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H7基因突变相关儿童心肌病的临床表型分析及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y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近3年内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通过WES检测提示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心肌病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和检测结果的回顾,结合既往文献报道,以分析MYH7基因相关突变引起不同类型心肌病的临床表型及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其中一例携带MYH7 c.788_789del和c.2494C>T复合杂合突变的RCM患儿,本研究以明确突变对表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存在的致病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目前MYH7基因造成心肌病的突变位点报道情况进行总结,结合我院收治的病例,分析MYH7基因型与心肌病不同表型的关系。收集RCM家系(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行Sanger测序验证基因突变及突变的来源。用SIFT、Poly Phen2、Mutation Taster等在线软件对MYH7 c.788_789del和c.2494C>T突变位点分别行突变预测分析。进一步建立蛋白质结构模型,对比突变蛋白与野生型蛋白结构。结果Sanger测序证实,在该家系中,诊断为RCM的患儿同时携带MYH7c.788_789del(p.Ile263Argfs*29)和c.2494C>T(p.L832F)突变,这两个突变分别来源于母亲和父亲。在不同物种间比对发现,MYH7蛋白第263、832位氨基酸在进化过程中都存在高度保守性。致病性预测对这两个突变的预测结果均为有害。同源建模结果提示,这两个突变都造成了β-My HC结构的变化。结论MYH7基因突变类型、突变位点与关键结构域的位置关系以及突变的保守性是造成临床异质性和表型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MYH7c.788_789del和c.2494C>T突变很可能是导致患儿RCM的原因,复合杂合突变可能因“基因剂量效应”导致比单基因突变更严重的临床表型。对心肌病表型严重或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强调基因筛查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泵喷推进器是应用于水下航行体的一种低噪声推进装置。它由转子、前置(或后置)定子以及减速型导管构成,各部件间存在较强的水动力相互作用,因此性能预报和设计的难度较高。本论文针对泵喷推进器的尺度效应以及主要几何参数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开展粘流CFD模拟与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泵喷推进器敞水性能的RANS模拟方法。对模型尺度的泵喷推进器进行准定常计算,应用第28届ITTC推荐方法进行水动力计
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Var.)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近年来,其消费量和种植规模逐年增加,新品种层出不穷。因此,构建樱桃番茄综合评价体系对不同品种樱桃番茄品质进行评价和鉴定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对29种樱桃番茄杂交组合进行了感官分析和综合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用户调查法确立了感官评价的因素集和权重集。由10名评价小组成员依次对29种樱桃番茄的外观、质地、
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极高的科考价值,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雪面积日益减少,北极航道开辟成为热点问题。开辟冰区航道离不开破冰船,然而目前各国对于破冰船的研究不够充分,破冰船设计尚未有统一的规范,因此研究破冰过程对于保障破冰船的结构安全非常重要。而冲撞式破冰是破冰船应对恶劣冰情,完成其既定开道、护航、救援任务的重要技术手段,如何准确高效地模拟船冰碰撞问题是破冰船结构设计的重要命题,也是近年来的研究难
研究目的:临床上常使用高氧分压给氧进行体外循环造成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再氧合损伤,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并且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控制体外循环中不同给氧方式观察先心病患儿脑损伤情况及脑氧饱和度,进而探讨不同给氧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中脑白质损伤的影响,为临床脑保护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研究方法:分析2017年-2019年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心外科年龄<5周岁,入院氧饱和度<8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CHD)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全血细菌DNA检测,并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术后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行对比,探讨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肠道细菌移位及其与术后发生SIRS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1例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手术患儿按不同标准分组:按术前CHD类型分为复杂CHD和简单C
目的研究补泻联合针灸疗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焦虑抑郁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PSS伴抑郁焦虑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羟氯喹片和盐酸溴己新片,诊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泻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1)临床疗效,(2)中医证候积分变化,(3)不良情绪变化,(4)静态唾液流率和泪液流率。结果针疗
脓毒性休克具有高病死率特点,是儿科重症监护室主要病死原因,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探索发掘脓毒症早期临床指标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ypothalamo-pituitary-thyroidaxis,HPT)等神经内分泌发生显著改变,参与机体代谢、免疫、炎症、凝血等病理调节过程。脓毒症的应激反应引起HPT轴分泌紊乱已得到证实。甲状腺激素水平是
目的:探讨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胎龄<32周,入院日龄<3天,明确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早产儿。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脱落标准、剔除标
背景与目的:烧伤患儿常需多次手术治疗,焦虑是术前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术后可伴有中重度的疼痛,影响患儿的预后。目前,国内外关于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针对成人患者和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儿童,对烧伤患儿的描述性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烧伤患儿的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状况,探讨烧伤患儿术前焦虑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中有效干预患儿的术后疼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纳入93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属于人体正常肠道菌群。CD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其产毒株过度增殖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并释放毒素从而导致CD感染(CD infection,CDI)。CDI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引起全球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