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诱导的JNK信号转导通路在妊娠糖尿病致胎儿先天性脊柱侧凸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首次被确诊于妊娠期内的糖尿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DM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严重危害到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甚至危及围产儿生命。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机体在遭受一些有害刺激时,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生成过快或过多,超过机体对其的清除能力,引起体内氧化作用与抗氧化作用紊乱,表现为ROS增加和(或)抗氧化系统功能障碍,是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1]。母体持续的高血糖,不仅导致ROS大量产生,而且会损伤抗氧化系统的抗氧化能力,最终导致OS的发生。在体外实验中,添加抗氧化剂后,能够有效的减少GDM引起的胚胎细胞凋亡,所以,有些科学家认为OS引起的胚胎细胞过度凋亡是GDM引起胚胎发生畸形的重要机制[2,3]。Reece EA等[2]发现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由细胞凋亡导致的胚胎发育畸形,可能与胚胎中被激活的JNK1/2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GDM孕鼠在使用过抗氧化剂后,可以有效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活性,预防或挽救未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胚胎发育畸形。本研究通过构建GDM孕鼠模型,继而得到脊柱发生畸形的胎鼠,通过检测其脊柱组织中反映OS程度的特异性指标——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测定胎鼠脊柱组织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以及凋亡诱导因子Bax的表达情况。并且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探讨JNK在妊娠糖尿病致胎儿CS中的作用,为临床预防、诊断和监测妊娠糖尿病孕妇胎儿发育畸形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第一部分 GDM孕鼠模型的构建目的:探究在建立GDM孕鼠模型时,不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对模型血糖稳定性的影响,为GDM致胎儿CS机制的探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方法:取8周龄C57BL/6J孕鼠(孕期0-5d)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记录每只孕鼠的体重、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在禁食不禁水12h后,分别腹腔注射STZ 30mg/kg(低剂量组)、40mg/kg(中剂量组)、50mg/kg(高剂量组)和等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对照组),给药1h后恢复正常饮食,连续三日。于妊娠第5-5、10.5、15.5、20.5d测随机血糖,并观察孕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皮毛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比较不同STZ剂量对GDM孕鼠成模率、死亡率和转阴率的影响。将孕鼠在妊娠20-5d解剖,观察其胎盘、羊水及子鼠的发育情况。结果:中剂量组(40mg/kg)雌鼠在妊娠后5-5d表现出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其成模率为(83.3%),死亡率为(16.7%),转阴率为0%。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妊娠第20-5d随机血糖值(mmol/L,18.2±3.0 vs 6.0±1.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高血糖的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且稳定。结论:以STZ 40mg/kg连续腹腔注射三天的方式建立GDM孕鼠模型,其成模率高、死亡率低且效果持续,是建立GDM孕鼠模型相对合适的方法。第二部分 氧化应激诱导的JNK信号转导通路在妊娠糖尿病致胎儿先天性脊柱侧凸中作用的研究目的:1-检测OS标记物丙二醛(MDA)与p-JNK蛋白在GDM孕鼠所育胎鼠脊柱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OS与JNK的相关性。2-观察凋亡诱导因子Bax蛋白在GDM孕鼠所育胎鼠脊柱组织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对GDM孕鼠(GDM组)和正常妊娠孕鼠(对照组)所育胎鼠脊柱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水平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DM组、SP组(JNK抑制剂SP600125)和对照组孕鼠所育胎鼠脊柱组织中p-JNK蛋白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在GDM组胎鼠脊柱组织中,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GDM组胎鼠脊柱组织中,p-JNK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P组胎鼠脊柱组织中,p-JNK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G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GDM组胎鼠脊柱组织中,MDA水平与p-JNK蛋白表达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73,P<0.05)。4.在GDM组胎鼠脊柱组织中,Bax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P组胎鼠脊柱组织中,Bax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G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DM孕鼠所育胎鼠脊柱组织中发生了氧化应激,且氧化应激程度与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呈正相关,p-JNK表达升高可能与GDM致胎鼠脊柱畸形有关。2-激活的JNK信号通路可能导致凋亡诱导因子Bax在GDM孕鼠所育脊柱畸形胎鼠的脊柱组织中高度表达,导致胎鼠脊柱发生畸形。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对90例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和分析,以核型分析结果和相应临床表型作为参考,探讨发育障碍疾病的致病性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筛选可能致病的候选基因,寻找相对高频的致病性CNVs,明确致病原因。对部分CNV-seq检测结果阴性的患儿进行全外
目的:分析IgA血管炎患儿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水平及临床意义,并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多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以及各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IgAV患儿共179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
目的:内镜注射材料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共聚物(PPC)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已得到证实,但与聚糖酐透明质酸共聚物(Dx/HA)相比,PPC是否具有明显优势仍存在争议。文章通过Meta分析这种方法对比两种类型的植入剂在内镜下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维普数据库、CBM数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291例,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就诊时间间隔、血液化验指标、病情程度、肠道病毒分型检测,CD3+T淋巴细胞亚群由流动细胞仪检测,根据CD3+T淋巴细胞占比率分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组和未下降组。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
目的:本研究基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住院患儿病历数据,分析该医院儿童住院病种以及年龄分布情况,了解儿科住院患儿的疾病谱和年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通过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健康相关行为与小儿肺炎的相关性,为小儿肺炎的预防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20年5月至11月住院患儿病历信息,包括临床诊断和年龄等资料,采用SPSS22.0软件对住院患儿的临床诊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脑组织氧饱和度(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CrSO2)的变化规律及对术后脑损伤的预测作用,探讨CrSO2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能否准确预测该类患儿术后脑损伤的发生,为术中及时调整灌注参数,改善患儿预后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患者3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观察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皮质中HMGB1、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8只7日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HIBD组(B组)、依达拉奉干预组(C组),每组36只;HIBD组:双重结扎并离断左侧颈总动脉,放到低氧箱中(持续通入体积分数为92%N2和8%O2的混合气体的密闭箱)1.5小时,构建缺氧缺血脑损伤动物模型;C组:建模后立即行腹腔注射依达拉奉,一
目的:1、探讨睾酮对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2、研究SENP3是否参与了睾酮诱导的自噬以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3、探讨在氯喹、SENP3敲低以及睾酮的同时作用下细胞自噬以及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1、分别应用Western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COS与对照组卵巢颗粒细胞中自噬蛋白和SENP3的表达与定位;2、以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下的睾酮处理KGN细胞,Western检测自噬
目的:分析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3-5岁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5岁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取10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和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如治疗4周后两组免疫功能、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咽部体征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激素峰值矮小症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差异,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后生长激素(GH)峰值两者在诊断上的一致性,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在临床上的正确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就诊的疑似生长激素缺乏症的661名矮小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