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纳米线热电性能及其调控的理论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413287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可以将废热直接转化为电能,是缓解目前各国所面临的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硅作为现代微电子和光伏产业的基础元素,具有价格低廉、无毒、含量丰富的特点,是当前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柱。然而传统的块体硅材料具有较高的本征晶格热导率,也极大地限制了硅在热电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硅材料的热导是目前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DFTB结合NEGF方法系统地探究了几种典型的硅纳米线的热电转换性质,并讨论了形貌、晶向、核壳结构对纳米线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有望为硅基纳米热电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我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地研究了Si24不同晶向纳米线的热电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沿[010]晶向的Si24纳米线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其ZT值在室温下达到了1.28,是金刚石硅纳米线的2.1倍。这是因为Si24NW-[010]具有优异的电子输运性能,以及更低的声子热导。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线的热电性质,我们系统地探索了硅锗核壳结构对硅纳米线热电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硅纳米线外层构建Ge壳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纳米线的热电品质因子,而通过分析纳米线的功率因子和声子热导,我们发现声子热导的降低对其热电品质因子的提升起主导作用。(2)采用了DFTB结合NEGF方法研究了极小直径d-Si NW-[111]、Si34NW、Si46NW的热电性能。计算结果表明Si34NW和Si46NW具有优良的电子输运特性,在室温下Si34NW、Si46NW的Seebeck系数峰值分别到了2.49 m V/k和2.74 m V/k。在对纳米线的声子输运性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具有笼状结构的Si34NW热导率最低,在室温下为0.48 n W/K。基于电子输运和声子输运性质,我们得了这三种类硅纳米线的热电优值ZT,我们发现Si34NW的热电性能最佳,其ZT值在室温下达到了1.5。
其他文献
在大电网逐步迈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同时,智慧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也持续深入。作为关键一环的电能,其分配的合理性对智慧校园的规划与建设进程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力负荷预测能为电能分配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案,故本文以智慧校园为工程应用背景,以提高其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为研究目的,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PCAG-KM的校园典型场景分析方法;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快照机制的短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方法;最后
纳米银(Ag-NPs)由于优异的抗菌性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生活领域,其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环境中从而对生物体造成潜在危害。Ag-NPs进入环境后会氧化溶解从而释放出Ag+或还原转化成相应的活性较低的硫化物Ag2S-NPs等。Ag-NPs和Ag2S-NPs的生物效应高度依赖于Ag的形态。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作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有机质,会显著地影响纳米颗粒在环境中的转化行
智能制造是“工业4.0”时代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也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支撑技术领域。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赋予了智慧工厂新的能量。在COVID-19疫情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的时期,使用机器人去代替人工完成各种复杂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有着更胜以往的意义。发动机缸盖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目前汽车发动机缸盖生产下线多采用人工分拣搬运的方式,效率较低,对于安全生产也具有一定的隐患。面对复杂的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由于其拥有的优点在许多工程应用场所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其运行稳定度高,体积质量小,可用性强,简单的构造,功率小等等,尤其在航天工程、制药装备、工程器械乃至社会中的每个角落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快速演变与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需要,需要具有更好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解决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影响着该控制系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已经成为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军事、工业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的多智能体系统跟踪一致性控制一般建立在所有智能体结构相同且动力学模型已知的情况下。因此,模型未知且拓扑结构不确定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跟踪一致性控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分层递进地提出了两种新型的数据驱动控制方法,以实现多智能体系统的跟踪一致性控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
胶囊网络以向量的形式传递信息,这可以保留更多诸如空间位置等图像信息,并且能够以特征相应的强度来表示图像。层与层之间采用动态路由算法来取代传统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池化。本文从网络模型和动态路由算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卷积神经网络中的优秀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胶囊网络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一致性参数网络降低胶囊网络的计算复杂度,同时改进了动态路由算法,减少了过拟合。通过使表示同一位置的不同胶囊的
忆阻器是继电阻、电容、电感之后的第四种电路基本元件,建立了磁通与电荷之间的关系。经过研究发现忆阻器具有功耗低、纳米尺寸、便于集成和非易失性等特点,基于忆阻器的非线性电路可以产生非常丰富且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同时,由于忆阻器所特有的非线性和记忆特性,使得其在很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对于混沌动力学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光滑系统进行的。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开关电路中存在着丰富的非线性现象。本文将忆阻器
光催化技术是解决当今社会能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自1972年发现半导体光催化效应以来,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TiO2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较强的氧化能力和高效的光催化活性而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材料。然而,TiO2的带隙较大,窄吸收光谱以及光生载流子不稳定、极易复合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规模化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为了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可通过调控、
声音在人们与环境的交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声音分类由于其在道路监控系统、智能家居与情感感知等领域的应用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与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被广泛用于环境声音分类任务,为环境声音分类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但当前用于环境声音分类任务的卷积神经网络存在难以扩展模型深度问题,此外,环境声音分类任务的标记数据相对稀缺也是卷积神经网络难以在较简单模型上改进的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汽车电子、手机、超薄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家居等一系列电子产品已经出现在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也使得高压工艺的静电防护器件的应用更加广泛。但是,由于工艺进程的发展以及尺寸越来越小,静电防护器件在运输、测试以及使用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受到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危害,因此静电防护器件的研究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本文在0.18μm Bip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