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ing_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评价腹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来验证腹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取60例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疗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且中医辨证符合气虚血瘀证。将符合标准的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原有降糖方案基础上,对照组予木丹颗粒7g,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腹针日1次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8周后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Toronto积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SCV的改变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治疗方案有无疗效。  结果:1.治疗结束后,对比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对比中医证候总有效率(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治疗结束后,对比Toronto积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对比Toronto积分总有效率(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3.治疗结束后,对比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问对比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1.腹针治疗气虚血瘀证DPN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  2.腹针在治疗气虚血瘀证DPN方面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Toronto积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3.腹针在治疗气虚血瘀证DPN方面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SCV;  4.腹针在治疗DPN方面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映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禅房村,第一书记孙建林利用村庄海拔高、生态环境好、历史悠久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水平的民俗旅游,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第一书记常
本文讨论含碳金矿堆浸时,氰化前次氯酸盐处理的概念。为了调研pH值、次氯酸盐耗量与浓度以及床层高度对金总提取率的影响,应用低品位含碳金矿进行了实验室浸出柱试验。在高p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是一种新型成像技术.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和超短脉冲飞秒激光是能满足成像系统要求的理想光源.在开展光学相干层析相关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内第一台上述
目的:探讨栝楼瞿麦丸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遵循随机对照原则,采用SPSS23.0医学软件计算。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人。对照组仅用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栝楼瞿麦丸中药汤剂。2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中医证候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BUN、Scr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选取了78例符合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的DN(脾肾阳虚证)患
《秦雪梅》是豫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是“阎立品根据《观文》《吊孝》折子戏改编.原剧取材于明《三元记》传奇”〔1〕.明代题目为《三元记》的传奇有两种,一种是《冯商三元记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但凡能冠以风流人物者,绝非等闲之辈。诸如东晋王献之,“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同是王氏家族中的王珣:“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风流也
目的通过整理2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诊断、治疗、疗效、安全性临床资料,对照《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评价该指南在临床上的适用性,进一步修订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