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训练对个体听觉时间知觉以及训练中有意注意的影响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y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人类在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文化成果,是一门听觉的艺术。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训练时需要多感官系统的协作和配合。所以对长期音乐训练者的各方面认知能力都有着显著且稳固的影响。此外,脑机制研究已经证明,长期的音乐训练对大脑结构以及脑功能也会产生显著的改变。然而近几年针对音乐教育群体对听觉方面的时间知觉相关研究较少。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经过多少年的音乐训练才能达到异乎常人的精准时间知觉能力呢?这一问题目前尚无研究考察。另外,音乐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有意注意的水平是否会随着时间而产生阶段性变化呢?目前尚无研究从EEG时频分析方面给出证据。研究一对西安的一所音乐高校和一所普通高校招募了三组大学生/研究生参与研究。其中一组为18名音乐训练超过10年(11年至18年)的音乐专业学生;二组为23名音乐训练小于等于10年(2年至10年)的音乐专业学生;三组为18名未经过任何音乐训练的非音乐专业学生。本实验采用时距比较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先后呈现的两组声音刺激哪一个更长。实验采用3(刺激频率差(Frequency Difference):(0Hz、200Hz、400Hz)×3(刺激时长差(Duration Difference):100ms、200ms、300ms)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显示:音乐训练超过10年的个体时间知觉准确性显著高于普通人。但训练小于等于10年的个体与普通人之间在时间知觉准确性上没有显著性差别。与此同时,研究二通过召集西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19名钢琴训练超过10年的学生作为研究被试,记录他们各自在独立练习同一首钢琴曲目时的EEG数据,利用时频分析来探究他们在独自练习时有意注意程度的时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个体在练习初期α波能量较高,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α波能量逐渐降低,θ波能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练习16分钟左右θ波的能量达到最大。之后α波能量开始缓慢升高,θ波能下降,直至练习36分钟。之后脑电便维持θ波占据主导地位的状态。通过以上两个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音乐训练10年以上的个体时间知觉准确性显著高于普通人,但训练没有超过10年的个体与普通人没有显著的差别,且频率差并没有在影响到个体对于时距的判断;(2)与中级钢琴练习者相比,可得出钢琴训练年限超过10年的个体在钢琴训练过程中维持有意注意高水平的能力要比中级钢琴训练者强;(3)在钢琴训练过程中,拥有10年以上钢琴训练年限的个体有意注意的水平较高的阶段出现在训练开始时以及训练中的16-36分钟间,此外在40分钟的训练中个体会经历一个较为疲惫的时间段,即训练开始后不久到16分钟间。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大量秦汉简牍的整理与出版,有关秦汉“市籍”的资料增多,为市籍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契机。论文基于文献研究法与二重证据法,对秦汉市籍的定义、有市籍者的身份构成、有市籍者的为吏与名田情况进行了讨论。“市籍”作为市场管理机构中的登记册,是商人个人的名籍,是所有商人经营商业的凭据。秦政府从考虑农业的基础性、稳固性的角度出发施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并未完全排斥商业。这一时期从事贸易活动之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月份牌”一词出现在“吕宋发财彩票”赠送的《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图中,从此这一名词被沿用下来,并逐渐开始形成一种新的画种。新诞生的“月份牌”吸收了传统木版画与西方画的特点,具有年画、广告、日历三种功能,对近代的商业发展、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1920年以前,月份牌版面主体形象较为多样,但随着月份牌的发展,其中主体形象大部分变为女性,月份牌由此也被称为美女月份牌。清末民
心理弹性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因素。高中生面临来自生活、学业方面的双重压力,近年来高中生厌学、网络沉迷、校园欺凌、自杀以及刑事犯罪事件屡有发生。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弹性有利于改善其在压力环境中的心理健康水平。个人、家庭和社会是心理弹性的重要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属于家庭或者社会这两个层面的保护因素;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水平属于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水平、学业自我概念水平以及学业成绩水平中上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符合社会的期待并对他人甚至集体都有好处的一种行为,如捐赠、助人、志愿活动以及慈善捐款等。大量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是提升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方式:助人行为有利于提升幸福感、减少悲伤、避免痛苦、促进人际和谐等。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的幸福感以及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青少年而言至关重要。所以,本研究对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与幸福感的关系机制展开调查,有利于深入了解幸福感的生成机制,拓展幸福感
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是指个体将同情的对象指向自我,不逃避痛苦,认真而友善地接纳、缓解和治愈自我。情绪应对理论中提出的情绪应对策略,强调个体关注并控制自身消极情感的持续时间与强度,来降低自身的压力和焦虑,在负性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中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是个体获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自我同情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能够很好地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水平。同时,初中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自我发展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汽车的普及,居民对成品油的需求不断增大,我国的炼化行业发展迅猛。由于国际油价不稳,国内炼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等因素,炼化行业之间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也越来越薄,各个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升级、开拓新领域、寻求新市场、创造利润新增长点的同时,逐渐的将关注点落在如何在现有经营状况下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降低自身风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存货是炼化企业资产中
学术界在对2008年金融海啸进行深入研究后,将危机的爆发归因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过度地承担风险,最终引致金融危机爆发。学者据此提出“货币政策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这一全新概念,以此来概括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过去的研究表明由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引发的危机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更为巨大和持久。我国是一个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国家,商业银行在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家电产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瓜分家电产品这块大蛋糕的行列中,激烈的竞争促使着家电销售企业在销售活动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本与精力,而销售费用作为企业的重要费用支出,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极为重要。在家电销售行业,销售费用的种类繁多、服务对象多样,从传统的自营店销售到商业卖场渠道,从直接的消费者到从事中间销售环节的经销商、代理商,从普遍的推广支出到新式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利益冲突和人员博弈,阻碍着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研究表明,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漠力”的典型现象,是工作场所中一种普遍的非接触型精神伤害,无疑会对员工的角色外行为产生影响,如员工偏离行为。较高的员工偏离行为不仅会增加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也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的下降,给企业领导者和管理实践者带来
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考试,各种形式的考试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与考试相伴的考试焦虑更是在学生群体中频繁出现。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过高会干扰学生的应试水平,导致他们不能在考试中展现出自己的知识掌握水平,同时也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许多不良影响。鉴于考试焦虑的普遍性和对学生身心的不良影响,对于考试焦虑的研究一直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完美主义一直以来都被划分为一种较为负性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