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稳定性控制研究及硬件在环试验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作为一种控制技术能够协助驾驶员完成对车辆动力学响应的合理控制,有效的提升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该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并反馈车辆的运行状态,当车辆失稳或有失稳趋势时,控制系统通过调整不同车轮的制动力或发动机输出力矩来实现对车辆转向状态的控制,进而将车辆状态表征参数(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稳定在理想范围内,保证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随着人们对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的逐步重视,其重要技术组成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研究变得越加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包括二自由度参考模型和Carsim整车模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随后针对车辆状态参数质心侧偏角难以测量的问题,结合现有传感器及车辆其它易测参数,设计了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和扩展卡尔曼滤波对质心侧偏角进行估算,并利用联合仿真平台对参数估算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基于车辆行驶状态稳定性的理论分析结果,确定了系统的控制变量及其理想值;依托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了包含上、下两层的分层式协调控制系统,同时,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以横摆角速度偏差、质心侧偏角偏差作为输入变量的上层控制器,以及基于后轮优先制动策略的下层制动力矩分配方案;选用软件Carsim、MATLAB/Simulink构建联合仿真平台对车辆在典型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初步验证所提出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案的正确性。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基于NI-PXI和d SPACE实时系统搭建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在试验台上分别测试了高/低附着条件下的双移线实验工况,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稳定性控制方案有效可行。
其他文献
为保证天线在发射状态时能承受可能遭受的各种随机载荷,需在地面对其开展振动试验来验证天线结构可靠性。振动工装的成功设计是振动试验顺利开展的重要步骤。通过综合考虑大型振动工装在设计时需注意的要素,对一大型振动工装进行设计和仿真技术研究,并用试验验证的方式来证明工装的可靠性,总结了大型振动工装的设计关键点,为后续大型振动工装的设计提供参考。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安徽于1998年先于全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趋势基数大、发展快。总体上,全省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安徽省所面临的老年护理需求挑战更加严峻。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是应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难题的有效举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与推行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为资金,唯有在制度建设初期确保制度筹资渠道的可行性与稳定性才能确保制度的实施
报纸
姜的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因而文章期望通过分析国内专利状况、姜资源分布与应用状况,得到姜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途径。本文基于SooPAT专利数据库,对生姜药材相关的国内专利进行整理分析,从专利申请及公开趋势、技术领域分布、技术生命曲线及专利申请人等角度分析,阐述生姜目前专利活动特征。并结合生姜的品种资源分布现状及应用实例分析,揭示生姜产业的发展状况
学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摩托车的功能由早期的代步工具逐渐向娱乐工具转变,动力强劲、操控性能出色的大排量(>250m L)摩托车近年来受到市场青睐。国产大排量摩托车由于早期研发重视程度不足,其性能尤其是中高速行驶时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差距明显。因此,为提升我国大排量摩托车的产品竞争力,进行大排量摩托车悬架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研究很有必要。以某国产500m L大排量摩托车为研究对象,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让班主任感到棘手的是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诉求,了解每一个学生是班主任的长期工作,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更应该以了解学生为基础。本文通过研究班主任工作中的两则案例,探寻冲突背后的原因,给予学生引导教育,让矛盾冲突最终迎刃而解,以期能为新任班主任提供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和借鉴。
重大灾情、日常变更、病毒攻击……银行业务连续性在内外部因素冲击下遭遇挑战,危及金融服务、客户数据和资金安全,也将损害机构品牌声誉。如何从容应对、有效预防?银行需对内做好预先分析,建强系统架构,优化灾备体系;对外做实应急预案和演练,确保危急时刻及时反应,有序处置。
期刊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具有突出的能量节省潜力和强大的运行控制能力,是一种有效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方案。其节能减排潜力主要取决于各部件的机械连接方式,部件参数和各动力源之间的功率瞬时分配策略,即依赖于构型和能量管理。混合动力系统的构型是能量管理的基础,它决定了能量管理和优化潜力的算法选择及其工作模式与功率分配策略,直接影响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构型的创新设计和优化是有
在地形平坦、河道宽阔河段修筑水利枢纽时,施工期一般采用分期导流进行河水分流,以保证实现干地施工的要求。采用分期导流方案时,常由束窄河床、导流明渠等承担导流工作。本文研究的岷江龙溪口枢纽所在河段是典型宽浅式河道,枢纽施工采用分期分段导流,枯期施工时段分别由束窄后的右岸主河道与左岸开挖的导流明渠来主要承担导流任务。由于龙溪口枢纽所处岷江下游航运任务重,牵涉利益大,其枯期导流除了要宣泄设计洪水之外,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