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促进多发性骨髓瘤高表达DKK1的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致命性恶性浆细胞肿瘤,占血液肿瘤的10%。MM的骨髓微环境是缺氧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增强新生血管,促进糖代谢异常,诱导抗凋亡蛋白的表达。DKK1与骨髓瘤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破坏密切相关。目前缺氧调控DKK1的表达机制尚未有报道。目的:1.MM患者DKK1的高表达与骨髓微环境的缺氧的关系;MM细胞的快速增殖所导致的缺氧,同时也是促进DKK1的重要因素;2.缺氧导致MM细胞中的HIF-1a及CREB的活化,与MMSET协同可能是发挥组蛋白修饰和调控DKK1表达的关键因子;3.同时阻断缺氧和CREB可能具有比单独靶向DKK1更显著的逆转骨破坏的作用。方法:1.缺氧骨髓瘤细胞的诱导和RNA-seq测序:MM.1S细胞和LP-1细胞缺氧诱导24小时后,用转录组m RNA-seq测序分析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在缺氧(1%O2)条件下分别培养细胞6、12、24小时,用q PCR和WB检测DKK1水平变化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显示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培养液中分泌的DKK1水平。2.细胞学现象研究:用Western blot检测在低氧条件下培养达24小时后的MM.1S和LP-1细胞中缺氧相关信号通路蛋白marker变化,检测AKT和p38激酶的磷酸化变化情况。使用p38抑制剂SB203580处理细胞24小时,或构建sh RNA敲低细胞内p38α基因,DKK1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缺氧差异表达异常明显的转录因子CREB蛋白的核转位情况,同时用WB检测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用慢病毒介导MM细胞中过表达CREB和MMSET蛋白,用q PCR和WB检测DKK1的表达情况。用荧光素酶分析显示,在CREB过度表达增加的情况下,p GL3-DKK1-luc报告子的活性。缺氧24小时用WB检测组蛋白甲基化酶MMSET的表达变化情况。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抑制剂(LW6)处理MM细胞后,检测MMSET在缺氧诱导下的逆转情况。3.临床资料的收集和指标检测:收集临床确诊的骨髓瘤患者50例患者骨髓和16例t(4;14)突变的患者骨髓标本,5例健康人骨髓标本。收集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血液内科,本实验研究目的和研究步骤告知受试者和家属。回顾分析患者年龄,血液中M-protein水平、患者病情和服药的情况。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使用免疫组化(IHC)检测骨髓组织切片中的DKK1和MMSET表达水平,独立实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p值,用ELISA检测骨髓血清中DKK1的水平,p值由皮尔逊系数确定。4.细胞学机制研究: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确定CREB和MMSET两种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关系。构建MMSET不同截短体(ΔPWWP1、ΔPHD、ΔSET)和CREB免疫共沉淀确定相两者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构域,构建CREB持续磷酸化的突变体Co-IP检测CREB和MMSET相互作用变化情况。构建MMSET突变(ΔSET、甲基化酶功能缺失Y1179A),用荧光素酶分析显示,在CREB过度表达增加的情况下,p GL3-DKK1-luc报告子的活性。用慢病毒包装质粒感染MM细胞,用CHX检测MMSET突变体对CREB蛋白体外稳定性的变化情况。CHIP-q PCR验证缺氧24小时后CREB、MMSET和H3K36me2在DKK1启动子的富集作用。进一步用HIF-1α抑制剂LW6或CREB抑制剂KG-501回复实验验证。5.靶向CREB诱导DKK1骨破坏的细胞和裸鼠移植瘤体内实验;构建sh CREB细胞经缺氧培养24小时后,将上清液与MSC细胞共培养,经茜素红-s染色强度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检测MSC细胞成骨能力。股骨腔内注射BTZ耐药的骨髓瘤细胞,构建8只NOD-scid IL2Rgnull(NSG)骨髓瘤小鼠模型,将低氧激活的前体药物(TH-302)和CREB抑制剂(KG-501)单独或联合使用处理小鼠,用Micro-CT扫描检测小鼠股骨干骺端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结果:1.MM.1S细胞和LP-1细胞缺氧诱导24小时后,用转录组m RNA-seq测序分析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MM.1S细胞中鉴定了1536个不同表达的基因,在LP-1细胞中鉴定了987个基因,在这两个细胞系之间重叠的58个基因中有47个基因显著增加。其中,与骨髓瘤进展和骨病变密切相关的DKK1、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ABCG2)、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NSD2)和BCL2凋亡调节因子(BCL2)表达升高显著,激活转录因子3(ATF3)、MAX1、二聚化蛋白(MXI1)和锡钙蛋白2(STC2)是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信号通路的已知靶点。