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茯砖茶加工过程中物质变化及功效的初步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辣木(Moringa oleifera)以其独特的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被西方许多国家称为“奇迹之树”,在中国已作为一种新资源食品被大量开发。辣木中含有的酚类化合物以及其次级代谢物的抗氧化、消脂降糖等功效与茯砖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市场上已将辣木叶按绿茶工艺开发制作,但由于辣木具有明显的辛辣味,直接作为绿茶饮用在口感和气味上消费者难以接受,辣木经过渥堆、拼和、发花等工序后在滋味和香气上得到大大改善。本研究将辣木按照黑毛茶的加工工艺先制成辣木茶,再与特级天尖进行拼配,经过茯砖茶工艺加工成辣木茯砖茶。通过对新开发的辣木茯砖茶进行不同配比原料的对比研究,结合检测不同发花时期茶样的主要生化成分、抗氧化能力、抑菌性能、真菌微生物群落等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旨在为辣木加入黑毛茶中通过“发花”加工成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辣木茯砖茶提供参考和积累基础数据。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对不同配比原料L1(辣木茶10%+传统黑毛茶90%)、L2(辣木茶15%+传统黑毛茶85%)、L3(辣木茶20%+传统黑毛茶80%)及其所加工的辣木茯砖茶成品茶砖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综合得分L2配比加工的辣木茯砖茶品质最优。2.辣木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通过检测筛分样、发花样(2d、4d、6d、8d、10d、12d)和成品茶样;发花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水浸出物等含量降低,可可碱、咖啡碱、没食子酸含量降低。发花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一共有三次峰值,L1、L2、L3变化的趋势相同,变化的幅度略微不同。3.通过分析L2系列辣木茯砖茶的主要成分,发花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改变的物质有:咖啡碱、没食子酸、可可碱、EC和DLC。其中L2f8、L2f10、L2f12三个时期样品距离很近,物质组成较为相似。4.通过对L2系列辣木茯砖茶加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进行聚类分析,辣木茯砖茶发花过程大致可聚为三大类:第一类即发花前混合样(L2f0)和发花第2天(L2f2);第二类即发花中后期(L2f4、L2f6、L2f8、L2f10、L2f12);第三类即发花干燥完成的成品茶样(L2f C)。5.对辣木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8个时间点(发花前、发花第2天、发花第4天、发花第4天、发花第6天、发花第8天、发花第10天、发花第11天、发花第12天、成品茶)的茶砖进行氨基酸组分检测,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在总体趋势上呈现先下降,在发花第6天或第8天出现最低点,随后随着发花干燥的时间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6.辣木茯砖茶发花过程中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表明,在发花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并不是增强或者减弱的趋势,而是呈一个波动变化的趋势,在发花第10天时铁还原能力最弱,发花第4天和第12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弱,发花第6天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弱;在发花各个时期抗氧化能力的表现均不同,推测儿茶素和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可能是辣木茯砖茶发花过程中抗氧化能力变化的主要成分。7.辣木茯砖茶发花过程中抑菌效果变化结果表明,发花第2天是抑菌作用最强的时期,发花第6天为抑菌效果最弱的时期;对黄金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略强于大肠杆菌;推测辣木茯砖茶发花过程抑菌能力与茶多酚、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含量相关。8.辣木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真菌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发花第4天辣木茯砖茶中细菌物种相对比较丰富,其次是发花前,最后是发花第6天。L1、L2、L3茶样呈现的总体趋势是在发花前和发花完成干燥后物种数目、物种丰度以及均匀度都较高,自发花起始物种数目、物种丰度以及均匀度降低,但在发花第四天(c时期)出现小高峰,随后在发花过程中急剧减少。9.分析辣木茯砖黑茶在发花过程中,真菌微生物的种属水平,实验中选择了名次靠前20的真菌属,通过比较、分析得出Heatmap热图,L1、L2、L3发花过程中样品的物种明显聚为6个分支。10.在丰度前二十个属的真菌与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乙酸、异丁酸、丁酸、戊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稻瘟病是由子囊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真菌病害,为植物十大真菌病害之一。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i编码一个含70个氨基酸的未知功能的效应蛋白。AvrPii被抗病蛋白Pii识别激活抗病反应,但是Pii基因的功能尚未被鉴定,且AvrPii参与调控水稻的抗病信号途径及其与Pii的互作抗病信号识别激活机制也不清楚。