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射流通风房间室内粒子浓度分布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s83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风方式对空调通风房间室内热环境、污染物的分布特性和能耗都有直接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在空调系统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在已有的通风方式中,置换通风虽然同时实现了节能和良好空气品质的目标,但不能用于热风供暖;而混合通风虽可以兼顾供冷与供热的需求,但送风能量的利用率较低。由于碰撞射流通风在原理上同时具有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的优点,因而成为一种潜在的替代传统通风方式的新型空调通风策略。关于碰撞射流通风房间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的已有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特别是这种通风房间内的已沉积粒子的再悬浮机理,以及悬浮粒子的扩散和分布特征等问题的结果还很少见到。此外,由于碰撞射流通风系统送风速度相对较高,气流以较大的动量垂直撞击地面,这不但造成碰撞射流送风气流引起地面已沉积粒子再悬浮的风险较大,也使得其气流形态与其他通风方式明显不同。因此,作为传统通风方式潜在的替代通风策略,有必要了解和分析碰撞射流通风相对于其他空调通风方式的优势与劣势。本文同时对碰撞射流、地板送风、置换通风和混合通风这4种空调通风方式对应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详细研究了碰撞射流通风房间已沉积粒子的再悬浮规律,探讨了避免沉积粒子再悬浮的途径。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碰撞射流及其他3种常用通风方式房间的温度场和流速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碰撞射流通风房间虽然送风冷气流以较大动量直接进入人员活动区域,但仅在人体足部产生较大的吹风感,其他位置室内气流速度均小于0.3 m/s,可完全满足室内人员热舒适要求。碰撞射流通风房间的室内温度分布与置换通风房间类似,沿空间高度方向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相对于混合通风,可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为了解碰撞射流送风气流是否引起地面已沉积粒子再悬浮,以及对室内粒子浓度分布的影响,通过连续实测碰撞射流房间内不同送风条件下的室内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分析了送风气流对地面已沉积粒子再悬浮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碰撞射流房间地面已沉积粒子再悬浮的风险高于置换通风和混合通风房间,但可以通过控制送风速度的方法来避免粒子的再悬浮对空气品质的影响。为此,本文给出了送风口靠墙的碰撞射流房间不同送风口高度下避免各粒径段粒子再悬浮的临界送风速度uc。这一临界送风速度uc主要随送风口高度h的增加和粒子粒径dp的减小而增加。当送风口高度为0.6和0.3 m时,为避免发生粒子再悬浮,送风速度us应分别控制在2.6和2.2 m/s以内;当送风口高度大于0.9 m时,粒子再悬浮的风险可以忽略,送风速度只需控制在人体热舒适要求达到的常规范围内即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再悬浮风险随着粒子尺度的减小而下降,且大粒子向上扩散的能力有限,即使碰撞射流系统出现了短时间内送风速度过大的异常现象,送风气流引起了粒子再悬浮,其再悬浮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超过一个人行走引起的再悬浮量,并且很难上浮到人体呼吸高度处,对室内空气品质恶化的风险较小。人员在室内的行走和其他行为都可能会引起粒子再悬浮效应。为比较碰撞射流与其他通风方式房间已悬浮粒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本文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夏季供冷工况时碰撞射流房间人员行走产生的悬浮粒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的稳态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典型使用功能空间中,不同粒径悬浮粒子对室内呼吸高度及其他重要位置处粒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置换通风房间相似,碰撞射流房间室内人员行走区域、人体周围和外墙内表面周围粒子浓度较高;室内坐姿人员周围的粒子浓度明显受到人员空间位置的影响,距离送风口越远,粒子浓度越高。与混合通风房间相比,碰撞射流房间人体站姿和坐姿时呼吸区粒子平均质量浓度更低。此外,各通风方式房间的已悬浮粒子分布的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混合通风房间气流形态仅受到送风气流惯性的影响,而碰撞射流通风的气流形态受到送风惯性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因此,前者人体周围粒子浓度浓度峰值只出现一次,而后者人体周围有两次浓度峰值出现,其中近地面处由惯性力引起的浓度峰值远高于其他通风方式的相应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观察滋阴泄热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阴虚内热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3例,女37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2.73±8.36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71±0.84年。对照组中男4例,女36例;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管理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实验动物设施的准入制度与程序、动物实验及麻醉品管理、实验动物的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美国实验动物的管理情况。通过参考美国大学的管理模式及经验,对比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为促进国内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建筑节能、外观的需求日益提高,幕墙以其节能、美观、安装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幕墙核心部分——幕墙施工图设计却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比如方案可行性缺少检验、技术交底接受能力差、幕墙施工图核图不够全面、审查图纸不够及时不够细致、沟通有效性差等,这些问题导致施工变更多,增加了施工及管理成本,致使最终项目施工质量较差。本文对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进
目的比较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6月盘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德谷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和每日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是一种周期性空间滤波结构,对电磁波表现出高通、低通、带通或带阻的频响特性,广泛应用于雷达罩、天线系统、分色棱镜等电磁产品。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刚性板材或者复合材料方面,成形方法多为印刷电路板、激光刻蚀、数字化刻铣等方式,在柔性材料方面的研究较少。纺织材料的介电、抗静电、电磁屏蔽等特性多有报道,而研究者忽视了纺织品也可作为电
分数阶微积分(Fractional Calculus)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研究领域.谓之古老,是因为分数阶导数和积分这一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末,也就是说,它与经典的微积分几乎同步诞生;谓之新颖,是因为在分数阶微积分的思想产生之后的近三个多世纪里,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在纯数学的范畴内进行的,虽然有诸如 Euler(1730),Laplace(1812),Fourier(1822),
无穷维空间中的随机微分系统是系统动力学和控制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运用无穷维随机分析理论、算子理论及分析的技巧研究Hilbert空间中几类随机发展系统适度解的存在唯一性、稳定性及可控性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带Poisson跳的随机时滞发展系统适度解的存在唯一性和稳定性。在非Lipschitz条件下利用连续近
透气和热传导是纺织材料中的两类扩散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纺织品的透气性、传热性能和人体的舒适性紧密相关。航空服装、消防服等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往往需要耐高温性能的纤维材料。因此,纺织品材料的扩散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理论角度分析织物的扩散机理,用数学模型去表征织物的透气性能和热传导性能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由于纺织品材料的结构复杂,纺织材料中的扩散现象往往要涉及到包括热学、力学、纺织材料学等交叉学
目前国内多个机构已建立了BSL-3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能够满足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医学病毒学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ABSL-3)可分为小动物实验室和中(大)动物实验室。小动物实验室主要开展小鼠、大鼠、仓鼠等啮齿类动物的感染性实验活动;中(大)动物实验室主要开展小型猪、猴等实验。动物三级实验室特别是开展中(大)动物实验的高等级实验室,其实验室布局,设备设施,管理体系及流程会有很大
全自动运行系统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与传统地铁线路相比,全自动运行地铁不仅在车辆、设备功能上有较大的变化,而且对一线运营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有着不同的要求。现有的适用于目前地铁运营场景的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的列车运行需求,现场运营人员岗位的产生就是这种新形势下的产物。为探讨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地铁现场运营人员应具备的胜任素质,本文尝试利用工作分析、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