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内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许多大学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纷纷创建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高校也在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争取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论文在简要分析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的研究分析,界定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基本特征,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体系,明确了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某种核心竞争能力而是一种能力体系,符合大学核心竞争力和研究型大学特征的能力要素为大学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正是这三方面的能力构成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较为完整的陀螺状结构体系。通过对大学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各自结构和这三方面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的解析,明确了研究型大学是由大学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有机复合组成的统一体,而这三方面能力自身都各成体系,同时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又互相作用,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结构犹如陀螺,整体是层级结构,各层级又是核化结构,这种结构体系为探索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培育提供了分析思路。在建立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首先根据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这种整体层级结构以及各层级内的核化结构,确定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结果的价值等。然后,按照评价指标设计得原则,建立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不仅决定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而且决定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法。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应该按照整体的层级结构以及各层级内的核化结构,先培育以大学精神为主要形式的大学文化力,然后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培育大学学习力,最后以知识管理为背景培育大学创新力,达到提升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提高我国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应对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
其他文献
视觉地点识别是移动机器人(如无人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实现自主视觉导航定位功能的核心基础技术。随着移动机器人长航时自治的需求牵引和高性价比视觉传感器的普及,机器人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人心血管的影响。方法:对80例老年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同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护。结果:检查前后血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检查中出现心律失常及缺血性ST-
四个月的实验研究表明,采用ARCS动机模式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篮球投篮能力明显高于传统体育教学的学生。数据分析还显示,性别也是影响学生投篮能力的
近些年,我国在铸造有色合金体系、有色合金熔体处理关键技术和特种铸造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如果在现有科研和生产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取,不断深入研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是一种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MIF与心血管疾病(冠心
陕南山区各级政府在分析自身资源条件优劣势的基础上,以孟子扶弱养老思想为指导,兴建以种植养殖业、旅游业及其附属行业为基础,以养生养老产业为核心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该产
通过油菜盆栽试验研究发现:生物肥料比有机肥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施用生物肥、有机肥和化肥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油菜体内硝酸盐的累积。总的来看,施用生物肥油菜体内硝酸盐
通过对1979—2016年中国积雪深度数据提取积雪日数,结合气温、降水量、湿度、风速和日照等气象资料,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东北地区近40年来积雪日数的时
针对国内某核电厂燃料转运水池不锈钢覆面泄漏问题,使用液体渗透检测、反渗法、分层盛水试验、真空发泡法、氦检漏方法进行查漏,成功查找到漏点。氦检漏方法一次成功定位漏点
现代临床医学技术发展迅速,我国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已取得很大发展。但当前国内医学检验教学和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医学检验是医学治疗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