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的“三权分置”,使得土地权利结构更为清晰,产权界定更加明确,土地制度风险下降,交易费用降低,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提供了政策支持。通过土地转入或转出能够扩大福利产出,选择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数量逐渐增多。土地流转的增收效应明显,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对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近年来,农民收入来源与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逐渐增加,高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据了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在土地大规模流转的背景下,研究土地转入和转出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能够对土地流转的增收效应进行更为深刻的剖析。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研究,发现鲜有文献将收入结构细化分类来探究土地流转的影响作用。本文采用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土地流转及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以及实证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的土地流转情况与农民四种收入类型之间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土地转出与转入均能显著促进农民的家庭总收入水平,且影响农民收入结构。土地转出对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正向影响作用,对经营性收入有抑制作用。土地转入能显著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降低农民财产性收入,对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影响不显著。2、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民,土地转出只能显著增加财产性收入,对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但对西部地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为促进作用。土地转入能够增加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但对西部地区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没有促进作用,反而降低了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3、对于其他控制变量而言,户主教育、家庭经营性资产、农机价值和人情支出对收入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一般而言,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越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来增加收入,家庭资产也与家庭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人情支出往往反映出农民的社会网络资源深度,从而影响家庭收入。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实施有区域差异的流转政策、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东北地域渔猎民族聚落为研究对象,以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传统聚落为典型代表,基于人—自然、人—社会、人—家庭三个维度,立足历史,聚焦传统,从自然之生、绵延之态、断裂之危探析其聚落空间,从演化之机、乡情之境对渔猎民族聚落空间体系历史演化机能进行剖析,并针对结构模型提出聚落"微"更新的再生策略。
研究目的:少年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及,在政策助力下,我国在少儿体质健康方面取得卓越成绩。但不可否认,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少年儿童体质水平不断下滑,如肥胖症、小眼镜等现象逐年递增。对洛阳市涧西区5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及卓跃儿童运动馆的实地调查,发现少儿运动能力水平的差异化严重,少儿体质健康不容乐观,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少儿体育的可持续发
类蒙古包建筑反映出当代蒙古族深层次的心理机制,其空间形态受传统制约处于同质化时期,而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多样化的空间形式,因此文章试图从历史文脉中寻找同源范例,通过阐释类蒙古包民族文化内涵,以象征性、仪式性、场所性三个维度为切入点,完成同源范例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的类比转译,以达到延承并再现传统理性探讨的目的。
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是杜鹃花目(Ericales)山榄科(Sapotaceae)神秘果属(Synsepalum)的多年生灌木植物,是热带地区珍稀的国宝级果树,因其具有可以改变人类味觉的甜蛋白-神秘蛋白而闻名。该蛋白具有将人类对酸味的感知转变为甜味的活性,而这一特殊性质使得神秘蛋白不仅在甜味剂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有卓越的表现。此外,神秘果还含有蛋
随着限购、限售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增速逐渐放缓,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种环境下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危机逐渐暴露出来,如近期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十强之一的恒大地产被爆出债务危机,多地在建项目停工。恒大的债务危机为房地产行业敲响了警钟,各房地产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就需要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完善相关风险控制制度,重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最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基于此
本文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校区内的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保护更新和博物馆项目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以复原梁思成先生设计的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作为博物馆主体,以历史校区空间融合、恢复极具人文史学价值的组成要素,来进行校园更新和核心文物区保护。本项目是结合校园风貌的可持续更新发展的实例,既保护了校园风貌和文物保护核心区,又为校园更新了基础设施,为文物保护区更新了空间和展陈设施,同时也更为直观地融入历史之中。
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研究我国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贵州麻江县为例,分析麻江县非遗的现状,剖析麻江非遗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传承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麻江县非遗的传承提供参考。
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指标由国家统一构建,数据库的构建涉及PH、有机质、土层厚度、质地等多个指标。针对本次三调耕地图斑以及扩充单元图斑数量多、指标数量及等级众多、手动赋值过程烦琐等特点,本文研究采用ArcGIS自带的ModelBuilder建立相关模型对各指标进行自动化赋值。通过ModelBuilder的建立,模型可用于不同区县、不同指标赋值,有效避免了重复性工作。四川省某5个县数据库赋值
<正>在高职专业课中推行课程思政,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职教师通过整合课程思政资源、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将有形的思政内容转化为无形的思政教育,是对青年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的一种方式。因此,提升高职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高职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分为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设计能力、课程思政资源开发能力、课程思政实施能力和课程思政评价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四个
目的:分析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与其中医证型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24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资料、检查检验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制定的中医辨证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