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C波段四极化SAR海表面风速反演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空间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其高分辨率、全天时和全天候的特点,逐渐成为海面风场观测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全球海洋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风场数据。然而,目前基于C波段星载SAR海面风速反演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现有SAR风速反演模型的全球普适性,重采样的空间分辨率对SAR反演风速的影响,不同极化方式SAR数据风速反演差异性,四极化SAR系统海面风场遥感应用局限性等。本文基于大量C波段RADARSAT-2精细四极化SAR影像,联合海洋浮标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风场数据,对目前SAR海面风速反演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四极化SAR风速反演模型不同海域适用性分析。本文选用目前国际常用的SAR风速反演模型,并在全球不同海域进行了SAR海面风速反演实验。基于346景美国东西海岸、墨西哥湾和白令海海域的SAR风速反演实验表明,CMOD5.N模式函数在VV极化SAR风速反演中效果最优,反演风速和浮标风速均方根误差为1.94m/s;CMOD5.N+Z2011组合模型在HH极化SAR风速反演中效果最佳,反演风速均方根误差为2.37m/s;C-2PO模型在交叉极化极化SAR风速反演中效果最好,反演风速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8m/s和2.01m/s。基于58景中国南海和东海海域的SAR风速反演实验显示,CMOD5函数在VV极化SAR风速反演中效果最优,反演风速与ERA-Interim风速的均方根误差为2.06m/s;HH和交叉极化SAR反演风速误差较大,且交叉极化SAR反演风速要明显高于参考风速。(2)构建了适用于中国海域的极化比模型和交叉极化SAR风速反演模型。鉴于中国海域HH和交叉极化SAR数据风速反演效果欠佳,本文基于58景四极化SAR影像和ERA-Interim再分析风场资料,构建了CHN-PR极化比模型和CHN-CP交叉极化风速反演模型。与ERA-Interim风速对比,基于CHN-PR+CMOD5模型的HH极化SAR数据反演风速均方根误差为1.92m/s,优于前人提出的极化比模型;基于CHN-CP模型的VH和HV极化SAR数据反演风速分别为1.50m/s和1.53m/s,优于C-2PO和Vachon-CP风速反演模型。(3)研究了重采样的空间分辨率对四极化SAR风速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对比实验,分别在VV、HH、VH和HV极化通道下,探究了重采样的空间分辨率对SAR反演风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SAR反演风速精度随着空间分辨率的下降而增加;VV、HH、VH和HV极化SAR数据反演风速空间“最适分辨率”分别为850m,1050m,1350m和1450m。(4)研究了共极化和交叉极化SAR数据反演风速的差异性。本文分析了共极化和交叉极化SAR数据在不同风速区间的风速反演效果,并利用统计性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区分中低风速和高风速的精确风速阈值查找(Wind Speed Threshold Model,WST)模型。基于WST模型,提出了一种联合VV和VH极化SAR数据的混合风速反演(Hybrid Wind Speed Retrieve Model,HWSR)模型。基于HWSR模型的SAR反演风速与浮标风速均方根误差为1.47m/s,优于CMOD.5N函数和C-2PO模型反演风速。最后,从建模数据、雷达入射角、信噪比、海表面流场以及SAR成像机制角度出发,分析了低风速下C-2PO模型反演风速误差较大的原因。(5)探讨了简缩极化SAR数据海面风速反演的适用性。本文基于256景四极化SAR数据,采用RCM简缩极化模拟器仿真了RV、RH、RL和RR极化的SAR影像,并利用现有风速模型进行风速反演实验。结论显示:基于Co Ve-Pol模型的RV极化SAR数据反演风速效果最好,和浮标风速均方根误差为2.36m/s;基于Co Ho-Pol模型的RH极化SAR数据反演风速效果最好,和浮标风速均方根误差为2.19m/s;基于CMOD5+Z2011模型的RL极化SAR数据反演风速均方根误差为2.31m/s,满足海面风速反演要求。基于RR极化SAR数据和浮标风速的关系,本文提出了RCM-RR风速反演模型,基于RCM-RR模型的SAR反演风速均方根误差为2.16m/s,满足海面风速反演需求。
其他文献
海洋中的对流不稳定过程主要分为两类:海底高温热液造成的轻水上升羽流和高纬度海水变冷或结冰盐析导致的重水下沉羽流。热液羽流连通了地壳深处和海水,是地壳内部与海洋之间传输动量、热量和物质的主要途径。海底热液区的数量之大、分布之广,因此对热液羽流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盐析现象是形成下沉羽流的机制之一,盐析羽流属于深对流过程,对全球海洋深层水团形成、CO2的输送储存和热盐环流等有重要的影响,进而改变全球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强度的气候变化及归因是一个有争议的科学问题。目前全球气候模式对海盆尺度的TC强度长期变化的模拟能力低,大部分研究基于观测或理论定性地从大尺度环境场角度来理解TC强度的气候变化,但仍然没有能够解释出对应变化的机理。