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液相线挤压铸造AZ91D镁合金支架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Z91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铸造镁合金,其流动性好,且具有较宽的半固态温度区间,理论上适合进行近液相线挤压铸造。本文通过机械搅拌法制备了AZ91D镁合金浆料,并在近液相线温度浇注合金液,生产镁合金差速器支架挤压铸件。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和维氏硬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浇注温度对铸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合AZ91D镁合金近液相线挤压铸造工艺的浇注温度范围和最佳浇注温度,并对铸件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浇注温度在630℃~610℃范围时,铸件显微组织由大量的短杆状α2-Mg和少量的玫瑰状α1-Mg组成;浇注温度从610℃降低至595℃时,α2-Mg消失,α1-Mg比例大幅增加且呈球状,具有典型的半固态成型特征;浇注温度从595℃降低至585℃时,α1-Mg尺寸增加且形貌重新转变为玫瑰状。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Mg17Al12相的析出位置逐渐由α2-Mg晶界转移至α1-Mg晶界或晶界内,形成Al元素的局部富集现象。适合AZ91D镁合金近液相线挤压铸造的浇注温度范围为610℃~595℃。当浇注温度从630℃下降至605℃时,铸件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晶粒形状因子、铸件抗拉强度、维氏硬度逐渐增加;当浇注温度由605℃降低至585℃时,铸件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增加,晶粒形状因子、铸件抗拉强度、维氏硬度逐渐减小。AZ91D镁合金近液相线挤压铸造的最佳浇注温度为605℃。近液相线挤压铸造AZ91D镁合金铸件的缺陷种类主要为缩松和偏析,其分布与合金浆料的浇注温度和充型路径有关。浇注温度为610℃时,铸造缺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正常偏析,且分布于近浇道处;浇注温度为605℃时,铸造缺陷主要为晶间偏析,且分布于远浇道处;浇注温度为595℃时,近浇道处的显微组织中出现少量缩松缺陷;浇注温度为585℃时,近浇道处的缩松类缺陷明显增多,且主要分布于共晶组织中。铸件中出现的偏析现象可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予以消除。
其他文献
2005年资本市场迎来一场深刻变革,股权分置改革让我国股市制度更完善,市场也随之步入全流通时期。而限售股解禁不仅促进了股权流通,也给上市公司大股东借减持获利创造捷径。合法合规的适量减持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优化股权结构,中国证监会为规范市场秩序也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此类法律文件有助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但当前市场中违规减持现象却屡禁不止,这对证券市场整体良好发展、平稳运行带来了巨大考验
聚丙烯因具有易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熔融滴落物,会导致火灾蔓延的缺点,严重影响了聚丙烯的广泛应用。随着聚丙烯的需求日益广泛,为提高聚丙烯的安全性能,防止在火灾中由于聚
与铸造镁合金相比,塑性加工法所得镁合金在强度、性能及可靠性等方面均更具优势,其中,挤压工艺最具代表性。挤压过程中材料受到强烈三向压应力作用,显著细化晶粒且提高力学性
工业生产导致的大量CO2排放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CO2减排成为国内外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CCUS技术则是一类重要的CO2减排技术,其中CO2捕获技术作为CCUS技术中必不
聚氨基酸型高分子因具有可降解性、非免疫原性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医药领域,设计合成的聚氨基酸纳米载体具有特定靶向性、增强内吞作用、活性药物控制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对于竞技体育的全球化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对于竞技体育所表现的正义诉求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提出了更多机遇及挑战。运动竞赛规则作为影响竞技体
承销商与会计师事务所是IPO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肩负定价和鉴证功能。当前的国内外学术研究大多侧重于讨论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IPO过程中各自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却甚少考虑中介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实际上,我国IPO市场中一直存在着承销商与特定会计师事务所频繁合作的现象,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在IPO业务中的共同服务会否形成利益联盟,这无论是对于监管IPO市场或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都有着
电动汽车在节能减排、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劣势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速度。电动汽车实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铜陵矿集区内新发现的由斑岩型、矽卡岩型、脉型三种类型矿体共同组成的矿床,矿体多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内的石炭-三叠系灰岩捕掳体及其
本文利用真空单辊快冷甩带法制备了两种不同成分(Ni50Mn35In15、Ni50Mn36In14)的Ni-Mn-In薄带,后续分别命名为NMI15、NMI14,同时利用Cu元素对Ni-Mn-In进行了掺杂,得到了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