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域外汉口方言文献(四种)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q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频繁来华传教。为了方便西方人学习当地语言,他们编纂了一系列方言词(字)典,描写了那个时期的汉语方言。这些编纂者中,大多是传教士,有些是租界领事馆的职员,也不乏一些专门致力于汉学研究的学者。来中国任职,需要通过了专门的汉语考试和层层筛选,因此,他们具有一定的汉语水平和相对严谨的治学态度。我们有幸搜集到四本与汉口方言有关的词(字)典,分别是翟理斯的《华英字典》、殷德生的《汉音集字》、富世德的《官话方言英汉袖珍词典》、唐纳德的《汉口方言英汉对照袖珍词典》。论文第一章主要论阐述了编纂者的生平及其著作,简要介绍了四部词(字)典的体例和特点。四部词典的内容涵盖了清末民初时期的汉口方言。论文以这个时期的语音和语汇为主要研究对象。语音方面,比较四本词典中汉口方言的声韵调体系,分析这个时期的语音特点。其中iai韵母在翟理斯和富世德词典中均有记载,均存在于中古见系开口二等佳、蟹、卦韵当中,是一种文读和白读的语音叠置现象。这个时期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异读,仍处于向现代武汉方言转变的过渡时期。最后,评价四部辞典在记音方面的优劣,本文认为富世德词典的注音趋向于北京话,《汉音集字》的音较其他三部词典更加“纯正”,作者基本选用的是最能代表武汉方言的音,但其对异读现象的描写不及《华英字典》详细,通过这些异读,我们可以总结出语音演变的规律。另外,翟理斯并没有完全采纳庄延龄的注音,而是将一部分字成体系的改为了北京音,使得《华英字典》中部分字的记音失去了客观性。词汇方面,主要以富世德和唐纳德词典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首先选取两部词典的基本词汇,通过计算数据比例,分析两部词典的基本词汇与《武汉方言词典》、普通话的差异度,以及它们各自在语汇方面的“纯正”性;其次,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特征词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二十世纪初的武汉方言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方言特征,基本的方言特征词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节还论证了方言特征词“乖”。《武汉方言词典》中“拐”表示“坏、劣质”,本文认为其本字应为“乖”。词汇部分的第三节主要从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阐述了新词的产生。第四节从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词语着手,分析当时武汉日常生活、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特点。
其他文献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四个重叠且有序的阶段。由于病理或者严重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伤口往往不能顺利的完成这四个阶段,需要长期的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生理和心理痛苦。耐药性细菌导致的伤口感染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果对伤口护理不当,有可能面临截肢和死亡的风险。所以对于细菌感染特别是耐药性细菌感染的伤口,想要达到伤口愈合的目的,首先是要先把感染伤口的细菌杀灭,减少伤口在炎症阶
美声作为世界上公认的一种科学性较强的唱法,文化底蕴丰厚,美感十足。本文通过美声唱法——《欧洲声乐发展史》学习,感悟不同时期美声唱法的特点。
中国自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尽管新政当年与第二年新生人口数量确有增长,但随后又出现明显回落,与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预期存在很大落差,其结果也出乎广大民众的意料。“全面二孩”政策“遇冷”不仅使当代人把目光重新聚焦到“生育”这一问题之上,也使得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计划生育“松绑”后,中国人口生育率却没有明显提高。当代中国社会常被形容为是“焦虑的”,人们也开始用“焦虑”来形容一个社会的整体特质和其中人
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多相混输管道内结垢、蜡沉积及水合物生成等为代表的固相沉积问题频发,容易引起管道堵塞事故,威胁流动安全。其中,如果蜡晶析出与水合物生成同时发生,将协同产生更高的堵管风险。但是,目前对该耦合问题的研究尚不充足,亟需探索蜡与水合物共存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流动特性及沉积堵管特性,亟需建立耦合体系相关理论的知识库。这是应对深海开采中复杂流体组成与极端输送环境带来的挑战,以及切实保障深
近几年,我国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变革的契机。为了适应这个新的发展格局,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不少企业通过财务的转型升级,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财管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业财融合的基本概念和财务转型的意义,其次将S集团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进一步探究该企业财务转型的应对策略,以期通过S集团的实践经验为其他企业的财务转型提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进而扩大了卫生领域的范围,使全球卫生中的复杂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加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知识生产更加具有情境性、跨学科性,对大学学术组织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跨学科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杜克大学全球卫生研究院为例,分析其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从中获得启示,并提出对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借鉴。本文认为,研究跨学科人才培养能够深化关于人才培养理论的探讨,进
学位
“三农”,一直是政府长期重视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经济情况,党中央在2017年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手段和内容,产业振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持乡村振兴更是其使命。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采用归纳总结法、文献分析法,以河南省正阳县为例对金融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金融扶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和现有成果,并对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经济也随之向知识经济转变,人才成为国际市场上争夺的焦点。教师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在高校建设一流大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想要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吸引海内外一流的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发放与教师自身地位相匹配的薪酬很重要。薪酬是高校教师系统的核心动力,在高校教师的选拔、聘任、管理和激励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制定富有竞争力的教师薪酬政策我国建设高等
本文尝试以卢曼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指出我国通过法院调解处理案件的过程实际上是司法系统从法律系统的中心向其边缘的逃逸,进而结合我国社会对于纠纷解决期望的现状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并综合性地判断这种逃逸的追回问题。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引子,主要介绍法院调解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我国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同时与其他国家类似的和解、调解概念进行区分。在此辨析中,可以初步看到法院调解的内部矛盾。第二部分借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