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杂多酸盐的合成及在芳烃取代反应中的应用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香化合物是具有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上有重要的用途。芳香化合物的传统卤代发应,原子利用率低,产物分离困难;硝化反应则是采用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产生废酸,导致后处理成本增加,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杂多酸是一种具有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的双功能绿色催化剂,可用于均相与非均相反应,对环境无危害,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催化研究领域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在合成磷钼钒酸(HPMV)的基础上,与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四乙基溴化铵(TEAB)、喹啉-2-甲酸(QA)、8-羟基-2-甲基喹啉(MHQ)等相互作用,制备一系列不溶于水、醇等极性溶剂的催化剂TEAB-HPMV、QA-HPMV、MHQ-HPMV等。利用XRD、IR、TG等分析方法对合成催化剂进行表征和分析。TEAB-HPMV,以苯酚氧化溴代反应为探针反应,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表明,TEAB-HPMV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在使用4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QA-HPMV、MHQ-HPMV以及负载型的QA-HPMV/K-10等催化剂,通过苯硝化反应来评价催化性能。优化反应条件,使其达到最佳催化效果,结果证明,催化剂在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性,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改变。
其他文献
由于事故、病变等原因造成髋关节功能性受损,极大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主要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但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标准型髋假体在结构上并不满足个性化需求,其材料和加工制备方法在提高假体使用寿命及术后康复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因此,设计符合个体生理结构的定制型假体、在快速成型技术的支持下,选取合理的材料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定制型假体样品,对治疗髋关节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增材制造与普通陶瓷制备方法比较,具有成形灵活、周期短、适于复杂形状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功能陶瓷、生物陶瓷等领域。在铸造行业,陶瓷型(芯)因具有高强度、高耐火性等优点在高端复杂铸件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层挤出成形陶瓷型(芯)是将增材制造的优势与铸造陶瓷型(芯)相结合,利用陶瓷浆料无模挤出成型坯体,再经干燥、修整、陶瓷化等过程制备陶瓷型(芯)的新方法。与选择性激光烧结、三维印刷等陶瓷构件制备比较,分层挤
硬度/强度力学性能是合金钢材料磨损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关键参考指标,硬度/强度的定量无损检测对于增材制造合金钢零部件的工程应用至关重要。就激光增材制造成形件硬度/强度评价方法上的不足,本文针对合金钢材料采用巴克豪森噪声法开展硬度/强度定量无损评价方法的探索。从铁磁性材料的基本原理出发,归纳了铁磁性材料硬度/强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对巴克豪森噪声法评价增材制造合金钢硬度/强度力学性能加
桐梓河流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区流域,河流对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态系统变化敏感,而目前傍河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活动扩展,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显著改变,直接影响着桐梓河水体的营养水平,因此了解桐梓河流域水质的氮磷输出特征对防治水质恶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2020年丰、枯水期对桐梓河流域进行样品的采集与测试,分析桐梓河水体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影响氮磷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估算出氮磷
区块链具有解决供应链融资难、融资贵和效率低等融资痛点的巨大潜力,能够助力建筑工业化企业的融资。但是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深度采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不足百家,其在供应链金融市场上的并没得到认可。为了推动区块链助力建筑供应链金融,缓解建筑工业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困境和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并识别出建筑工业化供应链金融的四大核心参与方。通过分析四大核心参与方
MOFs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又被叫做多孔配位聚合物,是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团簇,通过配位键组装,形成晶体配位网络的多孔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电子和光学特性、永久孔隙率、高表面积以及易于调控的结构和功能等特点,被认为是传感/检测的有利平台。价格便宜易操作、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是基于MOFs材料的荧光传感检测方法的优点。在本论文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基于酰胺功能
中药在中国的医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多个关键工艺采用连续型的生产方式,且工艺流程复杂。在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下,生产过程中需要监控大量的关键运行参数。由于生产车间规模大和使用大量异构的生产控制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解决生产控制问题。在信息化系统方面,由于传统信息化系统的架构模式,使得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带来管理和使用上的困难,很难及时响应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本文首先
随着3D影视娱乐作品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影像的追求也从二维提升到了三维。3D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而其中三维人脸更是各类作品中最受关注的信息。虽然三维人脸的数据可以通过设备扫描获得,但是却无法从已有的人脸图像中获取,所以基于单张人脸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在重建过程中,大多数作为输入的人脸图像都不是正面且良好的,所以需要在三维重建时将输入图像中人脸的缺失部分补全。同时,在三维人脸的应用中
传统的生物传感器主要集中在电化学领域,而且往往造价较高。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效应的光纤生物传感技术由于有抗电磁干扰、灵敏度强、可远程监控、造价低等特点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普通单模光纤为载体,设计了不同结构的锥形光纤探针,合成了多种纳米材料,并用于探针的功能化处理,构建了新颖的LSPR高灵敏度探针,利用抗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数据服务的飞速发展,全球互联网流量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这给作为信息传输基石的光纤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其朝着高速率、长距离、低成本以及可重构的方向发展。然而,面对未来复杂的网络结构和稀缺的频谱资源,传统的通过增加冗余或通过先验信息的方式处理链路损伤的方案已经不再适用。因此,为了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并保证高速光传输网络的最佳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