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畬族“奶娘催罡”巫舞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视角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娘催罡”巫舞是福建省第一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畬族民间舞蹈。它流传久远,尤其在福安市广泛流传,是畬族人民在“驱魔镇妖”仪式中的一种祭祀舞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于无文字的福安畬族人民来说,“奶娘催罡”巫舞是通过人的身体动作实践与传承,维系着畬族一代代人的群体记忆。本人通过“奶娘催罡”巫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访谈与地方民俗活动的深入调查后,发现:“奶娘催罡”巫舞在实践传承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创新内容,但历史文献及其学者研究所引用的内容依然停留在2005年文化馆所整理的舞蹈笔记内容。为此,本人以福安畬族“奶娘催罡”巫舞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结合田野调查内容,试图通过福安畬族“奶娘催罡”巫舞具体的传承场域、资本、惯习和具体的实践过程,梳理福安畬族“奶娘催罡”巫舞的传承脉络,探寻福安畬族“奶娘催罡”巫舞的创新内容以及其原因。为进一步丰富“奶娘催罡”巫舞的文献资料库,也为其传承保护提供新方法、新思维,拓展新的研究视野,进而也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添砖加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包含了研究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创新之处和所使用的研究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追忆“奶娘催罡”巫舞在时空中的传承,深入了解其舞蹈的地域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意识以及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进一步认识“奶娘催罡”巫舞在民间生成的起源,从而更好的认识“奶娘催罡”巫舞在时空场域下如何进行传承与发展。第二章对“奶娘催罡”巫舞的社会实践工具即“奶娘催罡”巫舞的资本进行论述,主要以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为主,突出何种具体的资本是支撑他持续发展留存至今的重要资本。第三章通过“奶娘催罡”巫舞所依附的惯习主体“畬族”这个族群,结合场域与惯习的逻辑,分析族群在物质生产与岁时节庆的长期实践中所养成的族群惯习,进一步验证族群惯习对奶娘催罡巫舞的传承影响,深入探究其传承实践的动机。第四章论述舞蹈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创新内容,通过分析他的创新传承形式、舞蹈结构形态的创新,重点阐述了新增的10种罡步的跳法及寓意,提炼其主要的形态特征,行径路线,最后寻找促进他创新的原因,主要以创新意识的内部原因与国家政策的外部原因两部分进行详细的论述。“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转向“普及化”的跨越时期,“职业导向”课程价值取向逐渐从高职高专转向应用型本科、新兴本科。为此,本文立足于职业导向视角,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亚洲潜水学院休闲潜水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个问题的探讨:1.应用型本科的职业导向课程体系理论基础是什么?2.亚洲潜水学院休闲潜水专业课程体系“职业”现状如何?3.亚洲潜水学院
厦门是重要海丝节点城市,厦门海丝文献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厦门在海上丝绸之路活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是厦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见证,也是厦门建设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可参考的重要信息资源。随着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海丝文献资源的研究和整理开发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厦门海丝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察等方法,从地方文献、厦门海丝文献、海丝文献整理、海丝文献开发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笔者了解到
国家意识是指在同一国家长期共同生活、奋斗、发展的居民,对该国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自豪感等情感的总和,是现代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少先队员国家意识具有政治性、集体性、象征性等特点,在少先队员群体中进行国家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其爱国情感、团结精神、集体意识、文化自豪等优秀品质,有助于我国青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积极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少先队员国家意识教育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面临着教育内容老旧、师资力量
沈从文(1902-1988)是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被称作“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浪漫、多情的地方,而《边城》则是湘西地方色彩的代表作。《边城》在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排名第二。自1934年出版以来,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并被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可以说,《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本文以当代著名翻译理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西文化因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而产生交汇。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前卫艺术家,他们对艺术的关注逐渐从自由度转向了自我文化身份的认知。黄永砅就是其中的一员,常以智者的眼光怀疑最主流意识的本质。黄氏最主要的艺术之道在于不断地因在场条件调整其创作策略,其行为方式深受维特根斯坦、福柯等后现代思想家的影响,对事物充满质疑和审视。并且,在黄氏艺术思想里后现代思想被视为创作艺术作品的理论指
民族工艺品中凝聚着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深厚内涵,是民族民众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独特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因此民族工艺人才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随着今天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很少愿意以手工业为生,民族工艺品行业的专业人员十分匮乏,民族工艺人才成为我国社会的紧缺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是
随着2014年中国田协不再要求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需要通过审批,且由于马拉松比赛对于举办城市巨大的宣传与经济带动作用,使得全国各城市纷纷举办马拉松赛事,到2017年达到千余场,参赛人次数以百万计,一度成为最受人民群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赛事之一;不过随着场次的增加,猝死的发生也逐渐增多,据《搜狐网》统计,截止2016年3年之内在国家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中,共发生了16人次的猝死,成为了猝死率最高的
继续教育是特殊教育形式之一,与普通教育一起构成我国社会教育体系,同时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推动力之一,发展以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因为继续教育的受教育人群与普通大学生不同,该受教育人群具有特殊性,所以高校继续教育在很多方面,比如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过程还是其管理体制都具有明显特色。完善科学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质量,目前
省际边界区通常远离省会城市,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此外,受限于行政区划等因素,省际边界区内各城市之间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等相关政策的实施,跨省界的城市群建设及区域中心城市研究引起众多学者关注。在此背景下,文章进行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构建研究,探究影响中心城市构建的相关因素及辐射影响范围。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中心城市和省际边界区研究的理解基础上,对相
汉族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移民题材民歌是以中国近代为主的汉族移民史为依托而形成和传播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因此,将“下南洋”“过台湾”“闯关东”“走西口”四个时间较长、参与人数较多、影响较深的四个移民事件作为研究背景,以反映四个移民事件各方面内容的汉族民歌为研究对象,进而揭示出其内在文化特点和联系。首先,梳理了四个移民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进而分析移民题材民歌即兼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