根据KEGG分析,p38-MAKP信号通路激活明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证实缺氧促进DKK1分泌到培养基中。2.骨髓瘤细胞在缺氧培养24小时后,P38激酶明显激活,抑制p38的表达可以降低缺氧诱导的DKK1表达。缺氧增加Ser133的CREB磷酸化,同时增加CREB蛋白核内转移。用CREB抑制剂KG501处理细胞,抑制由缺氧诱导的DKK1表达。CREB过表达刺激DKK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低氧诱导MMSET表达,使用HIF-1α抑制剂LW6,可以逆转这种效果。3.临床患者骨髓活检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同一标本中MMSET和DKK1水平之间正相关。t(4:14)阳性患者骨髓血清MMSET表达异常升高,与其他染色质异常患者相比,骨髓瘤细胞中DKK1和MMSET表达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r2=0.4926 p=0.0004)。4.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HA-CREB和FLAG-MMSET蛋白,外源性蛋白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结果显示,同时针对MM细胞内CREB和MMSET蛋白的Co-IP实验结果,CREB和MMSET蛋白有直接相互作用情况。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两者有细胞核内共定位。构建的MMSET不同截短体和CREB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全长MMSET蛋白和没有缺失PHD结构域的MMSET蛋白能和CREB蛋白相互作用。在敲低MMSET的细胞中,CREB蛋白半衰期显著下降,蛋白不稳定性增加。在MM细胞中过表达MMSET突变体(ΔSET、甲基化酶功能缺失Y1179A),CREB蛋白稳定性降低。荧光素酶检测实验结果显示长链MMSET激活DKK1启动子活性是ΔSET和Y1179A的8倍。用WB检测发现缺氧增加了骨髓瘤细胞中H3K36me2水平。同时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分析发现缺氧使CREB、MMSET、H3K36me2在DKK1启动子上的富集增加。Ch IP实验检测发现使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抑制剂LW6、p38抑制剂SB203580或CREB抑制剂KG-501用消除了缺氧诱导的H3K36me2在DKK1启动子富集水平增加。5.敲低细胞内CREB,用WB检测DKK1表达明显降低,用CHX检测MMSET蛋白稳定性不变。sh CREB慢病毒感染MM细胞后缺氧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液和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茜素红-S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发现成骨活性增强。6.NSG/SCID小鼠股骨腔内注射BTZ耐药的MM.1S(5×105个/只)细胞,单独或者联合注射TH-302(20 mg/kg)、KG-501(10 mg/kg)药物,micro CT和骨结构定量分析检测发现骨小梁和骨破坏在联合用药回复最明显。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缺氧通过p38-MAPK-CREB信号轴,并且协同组蛋白甲基化酶MMSET异常调节了骨髓瘤细胞中DKK1的表达,同时揭示靶向阻断CREB可以抑制DKK1的表达,抑制耐药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破骨。为MM的治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1.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脂、炎症因子及脑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2.探索Ghrelin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炎症因子及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3.探讨Ghrelin对ox-LDL培养下脑微血管周细胞的影响及p38MAPK-JN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节机制。方法1.建立对照组(Control)、动脉粥样硬化组(AS)、Ghrelin干预组(Ghrelin)(共3组)小鼠模型,对照组小
DNA酶是一种重要的人工模拟酶,具有分子量小、易合成、低成本、热稳定性高、可编程等优势,在疾病精准诊断、分子影像、肿瘤诊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DNA模拟酶的催化性能与蛋白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极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提高模拟酶的催化性能,构建高效、稳定的DNA酶是DNA模拟酶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论文整合临床检验诊断学、生物分析化学以及纳米科学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DN
