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FC的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电力系统中有约90%的故障是由于设备故障导致,而又有约一半的设备故障是由于早期异常热行为所引发。研究表明,工作人员可根据部件的热量检测出设备中的许多故障源,如氧化、部件连接的故障,因此可采用温度测量法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传统的离线式温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目测法、示温蜡片法、变色示温漆法、红外测温仪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如今电力生产高效以及电力运行安全、可靠的要求。本文以研究目前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的局限性为出发,以在线式红外热像仪为核心设备,利用交换机、PC等构成硬件系统;并以C++作为开发语言,MFC作为Windows桌面应用开发框架,设计了一款可工作在Windows系统中的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软件;实现了设备实时监控和在线采集图像的双线程处理功能。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调研了目前现有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在电力设备中应用的国内外现状,总结了目前系统的不足和所需设计系统的改进方向。从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两大方面进行考虑,以系统价格,热像仪数量、镜头、像素、温度精度、工作环境和软件设计需求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提出了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及其软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此外,结合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红外成像原理、红外图像诊断方法和红外热成像诊断影响因素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为接下来系统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2)调研了目前市场中的在线型红外热像仪,并以热像仪价格、工作环境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最后选择了FLIR公司生产的AX8红外热像仪。其中,选用两台FLIR AX8热像仪作为前端监控采集子系统,选用装有Windows系统的PC作为服务器平台子系统,选用以太网电缆、网线作为网络传输系统,设计和搭建了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的硬件框架。此外,系统利用RTSP协议作为数据传输协议,采用基于MFC的软件开发框架和模块化开发的方法,调用第三方库VLC和Open CV库,以完成对配套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3)提出了基于多波段动态成像(MSX)的图像拼接方法,解决了大型电力设备或多台设备无法用一台热像仪全面检测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Canny的边缘检测算法和基于Otus的阈值分割算法,为后续工作人员识别设备故障奠定了基础。其中,本监控系统将以上三种图像处理算法集成于软件中,并利用在实验室所采集的MSX红外图像进行测试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4)测试了所设计的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在长缆电工220k V高压试验厅对电缆套管终端电压试验中的主回路外护套的温度进行监控。利用采集的15组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出温度随时间增大而逐渐升高的结论;利用热像仪采集的MSX图像进行温度量程的统一化,得出图像亮度随时间增大而逐渐变亮的结论;利用集成于软件中的图像拼接、边缘处理和阈值分割算法,对所采集的热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预期的试验效果。本文以两台红外热像仪为核心,设计了一款基于MFC的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以实现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远程、在线监控的功能;所设计的系统架构合理,配套软件功能齐全、界面友好,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利用两台红外热像仪监控目标设备,然后通过以太网电缆和网线,采用RTSP传输协议,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台,最后工作人员利用安装在PC端的软件控制热像仪,并实现对图像的双线程处理。其中,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利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了对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状态监控的功能;利用所保存的图像和视频,实现了对所监控电力设备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其他文献
声学超材料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新型材料,因其具有阻断特定频率范围内弹性波传播的特性,近年来在吸声降噪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现阶段有关声学超材料的研究主要基于结构完整无开裂这一前提假设进行,然而在工程实际的一系列复杂极端工况下,声学超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开裂现象。裂纹的存在将对声学材料超材料的结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并严重威胁结构的使用可靠性。因此,提出一种面向声学超材料的高精度裂纹识别检测
金属离子为生命活动所必须,生物体中大约30%的酶需要金属离子,才能发挥稳定高效的活性。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在动物病毒复制和侵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在植物病毒中,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属帚状病毒科(Vigaviridae)烟草花叶病毒(Tobamovirus)属正单链RNA病毒,能够机械损伤摩擦传播,受侵染寄主会出现花叶,卷曲等症状,严重影响
热解技术是对城市污泥进行资源化的高效可持续化技术,本文在两段式石英管式炉中对城市污泥进行热解实验,对热解生物油的产率、组分、热值等因素进行详细评估。考察了水热预处理联合热解制备生物油的可行性,并对MCM-41分子筛原位催化、异位催化等不同催化方式对生物油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水热预处理与热解联合处理实验中,首先确定了不同水热预处理温度对水热炭理化性质的影响,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水热炭的热稳定性好,经过
近年来,随着图像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自主定位方法(视觉里程计)成为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技术能为工作在室内环境的移动机器人提供稳定、可靠的状态估计信息,是机器人系统开展后续决策、控制工作的基础,对移动机器人研究有重要意义。然而,视觉里程计实时进行的图像分析工作复杂度高、运算量大,对设备算力有极高的要求,难以部署在低功耗的嵌入式系统中。针对该问题,本文结合RGB-D相机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吊装工程也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和石油化工等各大领域。与此同时,吊装工程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安全评价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吊装工程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十分必要。安全事故造成的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使得吊装工程的安全投入产出效率问题成为另一个关注的重点。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安全评价应用系统的开发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大规模利用已成为国际能源发展的趋势,将DG直接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成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DG出力具有随机性与波动性,随着其渗透率的逐渐增大,通过调整配电网结构的传统调节手段成本逐渐上升且显得越来越被动,现有集中调度方式又对配电网通信设施具有很高要求,不大适应当下配电网环境。因此,本文依托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含光伏-燃气
分布式驱动车辆具备较高的动力传递效率和控制自由度,车轮能够快速精确地对驱动指令做出响应,实现预期的动力学控制效果。而基于分布式驱动的智能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的目标不仅是精确跟踪决策层所规划的参考轨迹,还要确保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本文针对分布式驱动无人驾驶汽车(DDUGV)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控制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针对低附着路面情况下路径跟踪控制精确性和稳定性问题,建立改进的
桃果实鲜嫩多汁、甜美可口且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桃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在低温贮藏期间极易发生冷害,症状表现为果实絮败、木质化、果肉褐变和风味丧失。冷害症状出现于果实内部,肉眼不能识别。传统桃果实冷害褐变以及贮藏期间品质监控多为人工破坏性检测,检测效率差,影响后期销售,因此亟需建立快速、无损的方法对桃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褐变以及品质监测。同时对桃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进行预防与控制,实现控
肌腱作为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进行力的传递,所以高强度的机械性能是肌腱最重要的特性。肌腱严重损伤后,常常导致肌腱功能的丧失,主要是因为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出现不良排列,形成疤痕组织,从而使机械性能显著下降。作为肌腱支架,它们需要在植入过程中保持其形状,容纳细胞,并保持足够的力学性能,直到足够的宿主组织再生。目前,肌腱组织工程支架存在孔隙率和机械性能不足以及诱导干细胞向腱系分化的潜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初始环节,是关系国计民生和民族振兴的千秋大业。那么,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成为了促进教育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为社会提供能量的重中之重。而国际文凭课程素有“高质量教育”之称,是国际课程的优秀范例,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国际教育给3-19岁的孩子。因此,其课程理念符合当代教育的潮流,其实施环节也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同时,笔者研究的是小学教育,特选取了国际文凭的小学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