本文改进了一个适用于西北太平洋气候变化研究的TC强度模式,评估了TC强度资料的相对可靠性和再分析资料中大尺度环境因子的变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将改进的强度模式沿着观测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快速增强(Rapid Intensification,RI)通常与高海温、弱垂直风切变(Vertical Wind Shear,VWS)以及较高的对流层中低层湿度等大尺度环境因素相关。近期研究发现,在有些偏强的垂直风切变(VWS200-850 h Pa>10 m s-1)环境下TC仍可发生RI。由于中国南海地区的登陆TC强度预报经常受到RI的挑战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局地不同时间尺度海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观测资料与ECHAM5大气模式输出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得到:(1)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是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经20天低通滤波后对印太海域对流层高低层风场进行EOF分析,揭示夏季印太地区大气低频主模态为热带季节内振荡(ISO)模态。EOF分析得到
地磁暴,作为典型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对中高层大气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利用 Thermosphere Ionosphere Mesosphere Electrodynamics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TIMEGCM)模拟了 2002年4月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导致的地磁暴期间中间层-低热层(MLT)温度以及风场在全球对磁暴的
飑线作为典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之一,伴随的强降水、大风,甚至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经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以及提高数值模式对飑线系统的预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观测研究表明,江苏省北部是中国东部飑线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灾害性天气影响江苏、安徽、上海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地区。本研究选取了2009年6月14日发生在此处的一次飑线过程个例进行研究,因为此次过程强度较大、影响较
本文利用1981~2010年、2011年5月、6月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全国741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序列,计算湿位涡(MPV)、对流有效位能(CAPE)、倾斜对流有效位能(SCAPE)、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运用数理统计结合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研究夏季风影响下我国南方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对称不稳定之间的关系,取得主要结论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是年际时间尺度上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东西向偶极子模态,它既可以由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遥强迫产生,也可以通过热带印度洋海盆内海气相互作用产生。本文在揭示IOD建立机制和增长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ENSO强迫变率和独立于ENSO变率对IOD时空演变过程的影响。从观测分析和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北极海冰减少,青藏高原(下称“高原”)积雪减少,但在高原西部地区,近二十年来冰川略有扩张,高海拔地区积雪面积没有大范围地减少,这表明高原西部冰冻圈出现截然不同的气候响应,高原西部积雪气候变化是否与北极海冰存在联系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使用卫星观测的积雪和海冰数据、再分析数据和大气环流模式,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冬季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年
南极地区的地表能量分配与转换不仅对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全球。但由于南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受限于之前较为落后的技术手段,开展观测试验非常困难,导致观测资料较为缺乏,特别是通过涡动相关法精确测量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的湍流感热和潜热通量数据。另一方面,由于涡动相关观测系统覆盖度较低,目前仍无法获取足够的数据用于天气和气候模式中。因此,提高基于Monin-O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