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软饮料的饮用频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探究——前瞻性队列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13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肝脏代谢性慢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NAFLD的高患病率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小于0.5%的一类饮料制品。国外已有的几个小样本的、非纵向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了软饮料的过量摄入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然而,相较国外大部分国家,我国的人均软饮料摄入量较低,且种类较为单一。因此国外的研究证据难以推及到中国人群上。因此,本研究旨在依托于一项大型队列研究,在中国人群中评价甜味软饮料摄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探讨其潜在的性别差异以及其在不同肥胖程度人群中的健康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依托于“天津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与健康(Tianjin Chronic Low-Grade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Health, TCLSIH)队列研究”。该研究2012年-2016年首次进入队列的体检人群,经过缺失值剔除,最终纳入12,115例样本。使用腹部超声对研究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病情况进行诊断。使用我团队自主研发的天津市居民食物频度问卷评价研究人群的膳食情况,包括软饮料的摄入水平。依据人群对软饮料的饮用频率分布情况,将软饮料引用频率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几乎不喝、每周饮用<1杯和每周饮用≥1杯。研究使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基线人群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运用多元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价软饮料的饮用频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关联。在分析过程中,还分别对性别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进行分层,进一步探讨软饮料摄入对特定人群的健康影响。BMI分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BMI划分标准分为4层,即偏瘦(BMI<18.5)、标准(18.5≤BMI<24)、超重(24≤BMI<28)和肥胖(BMI≥28)。
  结果:
  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39.48岁(标准差为11.34)。在12,115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共4,975名(41.1%);女性7140名(58.9%)。中位随访时间为2.40年。随访过程中,共有1,995人出现NAFLD疾病结局,累积发病率为16.5%,发病率为68.75/1,000人年。在经过多元调整的Cox风险回归分析后得出:在总研究人群中随软饮料饮用频率的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为:1.00(参考),1.07(0.94, 1.22)和1.43(1.27, 1.61)(趋势性P<0.0001)。在对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后,只有男性人群中显示出软饮料摄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作用,其HR(95%CI)表现为:1.00(参考),1.62(0.90,1.25)和1.37(1.17, 1.60)(趋势性P<0.0001)。女性人群中,随着软饮料摄入频率的升高,NAFLD发病的HR(95%CI)表现为:1.00(参考),1.01(0.82,1.25 )和1.21(0.98,1.49)(趋势性P=0.09)。在对不同BMI组别的人群进行分层分析后,结果发现高软饮料饮用对标准BMI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带来的风险增加作用最为显著,其HR(95%CI)表现为:1.00,1.23(1.00, 1.50)和1.76(1.46, 2.12),趋势性P值<0.0001。对性别和BMI分层分析后,结果显示只有在男性标准BMI人群中,高SSD饮用对NAFLD的发病具有危险作用,其HR(95%CI)表现为:1.00(参考),1.33(1.01,1.75)和1.82(1.40,2.37),(趋势性P<0.0001);而在女性中,同样未发现SSD与NAFLD发病之间的显著关联。
  结论:
  在针对中国人群的软饮料饮用频率下,甜味软饮料的饮用增加了总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该风险在男性人群以及BMI标准的人群中最为显著。该研究为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尽管软饮料饮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影响机制及其观察到的性别、BMI组别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但该研究提示仅是少量的软饮料摄入即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增加。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级预防制定科学的卫生政策。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是有系统的影响下一代的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0世纪教育的发展需要许多学科的支持,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  关键词 心理学 音乐 教育 关系  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需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并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适合一定学科结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使教学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高校音乐教育,同样需要遵循心理学原理,
期刊
摘 要 高校党的建设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全方位育人为核心。 “三风”(校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成效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高校要以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三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大学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队伍,有力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文化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校党的建设
期刊
摘 要 完善教育机制可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主要与生理、心理有关,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方式有关。现实在很多青少年犯罪,都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如何完善教育机制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必须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几方面入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补充,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不断完善我们的教育机制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关键词 完善 机制 预防 青
期刊
【摘要】现如今,大学生道德水平下滑成为社会堪忧的问题。生活中各种问题凸显,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本文列举实例反映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德育教育措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施教过程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现状;道德下滑原因;德育教育措施    1.大学生道德现状  大学生一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与主力军,应当以高标准规范自己、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展现大学生的素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主要培养的人才属于应用型,由于其与企业等的特定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互动,究其根源在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相互的资源整合与竞争生存和发展以及未来共同的需要。基于以上利益诉求和本院开展的人才特色班-“菲达班”实际现状,提出构建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产学互动;人才培养;菲达班     1.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要求  独立学院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以
期刊
【摘要】在西方音乐史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柴可夫斯基及他的作品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关于他的音乐风格及其成因。  【关键词】音乐;交响曲;风格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1893年),是俄罗斯浪漫乐派的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在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中,他是唯一在创作领域中达到古典大师们的广度和深度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遍及于歌剧、舞剧、交响曲、交响诗、协奏曲、室内乐、
期刊
【摘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对土地利用理论发展有益,而且对一些城市的土地利用实践也有指导意义。文章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入手,深入剖析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城市土地;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中外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  1.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在协调好人与资源、环境
期刊
【Abstract】Learning strategy is a way for students to train their four skills.So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teachers should notice how to explore their competence in applying ‘strate
期刊
【摘要】膳食是人体最重要的摄取营养热量的渠道,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人才,合理科学的膳食尤为重要。本研究希望以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膳食调查为基础,研究全国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并根据文献相关信息给出合理建议。目的:了解大学在校学生饮食与与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膳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营养知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某学院1495位同学进行膳食结构的调查, 并将调查结果整
期刊
【摘要】城市供水管网存在着规模不配套,覆盖面不够,管网破损,漏损率高,供水水质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将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需求及健康要求。本文将结合某供水管网的实际,分析了城市供水管网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改造措施。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问题;改造措施    某供水管网范围约100平方公里;设计日供水能力57万吨,下设共2个自来水厂及2个给水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