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传输机制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无线电可以由软件定义物理层行为,通过加载不同的波形软件,以达到实现不同的通信功能的目的。此基础上可以实现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来自适应调整包括信号、协议、工作频率和网络等无线电参数,以提供最优的用户通信。美国国防部提出了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计划,将软件无线电整合到其军事无线电系统中。JTRS为软件无线电系统开发了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SCA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软件的重用性,而无需考虑硬件兼容性问题。新的SCA提出了传输机制的概念并删除了对CORBA标准的依赖。传输机制是指中间件技术或直接对底层传输方式封装。通过选择更加高效的传输机制,提高软件无线电系统整体的性能。本文首先分析了CORBA中间件的优势和缺点,并对有可能替代CORBA中间件的典型的几种中间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SCA的功能需求和传输效率两个方面考虑,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自定义中间件。该中间件提供了一组标准的编程接口,支持请求应答以及发布订阅两种语义。请求调用语义用于支持SCA核心框架控制接口实现,调用不频繁。发布订阅语义用于组件间的数据传输,具有松耦合和支持一对多的消息传输方式的优势。此外,自定义中间件还有自动发现和支持实时操作的特性。底层适配TCP套接字、Rapid IO以及共享内存三种传输方式并根据双端所在位置自适应选择。接着为了产生自定义中间件所需要的框架代码,并避免手动编写框架代码的重复工作和编写过程出现错误。设计并实现了和自定义中间件相匹配的IDL编译器,通过IDL编译器将IDL源文件映射成框架代码。实现IDL编译器时,首先确定了其功能需求与总体结构。接着对IDL编译器中的各个模块和接口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对自定义中间件和中间件的IDL编译器分别进行了实验测试。对自定义中间件的通信功能、序列化功能进行了实测,对IDL编译器的编译功能进行了测试。并将自定义中间件与其它四种常见的CORBA中间件集成到FM3TR波形上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从传输延时、可预测性和内存占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实验数据表明自定义中间件性能相较于测试中的其它中间件具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m,简称“IPMSM”)因其效率高、运行可靠、功率密度高等优势,被逐步推广用于替代感应电机、直流电机等传统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简称“MTPA”)控制策略是IPMSM常用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最大化利用IPMSM的磁阻转矩,从而有效减小IP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子系统是直接面向用户供电的。由于现今用电量越来越大以及电缆线路越来越多,容性电流不断增大而发生了一系列故障,造成配电网系统无法持续安全运作。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对电容电流进行测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市面上存在各式各样的电容电流测试仪,但无法保证这些电容电流测试仪在各种工况下,对大范围量程的电容进行测量的准确度,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各样的电容电流测试仪
当前,医药制药过程中仍旧需要大量人力参与,无法满足GMP标准提出的医药制药过程中的无菌化、无人化和自动化。为保证医药产品的无菌化生产,具有无人、无菌、高自由度特性的医药上料机器人在医药自动化生产线中越来越多的出现。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针对室内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移动问题,对基于二维激光雷达的医药上料机器人定位建图与导航技术进行研究并实现。首先,本文对室内移动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定位
近年来,以黑色素瘤为代表的皮肤癌成为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皮肤疾病的及时确诊与治疗,能够提高此类疾病的5年生存率。针对皮肤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的需求增加。计算机辅助分析被医学届期待可以缓解皮肤科医生的就诊压力,提高效率。自2012年以来,深度学习不断发展演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已经在医学图像分析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皮肤镜图像分析中主要有皮肤病变区域分割和诊断两个任务。皮肤病变区域分割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全身显像及安全性好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是继x射线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和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像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需要高技术和高成本同时也是最先进和极其重要的医学领域成像技术。但是,在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硬件设备成本不断降低,导航定位技术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技术。而GNSS作为发展最为全面的定位技术,随着在轨卫星数目的不断增加,定位精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卫星信号还是会被遮挡导致可见星数目不足,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伪卫星技术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GNSS的一些不足,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伪卫星系统也存在一些短板,本文通过研究GNSS与伪卫星
本文主要是在已有复随机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实随机分布的相关性质,利用矩阵变换,极坐标变换得到了几个多维复随机分布的结论,提出了复随机变量模的最值分布定理;用矩阵迹与期望的可交换性给出了Hermite复随机二次型期望的一个简单表示;根据Hermite矩阵可酉对角化的性质推广了Hermite复随机二次型的表示;细化了Hermite正态复随机二次型分布定理的证明,得到了Hermite正态复随机二次型的矩母
铁路轨道在承载列车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轨道几何不平顺,影响轨道质量并且威胁列车的行车安全。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在保障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减少轨道维修成本和提高维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轨检车的历史检测数据值和轨道线路质量变化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铁路轨道预防修需求的模型,进一步准确预测未来轨道发展状态和轨道线路病害的时空位置,并能有效控制轨道状态恶化以及合理安排和制定养护
桥梁高墩柱存在质量要求高、安全隐患多、作业难度大等特点,需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并加强质量控制,全面保证施工质量。滑升模板是桥梁高墩柱施工中的关键装置,文章结合桥梁工程实例,从滑模施工工艺原理、特点、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展开探讨,阐述关键的工作要点。
机器人以其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被广泛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电子自动化生产线上,由于物料本身外形等因素以及物料的无序摆放等问题,实现机器人自动上料难度较大,人工上料是现在主要的方式。上料机器人是一条智能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机器人,它对稳定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现自动上料机器人十分必要。本文以智能电子生产线上手机摄像头和闪光灯的自动装配为背景,将手机外壳作为上料机器人自动抓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