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 ——基于STR模型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455029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宏观经济高速发展,不同的经济体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发挥着它们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国债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的发行以来,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国债的用途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应对财政中遇到的困难,它对宏观经济起到的作用甚微,而如今市场经济多元化的时代,国债的作用早已不局限于此,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日益凸显,而国债政策自然也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甚至关系到了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它在宏观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举足轻重。国债是国家为了募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国债调控经济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一,其在筹集建设资金上的作用;二,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国债对经济的调控,可以这样理解,政府发行国债即是将人们、企业一部分的收入转移到国家手中,使得政府拥有了更多的可支配资金,由于政府拥有了更多的资金,政府会扩大社会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效率提高,也就是拉动国家财政通过“债,税,利,费”四方面筹集资金,充实国家财政,其中债即是发行国债。此外,国债还能够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当社会总供求发生矛盾时,增加国债发行量可以改善社会需求来缓解矛盾。当社会供给大于需求,扩大国债的发行可以将社会中的闲散资金聚集,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当社会需求大于供给,扩大国债发行可以吸收多余的需求,从而就调节了总供求关系。由此可得,国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密切,是政府可以控制经济运行的重要调节工具,但是它们背后的关系多元化且复杂,如果国债过度发行,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例如通货膨胀等。因此,对两者背后的经济联系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理论到实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1)国债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2)国债(以国债发行额以及国债余额为衡量指标)与物价指数(CPI,PPI)之间的关系;(3)国债(以国债发行额以及国债余额为衡量指标)与财政收支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当国债负担在处于高位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明显减弱,低于低位国债的作用强度,不利于经济发展,可能造成高强度的挤出效应;(2)我国国债与价格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政府扩大国债发行,一方面会挤兑私人投资而提高投资成本,刺激经济的同时抬高物价,但也可能占用市场的货币资源而降低物价。但在高区制下对物价指数的作用程度会减弱,而且对价格指数的作用效应存在时滞。总体来说,国债规模对价格指数的作用强度并不是很大;(3)我国财政收入与国债规模变量存在长期关系,财政收入会随着国债发行额以及国债余额的增加而减少,扩大国债规模增加了收入来源,但是同时增加了投资以及偿债压力,此外由于国债的挤出效应,国债发行挤兑私人投资,造成总产出下降,降低了税收收入的下降,最终造成了财政收入下降;国债发行额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减弱政府的投资力度,对财政支出起到负向作用,降低对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本文的创新点是:以往关于国债及宏观经济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的线性方法,例如格兰杰因果检验,构造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等,较少地采用到非线性模型研究国债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早期使用的数据样本比较少,涵盖的方面不多。因此本文引入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国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选取了国债的三个代理变量以及宏观经济的三个层次进行研究,可以深刻探究在不同区制下两者背后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能源紧张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正在加速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这一趋势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和绿色、清洁能源发展需求的驱动下,绿色、低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正在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多经济产出,目前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为满足多样化的借贷需求,各个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迅速扩张。但近年来,全国经济持续低迷,尤其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失业率持续升高,导致贷款者违约可能性大大提高。当大量客户存在违约行为时,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借贷公司都会遭受致命打击,因此建立个人借贷违约预警模型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该领域的长远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运用主流的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个人借贷违约预警模型,从而及时预测潜在的违约贷款者,帮助金融机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