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绘本用语功能的考察 ——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xim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日文化交流日趋深入的当下,通过对日语的学习来了解更全面的日本文化,体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更加广阔的日本社会的中国人为数众多。但是,纵观日语教学的实际过程能够发现,不少中国人即便掌握了大量的日语词汇,能用标准的语调来说日语,但在和日本人的实际对话交流中却使用着难以被人理解的日语,不能顺畅交流。在此过程中,如何保证自己所学习并应用的日语符合日本人的交流习惯,是每位中国日语学习者需要重视并寻求解决的问题。从日语母语使用者的视角来看,绘本这一读物,承载从幼儿到成年过程中语言启蒙学习任务的重要作用,在语言启蒙教学的意义上,发挥了传统课堂语言教学所不包括的重要作用。绘本以其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图文并茂的设计、丰富全面的题材、鲜活生动的语言,为日语母语使用者了解并学习本国语言提供了重要的阅读材料。日本绘本不仅在日本国内,其译本在日本国外也受到众多国家读者的广泛好评,而就日本绘本特点以及将其优势应用到日语第二语言习得上的学术研究,日本和中国的学界都有相关的丰富成果,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教育学等领域,立足于语言学相关的研究相对不足。在语言学领域对绘本用语的特征以及功能的研究,也主要从应用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而从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读研之前,笔者曾经有过从事日语教师的经历,在研究生教学实习的阶段也着力寻求提高课程效果的方法。由于语言反映了一国人民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包含了丰富的含义。而这丰富的含义仅仅凭借教科书是很难完全掌握,想熟练应用就更加困难。而教科书的趣味性也相对较低,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学习者的积极性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选择趣味性相对高的日语绘本中的例句引入到日语授课当中,发现学生的热情高涨,用日语进行会话时也更加地道。好的教学实践效果如何普及?如何得到正确的理论支撑?引起了笔者的深深思考。通过查阅各种资料,笔者将运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去探求绘本表达中的用语功能。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选取于日本出版的多题材、多年龄段的100余部日语原版绘本中的用语,从语言学中语用学相关理论的视角出发,旨在通过对日本绘本用语形式和功能的分析来探索其具备的深层特征和变化特点,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中发话功能的研究方式,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绘本用语进行了语用功能分析。通过总结规律与特征,进一步理解日本人在语言对话中超越文字表面含义的深层含义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增强彼此间的信赖,更顺畅地与日本人进行交流,此外还将总结的特征及原理应用到日语教学活动中去,力求从基础阶段开始学习日语母语使用者在启蒙阶段接触的日语,谋求接近母语使用者学习之路;更加全面且高效地学习日语,达成指导学习第二语言习得的目的。本论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与动机、研究目的与意义,关于日本绘本的先行研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定位,并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围绕本研究的理论支撑——语用学进行阐述,介绍了语用学的定义以及语用学相关三种基本理论的内容。第三章针对本研究的对象——日本原版绘本用语的一般特征,通过实例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概括。第四章重点从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从发话功能论的角度对日文绘本用语的发话功能以及特征进行分年龄段的对比分析,同时立足于不同题材对其用语的特点以及语用功能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先是对中国采用的部分日语教科书进行简单介绍,同时阐述日语学习只依靠教科书所存在的不足,接下来重点剖析如何将本研究总结出的绘本用语功能应用到日语的第二语言习得中去。第六章总结本研究的发现和研究的意义,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有:1.揭示了日本绘本具有的一般特征:(1)会话相对较多——从语言启蒙阶段到入门阶段,大比重的会话文章对语言启蒙可以起到重要作用。(2)省略表达较多——与标准日语相比,绘本用语更加简洁化、生活化、口语化。(3)多使用拟声词拟态词—一拟声词拟态词的大量使用,揭示了日本人对自然的关注,对行动观察的细致入微。(4)敬体简体的使用倾向因题材而异——认识类、生活类绘本之类的科学知识类绘本存在大多使用简体的倾向,而归属于历史文化的物语类、故事、通话类的绘本作品,存在大多使用敬体的倾向。2.明确了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绘本用语的发话功能。(1)叙述功能:如实向听话人传达事物的原原本本。(2)提问功能:向听话人提出问题疑点,寻求回答。(3)劝诱功能:发动他人,邀请劝诱他人去做某事。(4)指示功能:委托依赖听话人事项,或者进行吩咐命令。(5)主张功能:表现自身的态度或感情,表明坚持自己的态度。本论文提出了下列主张:由于日语交流模式中存在只看字面意思容易产生理解偏差的情况,必须要基于以上五点发话功能来对话语的真意进行分辨识别。绘本用语的表达也随时体现着这五种功能,所以在学习日语的时候,要始终用以上功能理论去分析日语的表达方式。3.揭示了基于不同年龄段的日本绘本用语的实用功能,以及随着对象年龄的增长,用语的特征变化:(1)基于不同年龄段的日本绘本用语的实用功能①认识客观世界的功能②培养个人行动意识的功能(2)随着对象年龄的增长,用语的特征变化①启蒙阶段大量使用名词、形容词及形容动词、拟声词拟态词,动词由初期的省略到逐渐增加。②随着绘本使用者入园入学,绘本中敬体的比例逐渐增加。③关于授受行为、个人的意志、希望及愿望等的表达由直接到委婉,体现了发话功能特征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4.本论文分析了中国日语学习者所使用的部分日语教科书,就不同的教科书对语法知识的解析探究其语境的特征和问题点,并依托日语绘本,探究将绘本用语功能理论应用到第二语言习得当中。