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衔接教学一直备受国内外关注,并有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仍然需要深入研究。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时期,然而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由于没有做好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一时难以接受这种变化,学习稍有懈怠成绩就会往下掉,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对于一线教师的我们而言,认真去分析初高中英语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才能找出相应的对策,让高中英语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效,有针对性的初高中衔接教学可以整体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本文以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为调查基地,对部分高中生及英语老师进行抽样调查,旨在了解分析该校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现状。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设计:1.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现状如何?2.针对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本文对该校293名高中生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28名英语教师进行调查访谈,其中运用了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运用元认知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和批判性思维等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的学习策略及习惯、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教材的选择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有所影响。学生主要存在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知识学习过分依赖于考试模式、缺乏对学习策略的掌握等问题。教师主要存在教学仍然以应试为目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够、对初高中知识衔接教育不及时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最终总结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英语学习的责任心和兴趣,预先了解高中课程知识板块,优化学习策略以提高课堂效率等。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初高中英语教材、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实施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培养好习惯,充分利用中考完暑假时间帮助学生做好知识衔接。最后,笔者对此次调查研究的局限性作出了一定的说明,例如研究对象样本的数量不够大,研究问题不够多,并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其他文献
赛博声音艺术是一种与科技结合的艺术形式,电子音乐则是指通过电子手段在磁带上创作的音乐。近几十年来,他们最初为西方国家的音乐发展注入了活力,后来传遍了全世界。我国电子音乐发展相对滞后,将美国电子音乐研究的重要著作《赛博声音艺术:美国新音乐的突破》一书翻译成中文有望促进中国电子音乐的进步。本翻译项目的原文作者为戈登·穆玛,他与罗伯特·阿什利共同创立了电子音乐合作工作室和“一次”音乐节,这对美国乃至世界
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来说,听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对于这个过程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信息的理解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英语听力成为了中学生难以攻克的学习部分,也是让老师教学感到比较棘手的一部分。过去的学校教育,为了加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听力对话播放等反复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但是最终得到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并且挫伤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出现了“费时低效”现象
本文为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文选自2020年Haper出版的《自由:创新机制与蓬勃发展之源》一书,由马特·里德利撰写。该著作开篇指出创新的重要性,但人们却对创新不够了解,接着借能源、公共卫生、交通等领域的创新故事来解释创新。最后总结概括了创新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本翻译报告的原文为该著作的第一章。该章主要讲述了能源创新的故事,包括蒸汽机、电灯、涡轮机、核能和页岩气的创新。译者以彼得·纽马克语义翻译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各个地区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受到极大重视。为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间的凝聚力,我国1985年开始实行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词汇是学习一门外语的基础,熟练地运用词汇则是学习一门外语的必备内容,词汇教学也是初、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然而,由于初高中英语教材词汇变化大以及教学方式不同,这就需要对高一学生进行相应的初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现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学校都设立了英语教学课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但是根据目前中国的高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英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语法教学还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现代英语教学界都普遍认为,启发式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原文选自《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Statistics in Corpus Linguistics:A Practical Guide)的第七章。作者为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瓦茨克拉夫?布勒辛纳(Vaclav Brezina)博士。原作是一部实用性极强的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方法使用指南,主要内容为如何运用统计学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语料分析和语言数据的可视化,提供了大量
高中作为学生英语学习以及英语学用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对于奠定终身英语学习基础、培养宽广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在“听、说、读、看、写”五大语言活动中,阅读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也是最为重要的课型之一。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的影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如主题意义探究不足、高阶思维发展不利等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对主题意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语言教学中的语篇通常以多模态形式呈现,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在选择语篇时,应注意尽量涵盖实际生活中各种类型的语篇,包括多模态语篇。学生对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和美感的理解,是通过语篇学习来完成的。而教科书是教学语篇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教师以教科书为载体,带领学生体验对多模态语篇的理解和赏析,探究主题意义,完成语言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材使用中,相比于单一文字语篇
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营造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全国各外国语学校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讨。笔者所在的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直在致力培养有民族情怀的出色的英语学习者,为此,学校也推进了一系列的活动,背诵英语谚语就是其中之一。此项活动目的有三:一是通过诵读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二是通过谚语输入让学生有更好的语言习得;三是通过谚语中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然而随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从老师主导一切的传统教学课堂应当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课堂。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推动课堂进程,在这过程中培养一系列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才能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但在真实课堂当中,教师的课堂反馈用语受到课堂这一特定场合的限制,表现出了机构话语的明显特点,也使得教师的反馈用语让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都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状态当中,所以本文以机构话语特点的视角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