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春节文化的特点及变迁研究——以临潭县太平村为个案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ohn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会中一直延续着以年度为周期来安排生活的习惯,农忙与农闲构成了乡民们一年中大致的生活节奏。大部分重要的传统节日都集中在农闲时节,其中数春节为最。春节是典型的农耕生活方式的产物,在农村,春节的氛围更加浓烈,然而,随着急速的社会变迁,春节开始经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从古到今,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人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除了计时功能之外,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特殊的文化价值、特殊的情感内涵。春节作为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春节的研究有较大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本文个案选择的是甘肃省临潭县太平村,是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且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农村社区。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田野调查,以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户访问卷调查,从特定时空场景、社会组织、制度规范、物质设备、语言、参与群体、仪式、精神文化等八个方面对太平村的春节活动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和地方文献资料,总结出春节文化的特点以及春节文化变迁的过程以及变迁的因素,最后提出:面对现代化的潮流和形势,春节的淡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一味的顺应这一潮流,春节势必走向消亡,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节日的力量是很微弱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要尽力去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探索传统节日发展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初,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为我国农民提供了自由流动的空间,他们在生存理性的支配下,纷纷到城市寻求非农就业,以求生活质量的改善。20多年过去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
1 基本职能建立省级农作物引育种中心的初衷,是为了解国内外农作物品种的最新发展动态,选育、推广适于本物侯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更新,实现引、选、育、繁、推一体化,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正经历着的巨大转变。农村工业化的持续发展,非农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或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不同,并结合青少年的发展,分析了其数字化阅读的特点,并对公共图书馆指导青少年阅读提出了四点策略:加强与家庭、学校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数字化阅读环境;加强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数字化阅读的效率;加强个性化指导,满足不同青少年的数字化阅读需求;开展丰富数字化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近和利用图书馆。
2013年11月15日,中央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这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大转变。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的现象,希望带动人口的增长。但是,单独二胎政策的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逐渐摆脱不发达的状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逐渐上升,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越发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市场的迅猛发展,城市居民住房状况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同时,城市不同收入群体在居住空间上的区隔现象也日益明显,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