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橇高精度外测系统的研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ananjing313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某研究所提出的火箭橇试验关键设备的研制为背景,进行了火箭橇高精度外测系统的原理设计及样机研制。火箭橇试验提供的大过载和强振动能有效激发惯性测量装置中与过载有关的高次项,通过将火箭橇高精度外测系统的测量值和惯性测量装置的输出值进行对比和估计可以建立惯性测量装置的误差模型,完成惯性测量装置的精度标定和误差分离。但是同样由于火箭橇试验的大过载和强振动性,过去常用的外测系统不仅不能提供满足惯性测量系统精度标定和误差分离的测量数据,而且造价昂贵。  本文在综合考虑各种测量方法优劣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即激光切割式测距系统和相位法测距系统。其中激光切割式测距系统是参照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在火箭橇轨道之间安装具有方形通孔的遮光板,使得橇载激光装置形成的激光通路发生通断并生成反应方形通孔位置的脉冲信号,进而获得橇体在试验过程的时间-位置信息。而相位法测距系统是通过测得该系统发射的激光与从橇体反射回的激光之间的相位差获得激光从该系统到橇体的传播时间,进而获得橇体的时间-位置信息。  进一步提出了利用以上两种系统组合构成多传感器测距的测量系统,实现火箭橇试验中橇体的时间-位置信息测量。设计基于Labview的数据处理平台,分别将多传感器测距系统中各传感器的测量值收集到该平台。将各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位置信息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并利用内插外推法实现各传感器数据的同步。最后通过最优加权法实现各传感器的数据融合。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受到自然界生物的启发,研究人员开始把模拟生物听觉感官的电子设备应用到智能机器人上以实现环境感知。机器人听觉感知能力是机器人智能化的重要表
控制器是机器人系统的核心之一,其性能和体系结构对机器人的影响巨大。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机器人研究的广泛开展,对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放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  
卫星编队飞行技术是空间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编队保持就是在轨道摄动下精确保持编队几何形状,编队重构就是把一颗卫星从目前的编队转移到一个新的期望的编队中。快速、节省
零样本图像分类是指在标记训练样本不足以涵盖所有对象类的情况下,对训练阶段未出现的新对象类进行分类。传统分类器无法正确分类训练阶段不可见的新类别。基于属性学习的零
随着军事、航空以及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寻求一种高压直流电气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高压直流电气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控制精度,通过数模混合的方式将整个电气系统进行整合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控制科学的飞速发展,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迅速增加,如何提高系统的基本性能如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及时检测并
尽管混沌现象内在的复杂性,但是它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并可以应用到很多场合。因此控制和利用混沌的研究已成为工程、物理、数学和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直接延
文化算法是基于遗传算法的一种改进算法。由于在进化算法的种群空间的基础上引入了信仰空间的概念,文化算法能够相对于普通进化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向最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进步,素有工业生产眼睛之称的仪器仪表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时刻监视着生产流程的各项参数,因此相应的仪器仪表的计量就显得相当重要。例如测量温度信
卫星网络系统是一个自由飞行分离模块化系统。自由飞行分离模块化系统是由多颗微小卫星组成的网络,在轨道中以紧凑队形运行。卫星网络中包含多颗电源卫星,通过无线能量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