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的小型无人直升机自主降落导航系统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降落是小型无人直升机(SUH)实现全自动化飞行的重要环节。在SUH的定点降落中,飞控系统需要实时且高精度的相对位置信息,特别是离地高度信息,而传统INS/GPS组合导航配合声纳高度计并不能满足要求。为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视觉的导航系统,负责输出定点降落中所需的位置姿态信息,并为下一步在移动平台上实施自主降落奠定研究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   根据SUH的平台特点,综合考虑成本,性能,载荷及抗油抗震等相关因素,搭建了适用于SUH自主降落的导航系统硬件平台,并详细介绍了各个阶段与自主降落导航系统相关的软件设计框架及实现结果。   为简化图像处理难度,解决下降过程中出现的视野受限及边沿遮挡等情况,设计了适用于自主降落场景的分级地标,并提出了一种结合大津法与最频值法的改进阈值分割算法,在提高实时性的同时适用于光照条件不定与目标大小不定等应用环境,接着详细论述了基于分级地标的定位与识别算法。   在识别降落地标并获得有效的图像信息后,使用位姿估计算法解算机体与降落地标的相对位姿关系,并阐述了自主降落导航系统的输出策略。研究过程中,总结了影响位姿估计精度的可能误差源,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平行线特征的位姿估计算法,使得算法在噪声条件下更具稳定性,之后为进一步降低归一化坐标误差对位姿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特征的位置估计算法。   本文在最后针对自主降落导航系统的实时性,分级地标定位及识别算法的效果及位姿估计算法的误差设计了相关地面和实际飞行实验。其中视觉导航系统对单帧图像的处理平均耗时在150ms左右,当机体离地高度为3米时,离地高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在2%左右,且随着离地高度的不断下降,位置及姿态信息的绝对误差逐渐收敛。飞行结果表明基于视觉的自主降落导航系统能满足SUH的实际飞行要求。  
其他文献
在现代工业控制中,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一直是控制领域的难点问题,对于常规的PID控制系统,只是根据热力系统在某一点上的对象特性来设计的,当系统状态变化时,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近些年,我国地震灾害频频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此外,伴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层数和结构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传统采用高强度建筑材料来抵抗地震的做
行人检测是现代交通管理中必要的支撑手段。在隧道环境下,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费时费力且极易漏检,如何实现隧道行人的自动检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视频检测技术由于具有信息
光纤光栅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致折射率变化效应,用紫外激光向光纤纤芯内由侧面写入,形成折射率周期变化的光栅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全光纤无源器件。光纤光栅具有灵敏度高、线性
数控系统高速度、高精度的要求决定其具备高同步、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的性能。随着计算机、微处理器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系统的处理器等硬件技术基本可以满足其应用需求,因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wireless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WiNCS)是一种集无线通信技术和控制理论于一体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它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空间位置的控制
软件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软件测试在保证软件质量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传统手工测试成本高、测试效率低、不适用复杂软件等等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尤其
随着城市建设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办公建筑越来越多,其带来的建筑能耗也与日俱增。在办公建筑能耗中,据统计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占40%以上,因此,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是
煤矿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其需求量与日剧增,由于环境的限制与科学技术的制约,且大多数煤矿仍采用机车轨道运输,生产安全性低。基于单目视觉的矿井机车防撞预警系统是针对矿井机车前
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安全、准时、快速的服务优势,能有效吸引地面客流转换出行方式,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对各条线路的运营组织进行合理优化,是实现城市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