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框架下关中地区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内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关中地区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区域内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出口为目标,围绕加入WTO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型农业的发展主线,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一线两带”内关中地区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布局和建设的有关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包括:(1) 从关中农业资源的禀赋和本地区农产品开发及贸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使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成本、收益等指标实证分析了关中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探讨了无公害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理结构和发展趋势,为WTO框架下关中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的产业选择提供了依据。(2)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关中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关中地区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布局和建设模式,并初步制定了相应的基地发展规划和建设框架,对于中西部地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和政府对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宏观管理及其发展规划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科技政策以及产业投资政策等方面,为关中地区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的管理提供政策依据。本文形成的重要结论:(1)无公害农产品应包括三个逐步递升的层次,即狭义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出口农产品的开发不应将目标局限在解决“农残”、“药残”等问题上,在大力发展“狭义”无公害农产品的同时,在技术条件和发展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应分步骤、分阶段、有选择地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满足国际市场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2)关中地区具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优越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快各个层次的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实施产业化经营,扶持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优良品牌,有效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初步形成关中地区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模式。(3)关中地区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应着重抓好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质量安全保障设施和体系建设、物流设施和体系建设、金融和信息服务设施和体系建设以及产业组织体系建设等几方面的工作。(4)政府要结合关中农业的发展现状和WTO有关规则,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科技以及产业投资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积极扶持关中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出口基地的国际竞争力。
其他文献
关于美术教师的美术素养观念,很少有人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或实证研究,并且各级各类美术教师对美术素养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较为激烈的纷争。本研究力图通过对美
目的 比较研究清咽滴丸和咽喉消炎丸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 ,研究病例 10 0例 ,其中清咽滴丸组 5 2例 ,咽喉消炎丸组 4 8例。清咽滴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何给物体提供恒力,如何平衡摩擦力等问题,是实验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突破"重物牵引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
自宋《淳化阁帖》以来,公私刻帖蔚然成风,明代亦出现了一批质量颇高的丛帖,《馀清斋帖》就是其中的一种,此帖辑刻了由晋至宋数十种珍稀书迹,因为成帖较早,保存了相当部分的原始资料
一、前言随着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化肥用量随之上升,对每亩耕地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逐年增加,出现了投入大量劳动消耗,技术经济效益相对降低的状况。本研究的
本研究拟从健脾理气煎剂对大白鼠胃肠微循环的影响,探讨治疗脾虚气滞证的治疗机理。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药物:以四君子汤加味,按党参2、黄芪2、炒白术2、茯苓2、甘草
公司制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优良的公司治理制度,治理制度的确立的首要问题是价值选择。公平和效率是一对基本法律价值,它们在公司治理制度中如何选择和平衡将影响公司制的实现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标准的96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2008年国际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乌司他
体育馆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建筑,对其内部的光环境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以资遵循。在目前大多数已建成的体育馆建筑中,建筑师大都舍弃了光效好、无污染的天然光,而选用了
<正> 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它的发掘而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之名,与同时期确立的庙底沟类型并驾齐驱,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