本研究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等位同源克隆法分离了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更影响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农药残留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话题之一。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会使用杀菌剂、杀虫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药品,若使用不当而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则不仅直接影响葡萄的食用安全,也会制约葡萄产业的发展。因此,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多种农药残留量的分离及分析方法,意义重大。本论文在初步解析目标物的质谱碎片离子结构与二级
化腐生肌散是笔者根据中兽医基本理论配伍的中兽药方剂,主要用于动物创伤的修复,为了探索其治疗机理,并验证其临床疗效,设计了以下试验:1.动物创伤模型试验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成11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新鲜创低剂量组、感染创低剂量组、新鲜创中剂量组、感染创中剂量组、新鲜创高剂量组、感染创高剂量组、新鲜创西药对照组、感染创西药对照组、新鲜创造模对照组和感染创造模对照组。试验组中化腐
目的:观察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对猪肾细胞系(PK-15)的毒性作用,探讨内质网应激在PEITC诱导PK-15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以PK-15为研究对象,用PEITC(2.5,5,10μM)处理PK-15细胞24小时,进行以下实验:(1)细胞毒性: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2)氧化损伤:通过荧光检测活性氧(ROS)的含量,用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
哺乳动物RF酰胺相关肽-3(RFamide-related peptide-3,RFRP-3)可抑制下丘脑Gn RH神经元的活性,进而抑制垂体前叶合成与分泌促性腺激素,并可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直接参与调控雌性动物卵巢生长及卵泡发育。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颗粒细胞和相关激素分泌与调控等,尚无RFRP-3对猪卵母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本实验以商品猪的卵母细胞为实验对象,首先确定卵母细胞中RFRP-3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兴起和国家对海外汉语教学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在西语国家汉语教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在智利和西班牙两年的海外教学经验,针对智利马尔塔布鲁内特中学和西班牙加利西亚官方语言学校的汉语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调查的数据分析这两所公立学校汉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汉语学习环境和学习行为特点,并找出影响学生汉语学习行为的因素,剖析学
近年来安化黑茶发展迅猛,云台山、高马二溪和芙蓉山作为安化黑茶的三个主要产区,其黑茶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鲜叶原料和加工工艺的不一致,导致产区间产品品质存在差异,不利于安化黑茶区域性品牌的建立与推广。本试验对采自三个产区四个山头不同海拔的鲜叶原料,按照传统黑毛茶加工工艺,即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主要工序进行黑毛茶加工,与此同时进行过程取样并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结合黑毛茶成品感官审评和理化
冰糖橙(Citrus sinesis Osback)具有低酸、脆嫩化渣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在湖南永兴、洪江、麻阳和云南新平有大面积推广种植。课题组从郴州冰糖橙果园中发现冰糖橙红肉芽变,经过观察发现该变异株系红肉性状稳定,是一个优异种质,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本研究通过对红肉冰糖橙进行果实品质分析、汁胞红色色素分析以及遗传变异分子标记分析,比较红肉冰糖橙与普通冰糖橙、红肉脐橙等品种的差异,以期
本论文选取了210个陆地棉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2017—2018年重复种植两年,通过两年的田间调查和统计分析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株高、果枝数、果枝与主茎夹角、第一果枝节位、第一果枝高度、铃柄长度)、产量性状(吐絮铃数、单铃重、衣分、子指、皮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断裂伸长率、马克隆值)共16项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筛选了一批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
为了改善植烟土壤微环境,探究氰氨化钙的合理施肥模式,本研究以烤烟HN2146与云烟87为供试品种,于2019年3月下旬至8月中旬分别在浏阳和江永展开试验。试验设五个处理分别为:150kg/hm~2氰氨化钙(T1);150kg/hm~2氰氨化钙+600kg/hm~2生物炭(T2);150kg/hm~2氰氨化钙+600kg/hm~2饼肥(T3);150kg/hm~2氰氨化钙+600kg/hm~2生物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