通过对绘本用语功能特征进行总结,提出了依托绘本,并运用绘本的发话理解策略、言语表达策略以及跨文化交流策略三种手段来指导日语第二语言习得。在实际的交流会话表现当中正确辨别其发话功能,推测其在特定状况下的真实意图,不仅可以提高词汇掌握能力,交流能力也随之上升,进而也会提升不同文化间语言交流的语用能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选取绘本样本数量不够充分,由于获得日语原版绘本的途径较少,绘本的数量受到了限制;另外时间和财力投入过大,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效率;指导第二语言习得可行性和效果缺乏实际案例的验证。今后打算将更多的绘本作为研究对象,扩展分析范围,通过更加详尽客观的数据,更深层地去研究日语绘本用语的功能,充实语言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说服力和可信度,研究成果实际应用到日语授课中去验证实际效果,和其他日语语言学研究者合作,在此领域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与新课标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学校需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这成为当前教师探究的焦点。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视“双基”的学习和巩固,这离不开大量的练习,但是大量的练习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自身基础上取得进步,重视对错题的管理,让错题发挥应有的强调、警醒和反思价值,因此,建立有效的错题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本文以Brown&Levinson(1978)的礼貌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角色扮演方式收集到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日语请求会话语料库为研究对象,对日语中的请求谈话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日本人在进行困难的请求会话时更加注重使用礼貌策略来减轻进行会话时的FTA;日本人在请求会话中更加注重维护对方的积极面子;日本人不仅很重视和对方的亲密关系,也很重视和对方的社会距离。
<正>10月16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
期刊
牡丹是原产我国的特有植物资源,其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分布地区广泛。作为具有重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植物资源,牡丹的保护与利用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对于牡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了解不够全面,加之牡丹种质资源的研究较为分散,因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牡丹产业的发展。该研究结合当前牡丹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野生牡丹和栽培牡丹的分类与地理分布,重建牡丹各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牡丹的花
中职学校的教学功能是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好中职学生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综合素养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现阶段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训教学成效不显著等教学问题出发,对如何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增强该课程教学效果展开讨论,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正>《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制订了课程目标,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制订了学业要求。教学过程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没有落实,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会得到体现,因此在命制试题时要关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以2022年我市4道高三模考生物学试题的命制为例,从学科
期刊
精确的农作物分类是农业监测、粮食安全评估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数据来源,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实现对农作物的分类是一种高效的方法。针对遥感影像分类问题,目前已经提出大量算法,比如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基于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和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法等。然而,由于耕地自身条件不同导致的作物生长状态的差异,造成在一张影像上同一作物有不同的光谱差异,现有的算法对部分小宗作物的识别效果并不好,现
基于语用学的理论对酒店服务交际中的日语缓冲语的运用展开研究。通过对搜集到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结合酒店工作任务场景,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工作人员在向客人提出拒绝、请求、询问等场景下该如何使用日语缓冲语,并总结归纳常见场景的句型表达。
维特的悲剧在于无法找到可供心灵栖居的精神家园。在各地辗转的过程中,维特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对自然景色的依恋、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对平等和谐社会的构想均受打击。接连不断的挫败使得维特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他的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共同导致了维特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