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筹运行时刻和到发线的调图工作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ding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方便广大旅客出行和适应铁路科学发展,自2010年以来,全路加密进行旅客列车运行图的调整优化工作。对于普速铁路的大中型客运站而言,到发线通过能力和咽喉区利用率日益紧张,调整“客车集束时间段”内某趟客车运行时刻后,必将改变该时段客车到发线运用方案,从而引起该时段内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等作业产生较大变化。车站在参与调整列车运行图工作时,因调图专职对站场布局掌握不透、客车技术作业掌握错误以及考虑不周密和人为疏忽,极易产生同一咽喉区列车到发进路交叉、本务机车(调车机车)转线与列车到发产生进路交叉或调车作业违反普速《技规》301条规定等突出安全问题,为新的列车运行图顺利实施实施埋下安全隐患,容易造成旅客列车运缓、增加站停时间以及耽误列车等安全事故。本文以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辖内包头站在编制旅客列车调整图方案为例,对调整图常见问题进行简述,提出相应的决对策,借助车站技术作业图表的理念,阐述了客车挂线图的目的和作用。同时,建立计算机自主编制客车挂线图模型,提出了客车挂线图计算机编制系统设计思路和框架,设定了列车车次、客车到发线等具体逻辑处理规则,实现了计算机辅助铺划客车挂线图,达到了构建智能化客车挂线图系统初步目的,并对计算机编制和人工铺划进行优劣势分析进行互补。以期有助于普速铁路大中型客运站合理运用客车到发线,提升车站调整列车运行图实施方案的编制质量。
其他文献
铁路客运站作为旅客运输组织及服务社会的窗口,主要功能是办理旅客列车始发、终到、通过作业及客运业务,完成旅客上下车及中转换乘等服务组织工作。而铁路枢纽客运站不仅承担着大动脉的集散功能,还对铁路网的运输秩序及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铁路枢纽客运站在改扩建等大型施工条件下,解决旅客服务与运输效率间的矛盾尤为关键,对枢纽客运站行车方案的调整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参照以往研究成果的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客运专线上大量修建长大铁路隧道是不可避免的,而目前较多采取利用辅助坑道来增加工作面即“长隧短打”的工法,因此客运专线长大隧道中辅助坑道的开闭和设计参数对控制乘客舒适性的瞬变压力的影响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调查研究及归纳总结、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时速160~200km/h客运专线单线长大隧道内辅助坑道的位置、长度和面积三个参数对瞬变压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从
近年来,随着铁路货运市场的不断发展,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稳步增加,车辆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轴承作为列车上承载重量的关键设备,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货车的安全稳定运营。轴温是反映货车车轴运行健康状况的一个有效指标,为了对货运列车的轴温情况进行监测,路局目前主要依靠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THDS)对列车轴承进行实时监控。然而在铁路货车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热轴的误报事件,造成了较大的人
调度集中系统(CTC)是我国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重要系统。作为高速铁路运输的大脑和神经,它担负着指挥高速铁路列车安全、正点、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规模不断扩大与结构愈加复杂,行车指挥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增大,一旦发生干扰列车按计划运行的事件特别是行车设备故障,往往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目前列车调度员更多地是凭借经验处置,并根据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行车组织策略。对列车运行计划
随着货运增量、“公转铁”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重载铁路车流密度大、设备老化超大修周期、天窗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重载铁路接触网发生绝缘子断裂、异物倾入、设备跳闸、电缆击穿等问题日趋频繁,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安全管理,用科学的方法提前防控风险,以提高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传统的安全管理多重视问题的反思分析及追责考核。在安全风险管理中,则强调风险辨识、评估及防控和事后危害的控制。
株洲北编组站是全路12个主要路网性编组站之一,江南第一大编组站。车站位于京广线及沪昆线两大铁路繁忙干线的交汇点,担负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车流及区域内小运转车流的解编作业,是沟通华东、华南、西南和北方的交通枢纽。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在湖南、江西、重庆、广州、广西等省车流组织调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郑州北站合称“南株北郑”。2016年前后,株洲北编组站出现了持续一段时间的站堵现象,根据站堵期间车流统
定位线夹是接触网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接触线和定位器的重要零部件,它承载了一定的机械负载,让弓网关系更加稳定。定位线夹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能够在定位点处固定接触线,使得接触线在整个弓网系统中趋于稳定状态,让受电弓能平滑、快速通过;二是通过定位线夹固定接触线,调整定位器支座可调节接触线拉出值,让受电弓与接触线均匀接触,提升受电弓寿命。接触网定位线夹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运行安全,一旦
接触网是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降低铁路运输能耗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铁运行年限的提高,负责牵引供电的接触网设备逐渐会出现老化症状,典型设备缺陷逐渐暴露,部分零部件损坏,已到了需要更换的时候,检查过程中依然发现有“松、脱、断、裂”等情况,设备参数无法达标。根据《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文件要求,维修作业无法进行全面性的修
自2007年动车组上线运行以来,我国已经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动车组运用维修数据,海量的数据蕴藏着动车组性能变化规律和故障诊断信息。随着我国动车组配属数量持续增加及运用周期及里程不断增长,动车组机械部件磨损、电气部件老化及运用检修故障率增高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维修费用也逐年增加,因此动车组修程修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运用数据规律指导、验证动车组修程修制改革可行性,用最少的维修成本及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实现动
随着铁路安全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为了尽量减少中间站频繁调车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铁路区段站服务中间站的工作思路日趋明显,这对区段站运输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区段站在进路运用、编组质量、部门协同及内外联动等多方面做出改变。但从实际来看,区段站在运输组织方面由于受到传统的作业思路、个人经验式的作业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车站运输生产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甚至对局部路网运输效率、车辆周转产生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