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移植治疗心肌损伤疾病种子细胞之一,无论基础还是临床应用研究均有较大突破。但目前对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且分化效率和程度均不高,使临床应用受限。因此,进一步研究干细胞向心肌分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文献报道,Wnt/β-Catenin信号在心肌细胞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仍未阐明。因此本研究主要对β-Catenin在C3H10T1/2细胞
研究背景免疫衰老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因免疫器官结构破坏和免疫反应功能障碍,造成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受损,导致老年人免疫功能的改变,伴随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全身炎症状态,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免疫衰老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初级和次级淋巴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可导致免疫功能减退,因此免疫器官增龄性变化可能与免疫衰老的发生有关。胸腺和脾脏作为机体最大的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随着
目的:1.分析LET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ETM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2.观察干扰LETM1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表型的影响;3.探讨LETM1通过AMPK调控肝癌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Oncomine数据库分析LETM1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采用q RT-PCR、WB进一步验证LETM1在临床标本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
背景:血管功能完整是保证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而内皮糖萼作为血管壁和血液间的保护性屏障,是维持血管功能正常化的关键因素,其结构或功能紊乱所致内皮功能损伤是诱发心血管疾病进程的始动因素。然而,内皮糖萼如何在复杂的血管病理生理微环境中维持自身动态平衡,尚未明确。研究发现动脉血管不同部位存在不同模式的流体剪切力,流体剪切力模式不同对内皮糖萼及内皮功能的调控机制也不尽相同。研究报道,振荡剪切
碳纳米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吸附、电化学、催化以及气体贮存性能,被认为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的热点明星。碳纳米材料大致分为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碳微球、碳纳米杂化材料等。碳纳米材料的研究重点是探索简易、环保、低能耗、过程可控的制备方法。现在主要的研究手段是利用可再生的木质纤维原料衍生物、纤维素、半纤维以及构成这些聚糖的结构单糖等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进行水热炭化反应。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质水热炭化过程中所发生
第一部分NPRL2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目的:运用公共数据库对NPRL2基因进行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主要参考TCGA和部分GEO数据库中的全转录组数据及临床信息,分析大数据中NPRL2在前列腺癌中的特征,并以TCGA数据库中的样本进行GSEA富集分析。结果:在TCGA数据库中,NPRL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于以往为抑癌基因的特点,其显著高表达。同时,我们运用两个GE
在缺血性脑卒中中,梗死核心区与正常脑组织间存在一个过渡区域被称为缺血半暗带。低灌注的缺血半暗带存有濒临死亡的神经元,所以及早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流、挽救半暗带的神经元是脑卒中治疗的重点。然而,再灌注还有助于活性氧的产生,从而激活免疫反应,导致神经炎症,加重脑组织损伤。脑缺血/再灌注后过度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产生包括促炎因子在内的细胞毒性物质加重了神经元的损伤,受损或死亡的神经元释放“危险信号”又促进了小胶
第一部分 乳腺癌组织中JAM2的表达情况和临床相关性的研究目的:我们使用了多个生信数据库,并且结合临床标本和乳腺癌细胞系,对JAM2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相关性进行了探索,并且验证JAM2的表达是否受到DNA甲基化的调控。方法:CCLE,GTEx,METABRIC和TCGA等多个数据库均被用来探索了JAM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且分析其在乳腺癌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并且使用Meta分析验证JAM2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