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枝柽柳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mk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的过程中,河岸两侧会形成一些自然漫溢区,而这些漫溢区处则伴随着从干旱到水淹等复杂的水分变化过程,为探讨这种水分变化过程中影响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幼苗生长的耐受临界土壤含水量。本研究测定了Z(土壤重量含水量为19.4%-21.8%之间)、L(土壤重量含水量为12.1%-14.5%之间)、M(土壤重量含水量为7.3%-9.7%之间)和S(土壤重量含水量低于4.8%,之后不再补水)水分胁迫处理下以及野外监测样地不同土壤含水量下(A:16.9%、B:9.6%和C:8.5%)多枝柽柳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得出以下结论:(1)当土壤含水量在12.1%-16.9%之间时,多枝柽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实际光电子效率(?PSII)、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达到最高点,而当含水量在19.4%-21.8%或7.3%-9.7%之间值,其相应值均较低,但却均高于土壤含水量为1.4%-1.5%时的相应值;且土壤含水量为1.4%-1.5%时柽柳幼苗的Fv/Fm值已明显低于0.75,而其它各处理的均高于0.75,且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达最高值。这表明多枝柽柳幼苗光合生长状态最好的土壤水分区间为12.1%-14.5%,水分过高(19.4%-21.8%)或过低(7.3%-9.7%)均会使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随着干旱胁迫加剧(1.4%-1.5%),其Pn和?PSII等光合参数值均发生了明显的降低,且Fv/Fm值已明显低于0.75,故其光合机构已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如继续维持该水分条件,不仅会限制多枝柽柳幼苗的光合生长,同时也有可能使幼苗发生枯萎死亡。(2)当土壤含水量在19.4%-21.8%之间及1.4%-1.5%时,多枝柽柳幼苗的根冠比和比根长均较其它两处理的大。这表明当水分过高时其根部通过产生大量的不定根来吸收养分从而适应较高的水分状态,而当其处于干旱胁迫时,其又会通过增加细根数目来获得更多的水分资源,进而适应干旱胁迫环境。(3)在野外自然试验中,较大强度的生态输水会导致幼苗大量的死亡,但同时也使幼苗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更新,故在这种连续的输水状态下,多枝柽柳总是处于幼苗期,而不能稳定生长。(4)结合室内水分胁迫试验和野外自然试验,本研究认为过多(高于19.4%)的水分并不有利于干旱区多枝柽柳幼苗植物的生长,而其耐受临界土壤含水量(1.4%-1.5%)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塔里木河下游的实施适宜的生态输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在保证植被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又使干旱区的水分得到最充分的利用,避免水分浪费,节约能源,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其他文献
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人本管理的概念入手,概括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以人为本实施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国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状况,阐述了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标和动
在装备制造企业中,数字化设计普遍采用,数字化生产逐步推进,数字化装备使用广泛,数字化管理不断深入.对于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高研发及科技产业化效率、提高科研管理水
西安地铁四号线隧道穿越黄土源大面积湿陷性黄土,面临着湿陷变形等工程问题。尽管低含水率黄土具有高强度和低压缩性的特点,但其浸水后则会发生大幅度沉降变形和强度降低,造
本文阐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征,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核心层是“战略-知识-组织”的要素协同,支持层是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推动和制度激励,辅助层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
本文就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河南永达食业集团近年来发展实际情况,提出明确企业创新战略,制定产学研协调创新目标,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完善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承载能力高、刚度大、耐久性好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高强混凝土中埋置型钢形成的组合结构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型钢优异的力学
大数据作为城乡规划数据的新成员,使规划师能够透过大数据发现与城乡空间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大数据的搜集、处理和分析,并
本文以面向行业产业的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探析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构建由"点"到"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其是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层次合
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国务院要求在“十二五”期间,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西部山地村镇地区具有地形复杂、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等一系
TPS(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即隧道地震超前预报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之一。随着预报要求的不断提高,超前预报地震记录的解释日益变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