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肾细胞癌预后模型构建及IGF2BP3在肾细胞癌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也称肾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20年预计新诊断肾脏及肾盂肿瘤73750例,约占总体癌症诊断的4%。根治性手术是早期肾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由于早期肾癌缺乏特异性的症状,患者往往会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多达30%的肾癌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就已经发生了转移。目前,早期肾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可达93%,而转移性肾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仅为12%。此外,由于肿瘤的高度异质性,一些临床常用的风险指标,如年龄、TNM分期等,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并不准确。因此,深入研究肾癌发生和进展的机制,寻找一些新的可靠的肾癌预后评估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对于帮助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肾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普及,生物数据量呈井喷式增长。为充分挖掘这些高通量数据的潜在价值,生物信息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肿瘤学领域,生物信息学已在筛选差异基因、鉴定肿瘤生物标志物、建立肿瘤预后模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拟通过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肾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谱进行研究,鉴定肿瘤生物标志物并开发新的预后评估手段,为肾癌患者的风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本研究将分为三部分内容:一、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肾癌肿瘤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中的全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肾癌发生过程中的蛋白失调情况及相关分子通路变化;二、联合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与肾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三、根据转录组学和蛋白组组学分析结果,筛选出一个肾癌的关键基因IGF2BP3,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对该基因在肾癌发生过程中的功能及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初步研究。1肾细胞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四例在本中心泌尿外科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样品蛋白后,使用胰酶将蛋白裂解成肽段。使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的方法标记肽段,通过液相二级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Mass Spectrometer,LC-MS/MS)技术对肽段进行鉴定和定量。使用Swiss Prot Human数据库对肽段进行检索并注释后,根据|log2FC|≥0.8和P<0.05的筛选标准提取肾癌肿瘤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之间的差异蛋白。接着,使用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研究结果:本项研究一共鉴定到300个在肾癌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其中,在肿瘤中表达上调的蛋白165个,在肿瘤中表达下调的蛋白135个。根据差异倍数进行排序发现,FABP7、IGF2BP3、NNMT、NEFL和THBS2是上调差异最大的五个蛋白质,MUC13、CKMT1A、UMOD、CALML3和S100A2是下调差异最大的五个蛋白质。GO富集分析结果提示上调差异蛋白主要与细胞粘附能力调节和免疫反应激活的生物过程有关,下调差异蛋白主要与氧化还原过程、小分子分解与代谢、一元羧酸代谢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差异蛋白参与氧化磷酸化、氨基酸代谢、碳代谢等多条代谢相关通路。其中,氧化磷酸化等是富集最显著的通路。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肾癌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肾癌发生过程中主要与氧化还原过程减弱、小分子代谢减弱、离子转运减弱、细胞粘附能力增强和免疫反应激活等生物过程相关。此外,研究发现代谢相关通路失调是肾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2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肾细胞癌预后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肾癌的全转录组测序数据,以|log2FC|≥0.8和P<0.05的标准筛选肾癌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之间的差异m RNA。将差异m RNA与差异蛋白取交集获得在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均存在差异的基因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Cox回归鉴定与肾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相关的基因,使用套索(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构建肾癌预后模型。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等方法在对预后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检验预后模型预后评估能力的独立性,并基于临床风险指标和预后模型构建肾癌预后评估的列线图。使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效能进行检验。使用ROC曲线比较列线图、预后模型和临床常用风险指标的预后评估能力。最后,通过Connectivity Map(CMap)数据库对高风险组患者的靶向小分子药物进行筛选。研究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得到212个在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单因素Cox回归发现91个基因与肾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使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出六个关键基因SH3BGRL3、IGF2BP3、NRBP2、LAD1、HOGA1和SMIM24,并构建了一个肾癌预后模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预后模型能很好地区分不同预后的肾癌患者(P<0.0001)。ROC曲线提示预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后评估准确性,预测模型对肾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0、0.739和0.749。多因素Cox回归发现,预后模型是肾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校正曲线显示基于预后模型和临床风险指标构建的列线图能较好地评估肾癌患者的预后情况。ROC曲线提示列线图的预后评估效能优于临床常用的风险指标。此外,CMap数据库的药物筛选结果显示,依昔舒林可能是针对高风险组患者最有潜力的小分子药物。研究结论: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构建的预后模型和列线图能较准确地预测肾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对临床工作中肾癌患者的风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依昔舒林可能是高风险组患者的候选药物之一。3 IGF2BP3在肾细胞癌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研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肾癌中IGF2BP3的表达水平。