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城市南昌与偏远海域西北太平洋气溶胶中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污染问题之一,其中大气气溶胶是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重要成分。近几年,随着颗粒物浓度不断上升,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导致灰霾事件频繁的发生,其产生的污染物还会通过远距离大气传输影响海洋大气成分,特别是在冬季期间污染最为严重。碳组分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控制灰霾形成和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碳循环的重要成分。因此,为了解偏远海域海洋气溶胶与内陆城市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差异,本研究对西北太平洋海洋大气气溶胶和南昌地区气溶胶样品进行采集,分析样品中总碳(TC)、黑碳(BC)浓度及其碳同位素(δ13CTC和δ13CBC),并得出主要以下几点结论:
  (1)西北太平洋冬季气溶胶中总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西北太平洋冬季TSP浓度为44.8±28.1μg/m3,波动范围较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TC浓度为4.0±4.4μg/m3,δ13CTC平均值为-26.6±0.8‰。近岸与远海的TC浓度分别为6.0±6.8μg/m3、3.1±2.7μg/m3,δ13CTC平均值分别为-26.0±1.2‰和-26.9±0.4‰。根据后向轨迹分析结果可知,近岸与远海TC浓度和同位素的差异可能是由不同气团的来源导致,近岸TSP中TC主要来源于大陆的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而远海可能与SOA的形成比例相对较高有关。
  (2)南昌地区PM2.5中总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采样期间TC的年平均浓度为12.1±2.1μg/m3,总体上呈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受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和来源变化的影响;δ13CTC的年平均值为-26.1±0.2‰,总体上呈现冬季高春季低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受不同来源的影响。利用贝叶斯模型计算南昌地区PM2.5中TC主要来源于C3植物燃烧和机动车尾气,年源贡献分别为49.3%、28.7%;其次是煤燃烧和C4植物燃烧,年源贡献分别为17.7%和4.2%。春季δ13CTC值偏低是由于C3植物燃烧贡献相对较高,而冬季δ13CTC偏高则是由于煤燃烧贡献增加。
  后向轨迹气团聚类结果表明南昌地区冬春季以局部气团传输为主,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较大。
  (3)西北太平洋与南昌地区冬季气溶胶中总碳的来源差异
  通过对比偏远海域西北太平洋和内陆城市南昌地区气溶胶中TC浓度、δ13CTC值及其来源,发现这两个研究区域TC浓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是由于气团来源不同;两个研究区域的δ13CTC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是因为西北太平洋的δ13CTC偏负与SOA的形成比例有关,而南昌地区的δ13CTC偏正与煤燃烧贡献增加有关。此外,污染来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西北太平洋主要受到了气团远距离输送陆地人为污染源的影响,而南昌地区主要受到了局地污染源的影响。
  (4)南昌地区PM2.5中黑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南昌地区PM2.5中BC的年平均浓度为1.3±0.9μg/m3,三个季节中冬季BC浓度达到了最高,春季和夏季BC浓度基本一致,可能受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影响所致。PM2.5中δ13CBC年平均值为-25.4±0.8‰,总体上呈现冬季高春季低的变化趋势,春季δ13CBC较低主要受C3植物燃烧影响较大,冬季的δ13CBC较高可能与煤燃烧贡献增加有关。利用贝叶斯模型计算南昌地区PM2.5中BC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C3植物燃烧,其次是煤燃烧和C4植物燃烧,其年源贡献占比分别为47.8%、26.8%、24.0%和1.4%。
其他文献
沥青是常见的路面铺筑材料,其生产质量的好坏影响着道路的性能和使用年限,常规指标是评判沥青优劣性能的重要依据。我国沥青品种繁多,生产质量参差不齐,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原油品质不达标的情况。而且在沥青试验规程中针入度、软化点、蜡含量、延度、四组分、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等操作步骤繁琐,检测周期较长,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和试验误差,所以在施工中往往因为检测时间而耽误整体施工进程。因此,研究一种沥青常规指标快速检测系统对于工程应用和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前景。
  本文利用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速度快、识别
