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肠道溶藻细菌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是一种具有重要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热带经济海参种类。海参是一类有机碎屑食性的底栖棘皮动物,其肠道细菌在海参饵料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次对糙刺参肠道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产胞外酶能力进行了分析,确定了2株具有溶藻活性的细菌,并分别对这两株菌的溶藻特性进行了研究。  1.应用纯培养方法对糙刺参肠道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应用特异性培养基筛选法对菌株产酶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糙刺参肠道中共分离出细菌95株,其中具产淀粉酶、蛋白酶、明胶酶、褐藻胶裂解酶和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分别占83.2%、65.3%、27.4%、21.1%和5.3%,说明糙刺参肠道菌能很好地消化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饵料;本文还讨论了这些具有产胞外酶能力的细菌在糙刺参食物消化及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2.分别应用直接筛选法与酶解法对糙刺参肠道菌中具有溶藻活性的细菌进行了筛选,得到2株目标菌S088和H043。通过16S rRNA分子鉴定技术,结合Biolog生化鉴定技术对目标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显示S088为脱氮胞鳗氏菌(Bowmanella denitrificans),H043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细菌。  3.对一株脱氮胞鳗氏菌Bowmanella denitrificans S088的溶藻特性及在海参饵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S088的溶藻活性与菌藻共培养体系中的菌液初始浓度密切相关,且当菌藻共培养液置于30℃,全黑暗的光照条件下时,其溶藻活性达到最大值;该菌通过分泌热稳定性的胞外小分子物质进行溶藻,该分泌物对鲤鱼上皮瘤细胞无细胞毒性。  4.对一株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H043的产酶活性、溶藻特性及在海参饵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H043能分泌高活性的褐藻胶裂解酶和纤维素酶,当这两种酶分别作用于马尾藻时,无明显的溶藻效果产生;但将这两种酶以3∶1(酶活比)的比例混合时,新鲜马尾藻叶片和马尾藻粉均产生较多的单细胞碎片,溶藻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牡蛎(Ostreae)原肌球蛋白是一类普遍致敏的大蛋白分子,能刺激机体浆细胞产生大量特异性IgE,当其再次进入体内后与IgE抗体以线性抗原表位形式结合,引起组胺释放而致敏。因此,致敏性
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有位名家说过:“一个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就在于他善于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唤起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调动他们
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具有抗逆及快速生长性状群体的选育是栉孔扇贝养殖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迅速发展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为优良品种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也明显提升。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也伴随着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的提升而有所调整,然而笔者发现有相当一
一、“支架式教学法”的含义总体来讲,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框架式教学。即把那些复杂的教学任务分解为几个甚至是多个简单易达成的小目标,并帮助学生建立起框架体系,让学生清晰
现代营销重点推广项目,诚信担保企业。确保真实可靠,放心选择。全力帮扶政策,轻松搭建互利平台,全面盈利体系,携手共创多赢局面给平凡人以最不平凡的机遇,参与就是成功!秘验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走进媒体“说话”成为企业展示形象、推广理念、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方略。然而,在传媒经济的时代,选择什么样的媒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
学位
期刊
2003年,高盛前首席运营官兼总裁约翰桑顿出人意料地宣布辞职,前往清华大学任教。桑顿到清华大学后,亲自设计、组织并参与讲授“全球领导力”课程。据报道,第一批学生是通过人均一小时的面试挑选出来的,都是桑顿认为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领导者”的人。     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针对高盛集团及高管提起民事诉讼,司法部也展开刑事侦查,以了解其是否卷入涉及住房抵押贷款交易的欺诈活动。在金融监管改革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