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八宝丹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八宝丹(BBD)对胃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并从药物外排、增殖、凋亡、自噬及其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调控等方面系统地阐明BBD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扩大BBD在临床上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及胃癌耐顺铂(DDP)细胞SGC7901/DDP;通过MTT法检测顺铂(DDP)、多柔比星(DOX)、5-氟尿嘧啶(5-FU)等化疗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耐药指数(RI)。运用MTT法检测BBD对胃癌细胞SGC7901及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细胞活力的影响,用0.25 mg/m L及0.5 mg/m L的BBD联合不同浓度DDP、DOX、5-FU干预SGC7901/DDP细胞48 h,并计算其IC50及逆转倍数(RF)。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BD对SGC7901/DDP细胞内DOX和罗丹明(Rho123)蓄积的影响。运用集落形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BD对SGC7901/DDP细胞增殖及周期分布的影响。运用DAPI和Annxin V/PI检测BBD对SGC7901/DDP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BD对SGC7901/DDP细胞自噬的影响,并采用3-MA自噬早期抑制、氯喹(CQ)自噬晚期抑制剂干预进一步验证自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BD对SGC7901/DDP细胞药物外排相关因子(ABCB1、ABCC1、ABCG2)、细胞增殖调控因子(Survivin、Cyclin D1、CDK4、p21)、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cl-2、Bax、caspase-3、cleave-caspase-3)、自噬相关因子(LC3、p62、Beclin 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BD和740Y-P对SGC7901/DDP细胞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结果:SGC7901/DDP细胞具有多药耐药性,对DDP、DOX和5-FU的耐药指数(RI)分别为1.86、1.501和47.70(RI>1.5)。BBD具有逆转SGC7901/DDP细胞的多药耐药作用,0.25 mg/m L及0.5 mg/m L的BBD对DDP、DOX、5-FU的逆转指数(RF)分别为1.51、4.34、3.14和1.55、4.68、3.56(RF>1.5)。BBD增加SGC7901/DDP细胞内DOX和Rho123的蓄积,减少药物的外排,下调ABCB1、ABCC1、ABCG2的蛋白表达。BBD抑制SGC7901/DDP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集落形成和减少S期细胞比例,阻滞细胞于G0/G1期,下调Survivin、Cyclin D1、CDK4表达及上调p21的表达。BBD可诱导SGC7901/DDP细胞凋亡,上调cleaved-caspase-3/caspase-3、Bax/Bcl-2的蛋白表达比例。BBD能促进SGC7901/DDP细胞自噬,上调LC3Ⅱ/Ⅰ的比值、Beclin1表达及下调p62表达;同时,3-MA(自噬早期抑制剂)、CQ(自噬晚期抑制剂)也进一步证实BBD具有促进SGC7901/DDP细胞自噬的作用。BBD降低p-PI3K、p-AKT、p-m TOR蛋白的表达,抑制PI3K/AKT/m TOR通路活化;同时,PI3K激动剂(740Y-P)也进一步揭示BBD抑制了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BBD具有逆转胃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和抑制胃癌耐药细胞药物外排、增殖、诱导凋亡、促进自噬的作用,BBD抑制胃癌多药耐药细胞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活化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双清消斑饮联合西药治疗对痰瘀互结型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分析双清消斑饮对痰瘀互结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运动平板试验的影响,来评价双清消斑饮的有效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提供安全、有效的途径。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符合条件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82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目的:观察苇茎汤加减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相关性指标及肺部CT等的影响,以评价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州市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苇茎汤加减治疗,疗
目的:评估CRF患者睡眠质量,探讨其睡眠质量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影响CRF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及中医病机。方法:调查2020年03月01日~2020年11月30日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治疗的CRF患者进行基本信息的收集,采集实验室指标,使用PSQI评定睡眠质量,运用慢性肾衰病辨证信息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应用SPSS 22.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高睡眠质量组(PS
目的:在“护阳为要”思想指导下,通过观察大便次数、腹泻分级、中医症候积分、体能状态评分及腹泻复发情况探讨“桂附理中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EGFR-TKI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EGFR-TKI相关性腹泻积累资料。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要求的脾肾阳虚型EGFR-TKI相关性腹泻患共64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予“思密达+桂附理中丸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思密
学位
学位
研究目的:总结杨叔禹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经验,挖掘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从理论及临床两大部分,对杨叔禹教授基于“心身疏泄”治疗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经验进行总结。第一部分:通过阅读文献、书籍、跟师记录、与导师交流探讨,总结杨叔禹教授“心身疏泄”的核心思想以及杨叔禹教授对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认识。阐释“心身疏泄”与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关系。第二部分:收集杨叔禹教授门诊
目的:通过建立MC3T3-E1成骨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并分析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诱导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自噬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六味地黄丸组。六味地黄丸组采用生药质量浓度为0.8kg/L的六味地黄丸水溶液,按照0.5ml/100g进行灌胃(每天上午、下午各灌胃一次);
目的探讨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下游指标caspase9干预C2C12成肌细胞增殖及分化的机制并探讨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1)配制龟鹿二仙胶以制备含药血清。选用8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制备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雌雄各半,体质量360-400 g并分别进行同样剂量的龟鹿二线胶及生理盐水的灌胃,后进行腹主动脉采血经离心、灭活操作后得到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2)实验室
幼儿教育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需要加强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建设,完善自然课程、优化教学活动、家园共育、激励教师成长,是改进幼儿教育工作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