摘要:白语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周边居民的日常用语。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不断变迁以及现代传媒的渗透,白语作为白族同胞第一语言的交流和使用功能正在式微。同时,汉语作为现代传媒的主要书写介质,在大众传媒的普及下,成了白族人交流的次主要语言。单一的民族疆域内部多语言的碰撞,居民的日常交往逐渐呈现出麦克卢汉所说的“脱离部落化”之趋势。而随着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共同的语言作为记忆与文
期刊
为了实现对地浸采铀过程的精细控制,本文基于巴彦乌拉含铀矿床某现场试验,运用PHT3D分别建立一维平衡模型、一维动力学模型、二维动力学模型,旨在建立水动力场-化学场耦合的反应运移模型,模拟酸法地浸采铀中铀矿溶解沉淀时空演化过程,探讨含矿含水层中矿物组成、反应动力学、抽注流量、抽注井距对沥青铀矿浸出及铀的迁移影响。本文分以下四部分:
  1)建立四个不同矿物组合一维平衡模型,发现随着方解石、黄铁矿、赤铁矿这三种矿物的加入,沥青铀矿溶解速率随之减小,未溶解区域沉淀生成量随之增大,抽液井处UO22+初始浸出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Synthetic pyrethroids,SPs)凭借其高效低毒的特性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杀虫剂。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生产及消耗的数目也是非常巨大的,而目前的研究表明拟除虫菊酯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能扰乱生物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及相关代谢活动,但是其代谢产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鲜有研究。以此,本研究选取5种使用广泛的拟除虫菊酯母体化合物包括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P)、氯菊酯(Permethrin,PER)、氰戊菊酯(Fenvalerate , FEN
语言变异是语言学与文学创作的一个新课程。语言变异在创作实践中多有运用,但学理上的精细分析与科学论述极少,有待学者、诗人、作家的进一步探讨。  语言变异的出现实属必然:世间事物,有常规便会有反常规,有正必有反,相辅相成。常规语言的目的是实现语言规范化,以利交流。变异语言则是提高人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以达至一种特别的魅力。  常规语言是一种由“能指”(语音)和“所指”(概念)组成的符号系统,它在表达复杂
期刊
1905年,梁启超在《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一文中,不仅从世界史的角度界定广东在全球地理格局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而且将广东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等同于腓尼西亚在小亚细亚、埃及与希腊三种文明中所发挥的文明媒介的作用。[1] 正是得益于在全球地理中的重要地理位置,尤其在全球近代史以来中西海上交通与交往的空间格局,以及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走向,粤港澳大湾区一直充当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协商的特殊地
期刊
摘要:数字技术是当下博物馆展陈和文化艺术展览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技术对文化的传达,同时也昭示着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改进和发展空间。通过对《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展在形象性、审美性、交互性、创新性和文化性五大方面的分析,探讨当下国内同类展览在文化技术融合与文化传达上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数字技
期刊
摘要:审美现代性在小说文体上的发生主要体现在个人化叙述成为最基本的模式。不可靠叙述是现代主义小说最重要的审美特质,不稳定性本身即是生命时间绵延特性的表征。顾城的长篇小说《英儿》以抒情性语言和不可靠叙述书写了20世纪末海外华人的生存和情爱困境。小说通过设置不可靠叙述者、情节和结尾,以及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来营构了不可靠叙述模式。通过故事事实和价值判断两个方面的处理,《英儿》彰显了现代主义小说特有的含混
期刊
摘要: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从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出发,秉承守正创新的思想,对跨越时空、跨越种族的白蛇爱情传说进行了现代性的重新解构。影片在情节上紧紧围绕人物情感线索,对传统剧目场次进行了全新编排,在主题表达中创新性地确立了“情”的主体地位。影片继承并发扬了粤剧兼容并包、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大胆将现代电影手段与戏曲表演艺术相结合,为戏曲电影艺术表现力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了可贵
期刊
周洁茹在散文和访谈里讲述过停笔十年后,再次回归文坛的初始创作经历——这一段路是磕磕绊绊的。我们开启这次交流,延续之前采访未能谈尽的话题,拢合被误读、被忽视或者应该再被强调的文本的背后故事。文坛、故友、亲人、城市、代际、阅读,辐射向“青春”“练习生”“现实主义”“创意写作”“独生子女”“家乡”“住”等关键词,聚合成一片头脑风暴。  让我们回到周洁茹“离开”文坛的2000年,开始。  一、“我们”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