三尖瓣环平面收缩偏移+右室收缩压+右室射血分数+右室扩大+miR-21)评估患者预后效能.结果 125例COPD-PH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12个月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三尖瓣环平面收缩偏移、右室扩大及miR-21与COPD-PH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模型B评估COPD-PH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miR-21及模型A.结论 COPD-PH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miR-21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预后.
其他文献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环节。目前,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已全面实现,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仍然存在,健康扶贫仍是长期任务3文本梳理了健康扶贫的主要举措,并分析了后脱贫时代健康扶贫存在的难点问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健康扶贫工作需要形成预防为主的健康格局、合理确定健康扶贫福利边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部位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室肌复极化相关指标(QT、Tp-e间期及Tp-e/QT比值)的关系,探讨心室周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室性早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脉压差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早期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7—12月,在江苏省6个COPD监测点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 600名≥4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采用R 3.5.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脉压差与肺功能之间的关联,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交互作用。结果 3 365名研究对象纳入最终分析,平均脉压差为(53.9±12.7)mm Hg,脉压差增大者占28.0%;支气管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巴中市中心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市级定点医院,全体职工弘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
期刊
目的评估河南省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为河南省制定有针对性的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措施,减轻经济负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5-2016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南省14个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点的1 156例高血压和糖尿病自报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门诊及住院相关费用等信息,计算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Kruskal-Walls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效度分析。结果 1 156例患者中,
目的 分析阿哌沙班联合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凝血功能与安全性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天津市河北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和评估慢性病防控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目的了解昆明市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和老龄化特征。方法基于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人口地理学理论,通过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及人口老龄化评价指标对昆明市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类型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其老龄化程度、速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人口年龄构成呈现出老化趋势,昆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程度在加深,社会对老年人口的负担加大。结论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加大为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在家庭、社区、自我养老方面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积极和健康的人
目的 了解高寒地区大学生群体膳食模式类型及其与肥胖的关联,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3-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大一至大五年级的
文章在回顾“十三五”期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明确机构定位和职能、理顺疾控管理体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和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等四个方面探索“十四五”期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发展战略,并提出强化疾控传染病防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人才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改善基本设施条件等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