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叶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及成分、活性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是一种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灌木,原产于欧洲和亚洲。沙棘的枝干为灰黑色,棘刺较多,果实为圆球形,呈橘黄色或橙红色。沙棘具有耐旱、防风固沙、保持水分的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沙漠绿化等,在中国的甘肃、四川等地被大量种植。沙棘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活血化瘀、止咳祛痰、健脾养胃的功效,是一种药食两用食物资源,营养成分丰富。黄酮是沙棘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成分,在沙棘的各个部位中分布广泛。研究表明,沙棘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癌变、降低血糖血脂、调节代谢等功能,且相较于果实而言,沙棘叶产量大、成本低、易于加工、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但往往被视作废弃物丢弃。为了充分利用沙棘叶黄酮这一优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本文对沙棘叶黄酮的提取、组成成分、抗氧化活性和黄酮片剂、口服液加工进行了研究,摘要如下:(1)比较了常规溶剂萃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四种方法的沙棘叶黄酮的得率,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获得的黄酮得率最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对沙棘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与未处理的沙棘叶粉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溶剂萃取处理的样品表面有完整的薄壁组织,细胞壁没有明显的破坏,只有轻微的裂痕;样品经过超声波处理后,其细胞壁遭到破坏;微波处理的样品表面被严重破坏,组织结构也被粉碎;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后的粉末组织结构被破坏的最严重。黄酮得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说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是最适合沙棘叶黄酮的提取方法。(2)研究了沙棘叶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时间以及液料比为因素,研究各单因素对沙棘叶黄酮得率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沙棘叶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1%、提取时间18min、微波功率446 W,此时黄酮得率为42.09 mg/g。(3)采用HPLC分析了沙棘叶黄酮的组成成分和含量。沙棘叶黄酮提取液中共鉴定出6种黄酮类物质成分,分别为儿茶素、丁香酸、山萘酚、槲皮素、异鼠李素、杨梅素。其中儿茶素含量最高,为1.4748 mg/g,其余五种的含量均在0.1-0.3之间,山萘酚最少,为0.1252mg/g。(4)通过测定沙棘叶黄酮的还原力以及沙棘叶黄酮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沙棘叶黄酮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较高的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表明沙棘叶黄酮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5)采用感官评分法确定了沙棘叶黄酮片剂原辅料的使用剂量,最佳配方为:黄酮冻干粉30%,β-环糊精30%,玉米淀粉20%,硬脂酸镁1%,葡萄糖15%,L-HPC4%。将沙棘叶黄酮和β-环糊精的混合物经真空冷冻干燥后与玉米淀粉、硬脂酸镁、葡萄糖好L-HPC混合、造粒、压制成片,制备的片剂片重1.36g,沙棘叶黄酮含量为17.13mg/g,光滑平整,结构完整,硬度适中,咀嚼性能好,口感较佳,无明显异味。(6)采用感官评分法确定了沙棘叶黄酮口服液的最佳配方,沙棘叶黄酮提取液经调配、灌装、密封、杀菌、冷却后制成沙棘叶黄酮口服液。口服液中黄酮提取液含量30%,蔗糖15%,柠檬酸0.1%,口服液呈亮橙黄色,澄清透明,口味较佳,无明显苦涩味。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商业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市场化应用,针对于海量数据存储有了较高要求,并随着数据量激增而不断调整。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数据随处可见并且逐日递增,往往这些数据来源复杂、存放分散,各应用业务系统也彼此独立,从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为了更好的收集与存储海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完善对数据的管理使其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社会以及科学研究
珊瑚菌属Clavaria Vaill.ex L.是珊瑚菌类真菌中的重要类群,其典型特征是子实体呈珊瑚状或拟棍棒状,少数有分支,菌丝无锁状联合。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热带及温带地区,截止2008年,该属有28种。在中国,珊瑚菌属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尚不完善,在此之前仅记录了10种,因此本研究基于采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珊瑚菌属材料,对中国珊瑚菌属进行分类学及系统发育学研究。本研究所用标本采自
近年来,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有机合成染料,由于其致畸、毒性和致癌性,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使水环境恶化,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问题。然而,随着与染料相关的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染料变得不可或缺,因为它们在染色纸、化妆品、染色棉和皮革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快速、完整的去除策略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因其长期的化学稳定性、高催化活性、无毒、强光学吸收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虽然增速放缓,但它仍然是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当今时代,房地产行业正从“大鱼吃小鱼”向“大鱼吃大鱼”的时代过渡,房企与房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残酷。未来房企之间的竞争很可能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施工总承包之间的竞争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除常规施工总承包外,如今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注重战略施工总承包的建设,目的就是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在激烈的
生产与市场的国际化以及消费需求的转变升级使得企业面临愈发严峻的竞争形势,如何合理的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车间调度作为企业底层生产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目前车间调度为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变化主要向多资源、多目标、柔性化、动态化方向发展,其中,如何将加工资源与运输资源这两种资源进行集成调度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建立有效合理的双资源集成调度模型、从分布式方式实现双资
紫菀族(Astereae Cass.)为菊科(Asteraceae Bercht.&J.Presl)的第二大族,粘冠草属(Myriactis Less.)和鱼眼草属(Dichrocephala L’Hér.ex DC.)是国产紫菀族的两个小属。但到目前为止对其是否是单系、其在紫菀族中的位置、属内种间关系等诸多分类学问题都未开展研究。本研究利用形态解剖学和分子系统学对粘冠草属和鱼眼草属进行分类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3D技术的发展,自由视点视频(free-viewpoint video,FVV)备受关注,因为它能为用户提供从不同视角观看视频的体验。为了提供这种体验,自由视点视频技术需要获取多个不同视点的视图。然而,直接拍摄并传输所需数量的视图并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深度图像绘制(depth-image-based rendering,DIBR)的虚拟视点合成(virtual view
油-纸绝缘系统是电力变压器内绝缘的主要组成形式,纤维素因绝缘及机械性能好、经济环保等优点成为绝缘纸的首选材料,然而纤维素绝缘纸和绝缘油间存在介电常数不匹配的问题,导致油隙成为油纸内绝缘中的薄弱环节。随着超高压、特高压等大电压等级的推广和使用,对油-纸系统的绝缘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化学及物理改性手段降低纤维绝缘的极性及介电常数,可有效改善交流电场在油-纸间的分布均匀程度并降低其介质损耗,
药物与药物输送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一是通过物理方法将药物分子直接封装入输送载体内;二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药物分子与输送载体以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偶联,并使该化学键在生理条件下能够发生断裂。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可以让药物分子在体内循环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可避免药物的过早释放,又能够对特定的环境产生响应,实现药物的特异性释放,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一般的聚合物-药物偶联物,药物分子通常是以单体的形式进
远缘杂交是指处于种间及以上亲缘关系的物种之间杂交,能将不同物种的基因组整合在一起,引起杂交后代在基因型和表型方面发生改变。本研究团队利用雌性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n=48,简称GC)和雄性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2n=48,简称TC)进行亚科间远缘杂交,成功制备了天然雌核发育草鱼和异源三倍体草鲌(3n=72,简称3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