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计算操控和测量电子学系统研究

来源 :杨宇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计算中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都是在量子比特中完成。对于超导量子计算,执行量子门操作时,需要产生一系列控制脉冲依次应用于量子比特上。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超导量子计算依赖经典电子学来完成量子比特的操控和测量。目前商用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学术界的超导量子实验室中,但随着超导量子计算领域飞速发展,基于量子纠错的容错量子计算和嘈杂中等规模量子计算两条路线的发展对用于量子比特操控和测量的电子学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1)量子比特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使得电子学通道数大幅度增加,对系统的可扩展、集成度、同步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由于量子底层电路的约束繁杂,目前已经开发的高级量子编程语言很难在真实量子比特上执行。电子学系统需要提高对底层电路的抽象能力,解决抽象量子算法和精确量子控制之间的矛盾问题;3)量子纠错算法要求量子反馈在百纳秒量级内完成,意味着电子学系统需要具备实时信号处理能力。针对这些新的挑战,本论文对现有的操控和测量电子学系统进行了调研,重点关注了操控和测量方法、量子反馈实现方法、系统可扩展设计以及系统控制体系四个方面。在充分调研后,本文对电子学方案设计的关键方法开展了研究。1)考虑到随着量子比特规模增加,操控和测量系统呈现出大规模量分布式数据转换的特点,模块化设计思路比较适合用于电子学架构设计,随着量子比特规模增大,我们只需要专注于各模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为了进一步提高集成度,本论文提出了“数字I/Q混频+模拟I/Q混频”的量子比特操控信号产生架构,其中基于数字混频的射频信号产生架构实现了微波操控信号的直接产生,相比传统的模拟混频方法,降低了一半的数模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通道数,同时移除了模拟混频电路。2)借鉴经典处理器架构设计思路,在电子学系统中构建基于量子指令集的微控制架构来提高对底层电路的抽象能力。微控制架构方案可以基于开放标准指令架构RISC-V的工作平台设计。RISC-V CORE配合量子指令解码器可以执行由经典指令和量子指令混编的汇编语言,同时微控制架构易于实现“条件选择”“分支跳转”“循环”等操作,使得电子学系统具备实现复杂主动控制算法的潜力。3)针对低延迟的量子反馈需求,本论文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完成量子比特状态的实时测量,相比传统将测量探针信号数字化后上传至上位机再离线处理的方法,处理耗时和数据传输量都得到了数量级的缩短。在确定电子学设计中的关键方法之后,本文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设计了电子学系统架构。为了保证能够对电子学系统方案进行充分验证,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样机,系统样机由一个系统时序控制模块(System Timing Control Module,STCM),两个中频任意波形发生模块(Intermediate Frequency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IFAWG),一个射频任意波形发生模块(Radio Frequency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RFAWG),一个高精度偏置电压产生模块(Bias Voltage Generator,BVG)以及一个数据采集模块(Data Acquisition,DAQ)构成,可以实现对三个超导量子比特的操控和测量。最后,本论文针对原型系统样机进行了电子学测试和量子比特表征实验。电子学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样机性能满足系统设计指标需求。此外开展了系统样机与Fluxonium超导量子比特的联调工作,完成了量子表征实验,能量豫弛时间T1≈90.18 μs,相位豫弛时间T2*≈19.7μs,实验结果验证了电子学系统方案的可行性。本工作针对大规模超导量子系统对操控和测量电子学系统提出的挑战,研究并设计了电子学系统方案,同时实现了原型样机系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接下来的系统大规模扩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隐球菌菌种复合体作为人类机会性病原真菌,能引发致死率极高的真菌脑膜炎。该复合体的有性生殖作为毒力进化的关键策略参与自然界高毒菌株产生,并造成了严重的隐球菌暴发性感染事件。因此有性生殖与该复合体出色的环境适应性和毒力进化密切相关。在隐球菌菌种复合体中,异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deneoformans,原称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血清型D)具有较强的有性生殖能力,且遗传操作简单,因此被认为
基于全球气候变暖,CO2浓度升高的事实以及夏季设施作物栽培中“CO2亏缺”的实际问题,选择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栽培面积较广的“津优35号”黄瓜作为研究对象,设计研究了高温、不同浓度CO2以及高温、适宜浓度CO2加富条件对温室黄瓜形态结构、光合作用、生理生化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对高温、适宜浓度CO2加富条件对温室黄瓜叶片及果实代谢组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高温通过阻碍光合作用、源库运输关
学位
学位
人类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诸多影响,如栖息地碎片化、物种多样性丧失等,鸟类对环境变化敏感,鸟类物种多样性可以作为生态环境健康程度的有效指示。监测鸟类鸣叫活动是监测鸟类物种多样性的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方式,要通过监测鸟类鸣叫活动来监测鸟类物种多样性,首先需要对鸟类鸣叫活动的模式有基础了解。鸟类鸣叫是一种重要的通讯手段,在吸引配偶、保护领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鸟类鸣叫活动模式受内在因素(激素)、外在因素
玉米秸秆原位深翻还田具有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等优势。低温区受气候影响,还田秸秆无法完全腐解,施用外源菌剂是低温区还田秸秆加速降解的有效措施。但目前菌剂的制备由于其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且应用效果差、保藏期短,阻碍了菌剂由实验室到田间应用的成果转化。有效菌剂的缺乏也使菌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目前尚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以6株可在低温条件下降解玉米秸秆的细菌菌株为试验材料,以玉米秸秆外皮粉、淀粉、
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工业废水中富含的有机物,对人体和其他生物危害极大,且很难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降解,在排放前需要进行有效处理。半导体光催化剂能将难降解有机物直接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水,同时自身无损耗,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理想的环境净化技术”。锑酸银半导体能被可见光或室内光源激发出光生电子和空穴,能有效利用太阳光能,是最有价值的光催化剂之一。但是,
基于碱基编辑器的基因治疗和基于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的再生医学治疗有望成为治愈疾病的新手段。但是碱基编辑器有脱靶风险、干细胞存在致瘤性风险,二者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安全隐患。本研究拟通过在腺嘌呤碱基编辑器中引入双导航系统,在胚胎干细胞中引入条件性表达自杀系统的策略,分别解决其对应的基因脱靶编辑和致瘤性问题,从而提高治疗安全性,推动二者的临床应用。腺嘌呤碱基
学位
水的性质在许多物理、生物和化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双电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界面水的结构和取向对许多界面过程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双电层的研究重点通常集中在溶剂化离子在带电界面的排列上,而溶剂分子的结构、取向和氢键网络却少有报道。在分子水平上探究界面水的结构和功能为电催化、膜科学及蛋白质工程等诸多领域提供理论指导,但由于现有技术手段的限制,原位揭示水的结构与功能仍存在巨大挑战。在本论文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