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在不同流体环境中的分选机理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分选普遍存在于由不同粒径组成的泥石流中,其中粗大颗粒更多地聚集在自由表面,而相对细小的颗粒则集中在底部,这种现象被称为泥石流的逆分选,它是泥石流运动-堆积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并对整个流动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颗粒分选已在干颗粒流(碎屑流)中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其中忽略了颗粒间隙的流体对颗粒分选的过程产生的影响。而在泥石流中,颗粒间隙中充满了流体(泥浆体),固相和液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强烈,因此可能会影响分选行为,具体取决于固-液混合物的材料特性。本文致力于研究泥石流(颗粒-流体混合流体)中的颗粒分选机理,特别是微观力学机制以及在不同流体环境中流体-颗粒间相互作用对颗粒流的局部流变学的影响。基于此,我们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离散元法DEM耦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FD-DEM)进行了大量的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在重力作用下的两种粒径组成的颗粒流沿着粗糙面完全浸没在流体环境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流体主要以两种方式影响分选,浮力减小了将大颗粒推向表面所需的颗粒接触力,而垂直于基底的粘滞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即使黏度很高,也不会直接阻碍大颗粒的向上运动。相反,沿着颗粒流相反的流向作用的粘滞阻力引起不均匀流动分布的形成,例如沿着流体的深度方向局部剪切速率降低,这种局部剪切力的降低导致颗粒分选的减弱。通过粘-惯性模型定义了在各种环境流体粘度(即从空气到水、泥浆)中的颗粒流的流变性,该模型可以反映颗粒的惯性和粘性耗散对其运动的影响。通过考虑颗粒的不同粒径将该模型进行改进,推广至含有两种粒径的混合物中。此外,模拟结果显示,具有不同粒径的混合物的局部有效摩擦力和体积分数可以从单一粒径的颗粒流的流变学中近似得出,而有效体积摩擦力与竖向分选的过程和状态无关。在剪切率和围压的控制下,结合流向速度反馈,通过观察平面剪切流的几何形态,可以看出流体粘度和密度对分选的影响和非均匀流中流变性的影响无关。粘度对分选的影响分为两种形态,在低粘度情况下,除非颗粒和流体的相对密度或内在条件发生变化,否则颗粒分选不取决于粘度,并且保持常数。当流体具有高粘度时,颗粒分选随着粘度呈线性变化。当流体的密度接近颗粒的密度时,由于浮力而导致颗粒分选减弱。粘性作用主要通过降低颗粒运动来实现,自由运动受到的粘滞阻力抑制了它们在混合物中的渗透和迁移的能力。总体而言,流体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一套经验的尺度关系来预测在不同流态下的分选速度。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了解60岁及以上患者在院期间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后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其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江苏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2017-2020年60岁及以上住院跌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随访信息,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采用寿命表法描述其生存状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
学位
近年来,热水沉积作用受到地球科学领域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热水沉积作用与优质烃源岩发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其机理的研究仍比较少。本文以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热水沉积区优质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无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热水沉积与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主线,应用元素分析、显微组分鉴定、矿物组成和有机质丰度、成熟度、饱和烃分析等技术,对研究区不同剖面烃源岩进行对比分
随着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和质量的比重不断增大,钢结构产业迅猛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建筑和桥梁用结构钢均属铁磁材料,其种类不同,既有磁性也不相同。本文利用建筑和桥梁结构钢存在不同既有磁性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磁性试验、磁力效应试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系统研究了结构钢基于既有磁性的磁力效应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铁磁材料磁畴结构产生的微观机理、磁畴结构运动变化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因此深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非常重要。已知巨噬细胞在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A1类清道夫受体(SR-A1,一种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介导了巨噬细胞多种生物学功能,比如脂质积聚和细胞
拓扑绝缘体是一类新型的量子物质形态,与传统的金属和绝缘体不同,它的内部是绝缘态,而表面或边界具有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金属态,所以它的动量和自旋是锁定的,并且不容易被缺陷、无序或非磁杂质所破坏,从而表现出无耗散的电输运等特征,使得拓扑绝缘体在新型电子器件中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尽管如此,具有特定性能且稳定存在的拓扑绝缘体材料还相对较少。本文以辉碲铋矿族化合物为例,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
第一部分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诱导免疫抑制与肺部感染易感的相关性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诱导的免疫抑制与肺部感染易感的相关性。方法:取体重20-25 g的C57/BL6雄性小鼠(购自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MCAO),通过向气管内定量注入致病菌模拟肺部感染的发生。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肺部感染模拟组(SP组)、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后肺部感染模拟组(SAP组)。
干旱是最常见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了解植物的干旱耐受性机制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植物已经进化出一系列应对干旱的方法,主要包括御旱、耐旱和避旱。御旱是植物体通过减少水分丧失,保存水分来主动避旱的方式;耐旱是植物体通过自身的防御减少细胞水分的丧失,来降低对细胞伤害的方式;避旱是指植物体通过调节生长周期,例如提前开花等方式来调控干旱。植物的抗旱机制是一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