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xin-A通过Orexin 1 Receptor和Orexin 2 Receptor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记忆异常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指个体经历、遭遇或目睹到涉及自身或他人危及生命的应激性事件或处境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研究发现PTSD患者记忆障碍,以及与应激紧密相关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功能异常。前额内侧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海马是大脑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与记忆,情感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mPFC与海马功能及结构异常与多种精神疾病发病有关。mPFC位于海马的上游,协同海马共同控制HPA轴的活性。影像学研究发现PTSD患者海马和mPFC体积改变。运用超微结构技术发现PTSD大鼠海马、mPFC等部位神经元发生凋亡,内质网应激途径、线粒体途径导致了神经元程序化死亡。mPFC调节海马及其下游的HPA轴活性构成应激作用的环路,参与调节记忆及其相关功能的调节。所以mPFC,海马和下丘脑的异常可能与PTSD患者记忆异常及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回避、麻木的情感调节障碍中密切相连。Orexins,又称为hypocretins,是一对由下丘脑神经元产生多肽,包括orexin-A和orexin-B(即hypocretin-1,hypocretin-2),因其有促进摄食作用,被译为食欲素。orexin神经元广泛投射脑组织各部位,通过orexin 1 receptor(OX1R)和orexin 2 receptor(OX2R)两种受体发挥作用。研究发现orexins与大脑摄食中枢关系密切,可以促进摄食行为;OX1R\OX2R在海马及mPFC表达,参与orexin调控记忆学习等功能。本研究通过三种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 test,EPM)及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检测PT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异常、焦虑程度和自发性探索行为。并利用电镜来证明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为进一步揭示PTSD发病机制提供神经结抅基础。从形态学,蛋白水平,基因水平来探索orexin-A及其受体OX1R、OX2R在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的表达变化,结合生理指标测定,研究orexin-A及其受体OX1R、OX2R参与PTSD大鼠记忆、应激反应与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为深入揭示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给予PTSD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变化,在蛋白水平检测OX1R、OX2R,为orexin-A是否具有治疗PTSD的潜力及其治疗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制作、实验分组及生理指标测量:第一、二部分:取健康雄性6周-7周Wistar大鼠共12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1d、4d、7d、14d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记录实验0、7、14天大鼠体重,0~7d、7~14d食物量,比较SPS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增长、食物量变化情况。第三部分:用6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共32只,体重(200±30)g,随机分为4组,SPS+vehicle、SPS+orexin-A、non-SPS+vehicle、non-SPS+orexin-A,每组8只。2、行为学测定:通过行为学实验,MWM、EPM及OFT检测PT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异常、焦虑程度和自发性探索行为。3、透射电镜技术:利用透射电镜来证明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下丘脑orexinA、OX1R、OX2R,海马OX1R、OX2R,mPFC OX1R免疫表达变化。5、Western blotting: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部位OX1R、OX2R蛋白表达变化。6、Real-Time PCR: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和OX1R、OX2R mRNA的表达变化;海马、mPFC部位OX1R、OX2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1、大鼠生理指标的测量:发现与正常组对照,SPS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在实验7~14天阶段,与正常组对照,SPS大鼠食量明显减少。2、行为学检测结果:MWM空间探索实验中,与正常组对照,SPS组大鼠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总距离的百分比和穿越目标象限次数明显减少;EPM实验中,SPS7d组大鼠在开放臂运动行为较少,与正常组大鼠对比,SPS7d组大鼠在开放臂行走距离,穿越次数、停留时间减少,在闭合臂行走距离和进入次数也是减少的,但停留时间增加;OFT实验中,与正常组对比,SPS7d组大鼠在中央区域活动减少,中央区域的行走距离,进入次数,停留时间,后肢站立次数,以及外周区域的进入次数,后肢站立次数均是减少的,而在外周区域停留时间是增加的。给予SPS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后,行MWM空间探索实验,SPS+orexin-A组目标象限游泳距离/总距离的百分比及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均高于SPS+vehicle组。说明给予SPS大鼠orexin-A后,空间记忆能力损伤有明显改善。3、透射电镜超微结构:透射电境下,正常组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的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胞膜完整,细胞器结构正常。SPS刺激后,下丘脑和海马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出现染色质边集;mPFC神经元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给予大鼠SPS刺激后,orexin-A、OX1R、OX2R免疫阳性产物呈棕黄色,分布在神经元细胞质中。随着实验进行,下丘脑orexin-A表达逐渐减弱;OX1R表达在下丘脑,海马,mPFC均逐渐增强;OX2R表达在海马逐渐增强,而在下丘脑和mPFC,OX2R表达各实验组无差异。