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村落民居修缮工艺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并非是简单的居住场所,更为重要的是承载了一段悠久的历史以及古老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上进行分析,它有着独特的风情和建筑空间环境,充满迷人的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村落因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面临严峻挑战。山西省现有中国传统村落550个,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总数8.7%。经过调查发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不容乐观,近半数以上传统村落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修缮进行研究,对于传统村落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下,促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不少传统村落被荒废或是改建。当前对于传统村落问题,主要面临的矛盾是农村的开发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何在保护文化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开发这属于关键点。基于此,在传统村落的修缮上,就应该以文化保护作为基础原则,合理选择修缮工艺,而本文将以此作为方向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山西省的乡村聚落较快更新,基于山西传统村落居民历史文化价值并未得到高度重视,加之缺少相关的法规约束,导致有部分居民建筑没有得到良好的修缮,甚至于出现胡乱拆毁的情况,违背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原则。本次研究中,经由对传统居民建筑的考察认为在居民建筑修缮问题上主要问题应该是,面对古老且蕴含传统文化的居民建筑应该如何科学选择合理的修缮办法、工艺以及材料等。以往已经有众多修缮工艺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大型院落上发挥出重要价值,但是对于一般居民建筑,针对性的修缮工艺发展还比较薄弱。为此,传统民居修缮保护责任不仅仅要落到地区政府身上,同时也应该受到民居宅院所有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探究当前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探讨目前传统民居修缮保护的推行进度和难以顺利推行的原因,然后对传统民居修缮方案的编制和具体操作环节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办法。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研究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解读了国内外对传统村落修缮的概念及其研究成果,介绍了山西省传统村落现状,同时阐述了对传统村落进行修缮有什么现实意义。第三章传统村落修缮等级及常用办法和第四章传统村落民居修缮工艺现状。这两章总的来说属于分析问题。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对山西省现有的关于传统村落修缮保护相关规定进行深入整理,随后开始实地调研,通过逐个对比分析得出目前山西省传统村落修缮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然后适当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案例,进一步提出整改建议。同时深入是滴对当地居民、乡镇村级政府领导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当地关于传统民居的保护及修缮进展情况。通过对国内外传统民居修缮保护成功案例的相关文献阅读,为本册论文写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加上实地调研与问卷发放收集第一手资料,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地考察,全面科学的对山西省。第五章完善传统村落民居修缮工艺策略。这部分根据前两章总结出的问题,对本次研究问题相关的已有研究资料进行了总结,其目的在于整理出此问题的已有研究方向,进而明确本次研究的创新方向,同时也能够为整个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基础。其次,对传统村落修缮的等级划分以及常见办法进行了阐述。具体涉及到传统村落修缮等级划分的划分原则与依据、分类修缮保护要点、修缮工艺原则、不同划分类别的修缮、传统村落修缮工艺价值等。再次,以山西省为例,总结了传统村落民居修缮工艺现状。具体包括山西传统村落修缮工艺现状、山西传统村落修缮不足之处。最后,结合对山西省传统村落居民修缮工艺情况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完善传统村落民居修缮工艺策略。具体方向为修缮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修缮期间有序实施修缮工艺、修缮后的收尾工作。
其他文献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压力日益增大,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住宅小区水系统设计建设方面面临困境。首先,本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了海绵城市与城市水系统的关系,得出海绵城市小区建设理念主要体现在雨水渗透、吸收、存储、净化等方面。然后基于海绵城市的
本文以太原市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地震作用,对不同剪力墙布置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总结结构的规则性和超限情况,根据超限程度,制定具体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进行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的抗震性能设计。用MIDAS Building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进一步验证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对两种不同剪力墙布置方案进
国家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一直大力提倡“煤改清洁能源”的政策,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对空气源热泵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就成为关键性问题。尤其是对于北方地区来说这样的节能改造措施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来说在高原寒冷地区来说由于其自身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气压强比较的低、空气密度小,这样采用空气源热泵就会受周围环境的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在进行研究时就以高原寒冷地区为背景,选择该区域内的某一建筑物为具体的对象,对该建
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岩体工程在基础建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这就要求对岩体的力学性能更要充分的掌握和应用。但是岩体是一种复杂的、各向异性的、非均质的不连续体。目前人们对节理岩体力学性能的研究还不全面,岩体工程中经常发生坍塌等事故。岩体力学的特性又主要受节理几何参数的影响,所以研究节理几何参数对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采用PFC2D软件建立人工合成岩体模型,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分析等方法
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的活力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追求单一的视觉效果到追求多感官多维度的深入体验感受,这些需求都促进了互动性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芝加哥千禧公园云门雕塑是展示城市公共空间互动思维的完美范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大量体量庞大、功能复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型化、高端化的商业综合体。其建筑形式打破了传统商业建筑模式,由原有单一业态发展成为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而且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商业形象,拉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
表面改性技术在金属刀具制备过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使用各种表面涂层技术,在硬质合金工具(例如TiN,TiC,Al2O3,TiCN)的表面上制备金属或非金属复合膜,可获得具有高硬度和出色耐磨性的单个或多个组件。TiAlN,TiAlCN等可更好地解决硬质合金刀具的强度和硬度冲突,并将基材的强度和硬度与涂层材料的耐磨性相结合,改善了硬质合金刀具的整体性能。作为化学和热屏障,涂层可以防止硬质合金刀具基体与切
碳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的元素之一,生态群落中的碳循环由微生物驱动。氮元素同样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而空气中丰富的氮气只能转化为化合物状态才能被生物体利用。近年来微生物推动生态群落中的碳氮循环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更是发现在表达铁固氮酶过程中能产生甲烷,同时生态群落中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将甲烷氧化利用,整个过程涉及碳氮元素循环,由此也说明了生物固氮过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工业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对设备要
随着石墨烯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下游应用框架搭建日趋成熟,及其优异的特性,未来将对氧化铟锡(ITO)、传统电容器和锂电池材料的部分替代,这为石墨烯产业带来了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产能要求。目前,工业化量产的石墨烯主要由氧化还原法、液相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工艺制备。其中液相剥离法可解决产率不足、成本偏高等问题,同时环境污染小,不涉及氧化造成废液污染等问题,适于工业化扩大生产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工业化生
由于建筑造型原因及部分办公类建筑兼具居住属性,造成平面形状扁长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实际工程中。这类建筑长宽比普遍较大,为追求良好的建筑功能及有效使用面积,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会导致结构抗侧、抗扭刚度不足且两主轴方向动力特性差异明显,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近年来的研究多以加强层的设置作为提高结构刚度的切入点,而加强层会导致结构产生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本文主要研究扁长框架-核心筒结构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