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高棉语-r、-Ⅰ韵尾的演变与上古汉语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ou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古音研究对汉语史乃至整个汉藏语系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小学”在汉语古音研究中有深厚的基础,尤以明清学者成果丰硕,不仅归纳出《诗经》的韵部,分析了汉字的谐声系统,弄清了从上古到中古韵类的分合演变情况,还发现了“阴阳对转”等等语音变化规律。无论从所能利用的文献材料还是运用的方法来说,明清学者的古音研究都达到了高峰。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传统语文学方法只能清理出古音的音类,却无法对这些音类进行语音学的描写。20世纪初,由于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音系描写方法的输入,我国的古音研究产生了重大变革,获得了巨大进展,经过高本汉、王力、蒲立本、李方桂、许思莱、郑张尚芳、沙加尔、潘悟云等几代人的努力,不仅中古音系及现代方言的研究日臻完善,上古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汉字长于表意拙于表音,上古音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阴声韵是否带辅音韵尾的问题一直是古音论战的主题之一。  随着前人不断地深入探索,上古音的研究材料也日益丰富,诸如各类韵文、《说文》谐声、汉语方言、域外对音、藏缅语、侗台语等亲属语言外部比较材料等等;研究方法也日臻完善,如早期的韵脚归纳法、谐声推演法、及后来发展的域外对音法、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等等。本文主要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选择孟高棉语与汉语进行比较,尝试到汉语之外寻找更多的古音证据。通过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和文献语料考察的方法搜集比较语言语料,结合假说演绎法,外部顺推构拟语音等方法,根据高棉语和佤语同源词比较,总结出孟高棉语-r、-l韵尾的演变形式:-r、-l>-(0),-r、-l>-i,-r、-l>-(?),-r、-l>-n是高棉语和佤语在语音上具有亲属语言所具备的共同特征。结合孟高棉语-r、-l韵尾的演变规律和次要音节的演变规律我们找到一组汉语具有“阴阳对转”音义对应特征的字词与高棉语中一组带有-r、-l韵尾的词存在整齐的音义对应关系,这种音义对应可以合理解释汉语“脂、微、歌”部字与“真、文、元”部字以及“之、支、鱼”部字之间的“阴阳对转”的同源关系及韵文中出现的“合韵”现象。它们对于上古汉语“脂、微、歌”部的宁带有-r、-l韵尾的证据是一个有益的补允,并为讨论汉语与高棉语关系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和参考。
其他文献
中国审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跌宕起伏的,它总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整个社会历史背景是相一致的。20世纪前期,即本文所指的1900年至1930年期间,深处于内忧外患背景下的上海,作为中国审美
介绍了一个已经成功运行的基于远程通信和学习功能的火检监控系统。该系统结合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将原来现场检测环节中较为庞大的信号线
避开古堡之路上游人如潮的景点,那些散落在山间野外的一座座不甚知名的城堡里,古堡主人们过着超乎你想象的精彩生活。古堡之路是德国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假日旅游线路之一。
(Ⅱ)若集合M中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证明: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III)求集合M的元素最大值。该题着重考查了递推数列,立意新颖。第三问还考查了考生对数学的敏感性,同时也给其它
对某110 kV变电站35 kV简易母线保护动作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现场试验查证了简易母线装置的动作逻辑,找出了保护逻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能更好地完善简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文学史上鲜明独特的地位,取决于他文体家和流亡者的双重身份,而起关键作用的是他对文体形式的不断尝试以及主观审美趣味。另外作家出生的时间恰好是现代
作为我国古代两部重要的著作,《左传》和《战国策》有很多差异点。本文主要从贵族精神角度对二者进行论述。在《左传》中,大部分贵族十分注重自己的德行和语言,崇尚“三不朽”,遵
学位
将多agent技术的分布式信息处理和主从递阶决策方法有机结合,提出一种分布式电力系统恢复的主从递阶决策模型。采用面向agent技术设计了主从递阶恢复决策系统的体系结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