使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 RT-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肾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IGF2BP3的表达特征。使用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探究IGF2BP3对肾癌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使用三维培养实验探究IGF2BP3对肾癌肿瘤血管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生成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实验探究IGF2BP3调控肾癌增殖能力和VM形成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IGF2BP3在肾癌中高表达,且与患者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显著相关。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和三维培养实验提示,敲低IGF2BP3水平会降低肾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克隆形成和VM形成能力,过表达IGF2BP3会增强肾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克隆形成和VM形成能力。流式细胞实验提示,敲低IGF2BP3可以引起肾癌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过表达IGF2BP3可以促进肾癌细胞从G0/G1期转化为S期。Western Blot实验证明敲低IGF2BP3表达水平引起细胞周期蛋白CDK4和Cyclin D1及VM相关蛋白MMP9和Vimentin蛋白水平下降。进一步的分子机制探究发现,IGF2BP3可以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调控肾癌的进展。研究结论:IGF2BP3在肾癌高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是肾癌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功能试验发现,IGF2BP3可以调控肾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VM形成。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IGF2BP3可以参与肾癌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调控肾癌细胞的进展。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动目标检测与跟踪在非法车辆定位及追踪、道路流量监测以及车辆智能导航等军民领域具有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SAR动目标检测与跟踪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SAR动目标检测方面,当检测慢速动目标时,尤其在高速平台及强杂波情况,慢速动目标与背景杂波分离困难,目标速度、位置等估计误差大,聚焦效果差,使得慢速动目标检测面临很大挑战。
随着人们对大容量、高速通信需求的增加,以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为代表的高阶调制格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然而,高阶调制信号对振幅和相位噪声更加敏感,传输过程中要求更高的光信噪比(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OSNR)。光放大器噪声和光纤非线性限制了光通信系统中长距离传输的容量和距离,全光再生技术成为减
第一部分内在能力、衰弱对社区高龄老人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比较背景: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健康老龄化目标,重点维护老年人的内在能力,并通过外在支持促进个体残留功能的发挥,以避免跌倒、失能等不良事件发生。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是个体的体力和脑力状态的总和。关于老年人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国内外研究报告多见于与
人类神经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且规模庞大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动力学行为与人类智能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关于神经元或神经网络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成为人工神经网络的重要内容,而忆阻器因其独特的记忆特性、非易失性、与CMOS工艺兼容等优点,成为构造人工神经突触最理想的器件之一,其良好的非线性以及随机性成为构造非线性系统,产生丰富动力学行为的重要条件。为准确掌握人类大脑的工作机理,加快实现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人工智
近年来,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优异的电学性能吸引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随着石墨烯研究的快速发展,其他层状二维材料逐渐被发现并被深入研究。其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s,TMDCs)由于其特殊的半导体性质和优异的光电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光学、储能、催化等方面。二硫化钼(MoS2)作为最典型的TMDCs材料之一,和石墨烯最大区别在于Mo
第一部分噪声性听力损失大鼠动态中枢功能重塑目的:听力损失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显著影响,然而神经重塑所涉及的脑区及其时空属性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综合利用多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技术,探究噪声性听力损失大鼠非听觉中枢功能重塑的模式及动态演化规律,尤其关注于听力损失后跨视听模态的功能重塑、听力损失认识损伤效应的潜在功能机制以及全脑复杂网络拓扑结构重组。方法:实验采用窄带高频噪声持续暴露(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炎症是引起其病理机制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多巴胺(Dopaminergic,DA)神经元变性缺失的重要因素[1-3]。目前常用的DA替代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治愈,针对其病理机制进行疾病修饰治疗是临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4-6]。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移动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促进了移动群智感知的快速发展。参与移动群智感知的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留下了大量的位置感知数据,能够用于智能交通、社会化推荐、城市动态感知等。这些群智感知位置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连接起来,构成了丰富的用户轨迹信息,为充分利用群体智慧获得用户兴趣偏好进行移动群智感知的个性化推荐,以及针对个人兴趣偏好和行人流量变化分析提供了可行性条件。然而,(1)传统的个性化路径推荐
自2011年高石1井钻获高产测试气流以来,高石梯地区灯影组气藏已经历了近10年的勘探开发,但目前仍然存在优质储层响应特征不明确、储层预测结果与钻探效果不匹配等问题。因此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含硅质云岩岩石物理建模研究、AVO正演模拟研究及有效储层预测方法研究。综合利用多种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储层基础地质特征,对研究区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并在此之上分析了储层的宏观展布规律;然后在优化处理地
物联网弱终端追求对“万物”的普遍覆盖,多面向广泛环境感知、工业控制等应用场景,部署规模大,数量多,其设计和优化方向趋向于轻量化、低成本和低功耗,同时还要保持适当的性能以满足应用需要。然而,当前物联网弱终端的功耗优化中,由通信所导致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在通信原理及对应的通信芯片架构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仅依赖芯片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通信功耗难以实现显著的降低。而通信功耗在弱终端的总功耗中占绝大部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