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习题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本习题属于课文的辅助系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巩固学习的重要媒介,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力依据。20世纪20年代课本习题正式出现在历史教材中,20世纪末它的分布开始从课后向课内延伸。直到今天,课本习题已经成为教科书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学界,对历史教育相关研究十分广泛,包括历史教学法、历史教材和历史作业等诸多方面。学者们对历史课本习题虽有涉足,但起步晚、成果少,研究体系相对薄弱。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作业观已经成为指导作业从编制到评价的重要观念,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最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也正式投入历史教学。因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新作业观的指导,对部编本新教材的课本习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意在通过对新教材课本习题的分析,总结出其设置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评价新教材习题的特色,从而为使用课本习题提供教学策略。本文以部编本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课本习题为研究对象,从习题的分析、评价和使用三个角度出发,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宏观论述新课改下的作业观:教育心理学观点证明作业和课本习题有利于习得知识、教学评价以及强化学习等;新作业观强调对知识的再生、追求作业的动态性;历史课本习题的设计应该依托课本内容、借助新材料、贴近生活。第二部分具体分析部编本的教材习题:课本习题设置了“思考点”、“学思之窗”和“探究与拓展”三大题型;它具有形成性和发展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过程性和激励性、量力性和挑战性等特征。第三部分客观评价部编本的教材习题:对比现行三版高中历史教材,部编本教材习题分类更明确、数量更合理、难度更有层次,并且还在习题内容中融入了历史核心素养;然而习题也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合理、表述不严谨的不足。第四部分探究部编本教材习题使用策略:根据问卷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教学实践中对课本习题的忽略,明确高效使用新教材课本习题应该按照教学内容、习题设置和学生差异灵活运用。总之,在部编本教材全面普及之前,研究其习题设置并提出习题使用策略,有利于充分运用新教材课本习题、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青阳县独龙铁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的论述,结合矿体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属沉积+构造改造、风化淋积铁帽型,并提出了本区找矿标志。
学位
学位
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政务微信成为政府发布信息、提供服务、沟通民意、舆论引导等的重要渠道,它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抓手。但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使舆论环境变得“众声喧哗”,网络舆论更加复杂。尤其当爆发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定团结的危机事件时,政府部门如何利用政务微信等新媒体发出权威的声音进行危机干预和治理成为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研究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危机传播
学位
一提起"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当年的四野老战士个个津津乐道。这是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前后,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的林彪在总结作战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就提出的几条战术原则。"一点两面":进攻时只攻一点,包围两面(敞开两面甚至三面)。集中兵力于主要攻击点,突击敌人,同时以部分兵力从另一面或多面钳制并协同歼灭敌人:在主攻点上要"采取狭窄的战斗正面和纵深的战斗配备",使主攻点的部队像尖
期刊
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类型影片,这些影片的创作风格、艺术表达在逐渐变化。犯罪类型电影是一种较早的电影类型,不同时代的犯罪片有着不同特点,反映当时社会的某种深刻内涵。谜题设置这种手法是犯罪类型电影中逐渐频繁使用的艺术手法,在不断的谜题设置中让叙事的层次更加丰富,在真与假、虚与实的转变中,利用结构与视角来推动故事情节,带领观众在观看中解谜。谜题设置意在看似无意的制造电影与观众交流过程中时的信息衔接空
淅川地处古代南、北方文化的交汇地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蕴含着中原文化的因子,也深受楚文化的影响。淅川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淅川楚墓及随葬品保存较好。据目前资料统计发现,淅川地区发掘了近400座楚墓,并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精美随葬品,主要包括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乐器、陶器、玉石料器及车马坑等。这对探析淅川的历史地位、楚文化在淅川的发展、楚初都丹阳的地望等问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本次模拟同声传译实践为汉译英,材料选自沙祖康先生2018年9月在绍兴学习会上针对国际趋势和中国未来格局发表的演讲。在演讲中,沙祖康先生分享了他对当前国内与国际趋势的深入思考,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难遇的巨大变局。沙祖康先生说话时语速快,常以风格锐利闻名于外交界。如何在口译中再现讲话人的语言风格,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译者在译前准备时认真分析了演讲人的发言风格,并对会议的相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