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跃进”初探(1958—1961)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y_li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大跃进”是中国当代科学史上一件重大事件。它发生在 20 世纪 50年代末期,是“大跃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层面对于“大跃进”运动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科学界的情况鲜有充分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当时的报刊资料、有关科学机构的内部文献、当事人回忆以及相关研究论著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对“科学大跃进”的历史背景、主体进程、表现形式以及其结束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在历史背景方面,本文深入探讨了科学界的“反右”运动,及其之后发生的知识分子“下乡上山”运动、红专大辩论、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交心”运动和“双反”运动等,并考察了“反右”运动之后党对科学工作领导的加强问题,较为全面的展示出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思想氛围、社会舆论和政治环境,揭示出了“科学大跃进”发起的历史根源。 在主体进程方面,本文系统探讨了“科学大跃进”的发起、高潮、纠偏、反复和结束等各阶段的大致过程。指出其主要内容包括科学为农业生产大跃进服务、科学工作的献礼、群众运动和“破除迷信”等方面。其间,各科研机构的基层党组织起着主导作用,广大青年科学工作者是“科学大跃进”的主力军,而“插红旗、拔白旗”运动则把一些持保守态度的老科学家推入其中。 为了充分展示“科学大跃进”的具体情况,本文以科学家与农民“打擂台”、向“七一”献礼、“土专家”走进科学殿堂和数学界“拔白旗”运动等为典型事例,进行了个案分析。它们集中反映出“科学大跃进”对科学界的造成了干扰。其具体表现为破坏了科学规范,扰乱了工作秩序,严重违背了科学精神。 “科学大跃进”使中国当代科学发展遭受了一次严重挫折。虽然其间某些科学工作得到快速的发展,甚至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因此错误是主要的,影响是严重的。特别是高指标而忽视了客观实际,瞎指挥损害了科学自主性,浮夸风干扰了科学的原始创新,这些教训都极为深刻。回顾“科学大跃进”的历史,希望能为当今中国科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一大批学有所长的专家型干部相继进入党政领导机构,学者型官员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革命资历的“革命官员”以及在改革开放初期较
传统的煤炭开发是以煤炭资源的开采和洗选粗加工为主,按照“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的模式来实现生产经济的增长,在为社会提供大量煤炭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危害人的
<正>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社会发布我国首部《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标准》对播音员主持人道德取向、素质要求和工作方法提出明确要求。其中第三条提到:忠诚党
目的 探讨DGUOK基因突变脑肝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MDS)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诊治特点及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因“持续黄疸4个月+19 d,肝功能异常1个月+19 d”,于新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实施三十年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中国,将一直持续并深化下去。文章所论述的蔬菜组三十年农民生产、经营的变迁正是
67岁的父亲应朋友之邀到东北最大的私人养猪场打工,自称“打工爷”。他电话里告诉我,养猪场没有党组织,只有6名党员,他决定成立党支部,过组织生活。我说:“农场的打工仔、打工爷来自天南海北,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哪有热情啊!”父亲自信地说:“等着瞧吧!”  父亲先把想法告诉了两个当过兵的老党员老郑和老宋,立刻得到他们的响应,推选父亲当小组长。父亲于是组织党员们每天晚饭后过组织生活,形式灵活,大家
大兴区委采取的“党支部+合作社”的党组织设置新模式,不仅确保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党组织的覆盖面,还带动了农民驶上了致富增收的快车道。 The new model of Party organi
新涵闻来评说论,是它报是纸就的新旗近帜发,生是的报事纸实的或灵人魂们。思就想其中内的突出问题,在新闻媒介上发有的评论。它具有一定的环境因素、事实背景和现象概述,因而
曹鹏博士在2008年第四期《新闻记者》发表《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都须有法可依》一文,提出:长期以来,舆论监督一直是中国新闻传播者争取及时、全面、真实、自由地报道与评论的
20世纪30年代,由于内外因素的冲击,中国传统农业处于衰落状态,“复兴农村”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为解决农业生产每况愈下的困境和农村破产导致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