5、Western bloting检测结果:SPS刺激后,OX1R蛋白表达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三个部位均逐渐增多;OX2R在海马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在下丘脑和mPFC,OX2R虽有一定表达,但各实验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给予SPS大鼠侧脑室注射orexin-A后,与SPS+vehicle组对比,SPS+Orexin-A组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OX1R蛋白水平降低;而OX2R在海马部位蛋白表达降低,但在下丘脑和mPFC,OX2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6、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给予SPS刺激后,结果显示下丘脑orexin-A mRNA表达水平逐渐减弱;OX1R mRNA在下丘脑、海马和mPFC表达均逐渐增多;OX2R mRNA在海马表达逐渐增多,而在下丘脑及mPFC无差异。结论:1、SPS大鼠出现摄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空间记忆降低,恐惧增强,探究行为减少和焦虑状态。PTSD大鼠下丘脑、海马、mPFC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异常改变。2、SPS刺激后,下丘脑、海马和mPFC部位orexin-A及其受体的异常变化可能与PTSD大鼠摄食减少,记忆功能受损和焦虑状态有关。3、侧脑室注射orexin-A部分逆PTSD大鼠受损的空间记忆及异常的orexin受体表达,这说明了orexin-A可能具有治疗PTSD的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来说新辅助化疗不仅可以改善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患者的预后,且可以使原本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乳腺MRI作为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MRI下达到影像学完全缓解(rCR)的患者能否准确评价pCR,且这种rCR能否预测患者的预后还不得而知。另外,对于经新辅助化疗后未能达到pCR的患者,尤其是预后评价较差的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在结肠和直肠组织中形成恶性肿瘤的疾病。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根据对CRC患者的检测报道,2018年全球约有1,800,977例新发病例和861,663例死亡病例。在临床治疗手段中,CRC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化学疗法、放射疗法以及免疫疗法等。尽管近几十年来在临床治疗方面
前言: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PGC)是由胃内主细胞分泌的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在胃内的酸性条件下激活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C而具有消化胃内蛋白质的功能。编码PGC蛋白的人PGC基因定位于6p21.1,完整的人PGC基因共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全长10.7kb。PGC蛋白出现于胚胎发育晚期,主要表达于胃部,是胃粘膜细胞分化成熟的终末产物,是消化功能逐渐成熟的标志。PGC在正常胃粘膜是
目的:胶质瘤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40%~50%。尽管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辅以放、化疗,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分子靶向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胶质瘤治疗策略。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RBPs)是一类重要的基因转录后调控蛋白,通过与特异性靶RNA结合,参与调控RNA分子的剪接、降解和稳定性等代谢过程,在细胞增殖、
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预后差,易发生早期转移为著。从全球范围来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占全世界肝癌患者的75%-80%,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亚是肝细胞癌的重灾区,中国肝癌患者数量就达世界患者总数的50%以上,这与其巨大的HBV感染人群是分不开的。早期浸润、转移和复发等生物学行为,使得肝癌的临床治疗成为当今难以攻克的课题,
目的:作为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两个重要成员,survivin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在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众多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的众多生物学过程,一直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标。既往研究报道,survivin可以与XIAP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病因复杂的疾病,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动脉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抗血小板药物是非心源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核心治疗措施。氯吡格雷是ADP受体P2Y12的抑制剂,能够与P2Y12受体结合而阻断ADP依赖的血小板聚集通路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但氯吡格雷的治疗效应却存在较大变异,部分患者尽管按照指南推荐服用标准剂量的氯吡格雷仍出现治疗失败,造成约6-9%的患者在脑卒中
研究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最常见的一类恶性浆细胞肿瘤,由于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广泛浸润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感染、贫血、高钙血症及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临床应用以及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对初诊及难治复发患者的缓解率及无病生存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MM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MM的发生、
脑桥小脑发育不良(Pontocerebellar hypoplasias,PCH)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严重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神经放射学和神经病理学特征将PCH分为19个亚型,其共同特征为腹桥、下橄榄和小脑的进行性变性。目前已鉴定出16个与PCH相关的基因,包括VRK1、EXOSC3、TSEN54、TSEN2、TSEN34、SEPSECS、RARS2、CH
目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以肺泡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其病死率高,即使存活也会伴有远期的肺通气、换气及肺泡弥散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作为肺泡上皮细胞的“祖细胞”,当肺上皮受损时,不仅可以自我更新,还能增殖并分化为I型肺泡上皮细胞(AEC I),在肺泡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