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抑制和扩频调制对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影响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永磁同步电机应用广泛。由于死区时间、逆变器供电等因素影响,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存在丰富的谐波电流,极大地恶化了振动和噪声表现,破坏了驾乘人员的体验。因此研究谐波抑制策略对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1)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建立和谐波电流特征分析。首先,在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控制模型,研究了电机运行过程中谐波电流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然后,采用磁势磁导法与矢量叠加法建立了气隙磁场解析模型,计算了谐波电流作用下的径向电磁力波,并开展了永磁体磁场直接测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机相电流中存在频率为(6h±1)fc的低次谐波电流,fc为电流基频,引起频率为电流基频偶数倍的电磁力波;PWM调制过程会引入频率为mfs±nfc的高频边带谐波电流,fs为逆变器开关频率,引起频率为mfs±(n±1)fc的电磁力波。其中h、m、n为正整数。(2)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策略研究。对于低次谐波电流,在同步n次d-q轴坐标系下,辨识提取了低次谐波电压,开展了谐波电压补偿研究,削弱了5次、7次等满足6h±1次规律的低次谐波电流。对于高频边带谐波电流,结合零矢量分配与开关频率变化实现了扩频调制,削弱了开关频率及其倍频附近的高频边带谐波电流。将永磁同步电机三相电流作为激励,计算对比了谐波电流削弱前后的电磁力波。研究结果表明:低次谐波电流抑制策略作用后,4倍电流基频和6倍电流基频径向电磁力波获得了较好削弱。高频边带谐波电流削弱后,开关频率及其倍频附近径向电磁力波得以较好削弱和分散。(3)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传统控制策略和本文所提控制策略对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的影响。测试了空载匀速、负载匀速、加速工况下电机振动加速度信号与噪声信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控制策略,可显著削弱径向开关频率附近、径向二倍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边带振动噪声。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流化床密相区的料层温度(床温)是一个关系到流化床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床温过高容易导致结焦,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在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有大部分区域温度正常而局部区域温度异常的情况存在,此时通过有限的测量信息很难反映出床层真实的温度场,也无法判断出现局部温度异常区域的位置,因而无法针对性地对锅炉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因此,找到一种能通过有限测量信息确定床层局部温度异常区域位置的方法对重
螺旋挡圈和涨圈是发动机中重要的密封装置,其密封性能的优劣影响着发动机整体性能。螺旋挡圈和涨圈通过自身的弹力和工作介质的压力与机体接触形成密封面起到密封的作用。两种密封件自身结构并不是轴对称的,这就导致了在工作过程中密封表面压力分布的不均匀,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磨损以及密封不紧密导致泄露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螺旋挡圈和涨圈密封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其加工方法和弹性性能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内容基于螺
电晕放电是指在不均匀电场中气体分子发生电离进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放电现象。电流体动力学作为流体力学与经典电磁场理论相互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电场与流场、温度场等多物理场的耦合问题。电晕放电及其产生的流动传热问题属于电流体动力学的重要基础与应用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针-环电极结构的电晕放电特性及其强化传热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并搭建了电晕放电离子风实验系统,可以实现电压-电流特性、流动特性以及空间温
柴油机是我国重型载货车的主要动力源。基于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对大气污染贡献日益增加的现状,本研究通过开展柴油机排放测试,探究柴油机排放随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和燃油种类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基于台架测试系统进行不同粒径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采用DRI OC/EC分析仪和ICP-MS、ICP-OES分别检测颗粒物中的碳质组分和金属元素,探究0号柴油、-20号柴油和-35号柴油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特征,开展低凝柴
低温流体由于其独特的热敏性质导致当空化发生时由于汽化潜热的存在造成的空化区温度降低现象不可忽略,因此其空化特性主要是由热效应、空化、涡量三者相互耦合决定的。低温流体广泛应用于航天等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其空化流动机理十分复杂,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低温流体的空化流动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现有的空化模型和湍流模型进行修正,并以Hord的试验水翼试验结果验证修正的准确性,以
近年来,基于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dynamics,EHD)理论,介电流体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宏观流动的现象在工程技术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基于EHD的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众多复杂热能系统,发展潜力巨大,其中包含固液两相的热能系统在储能、电子芯片冷却、航天热控等领域应用前景良好。因此,本文围绕封闭方腔内的固液两相系统,采用适用于多场耦合问题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就微型涡轮动力装置而言,相比于改进现有部件来提高气动热力循环参数,加装回热器是一种难度更小、效果更显著的方法,在简单热力循环中加入回热循环后,可使微型涡轮机的整机热效率提高10%以上。鉴于CW型原表面换热器结构紧凑、换热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将该类型换热器应用于微型涡轮机的回热系统,但关于该换热器工作机理与设计方法的研究还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开展CW型原表面换热器微通道内流动特征与换热机理的研究,发展换
近年来,随着空间任务要求的提高,改善卫星相对位置和消除小干扰的推进技术变得越发重要。而胶体推进器是最有希望满足这些要求的。区别于传统的电推进器,这种类型的推进器是静电加速器,即不需要传统的中性气体电离为等离子体的过程。这种推力器的尺寸很小,能够在低功率水平下运行,同时具有小的羽流发散角来避免航天器污染问题。胶体推进器提供低推力(单个推力器产生0.1μN推力),通过将它们集成到微型制造的阵列中,可以
在深空探测领域,由于航天器本身能携带的燃料资源有限,为了实现长期飞行任务,电动太阳风帆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推进剂消耗的推进方式的航天器得到广泛关注。电动太阳风帆主要依靠太阳风带电粒子进行推进,而通过改变缆线电压实现轨道和姿态控制。本文研究了电动太阳风帆的模型降阶问题,以达到便于控制设计的目的。本文在采用参考节点坐标方法建立电动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非线性浮动坐标系方法对电动帆模型进行了降阶处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