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是现代汉语动词在体范畴的实现差异及其背后的语义动因,重点研究了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和短时体这四种体中的动词语义递差。基于事件语义学与事件结构理论,吸收了 Croft(2012)提出的动词体貌语义特征二维分析框架思想,本文提取出十五组动词语义特征变量:[±起始][±终结][±持续][±反复][±增量][±方向][±可逆][±瞬间][±固有][±静态][±结果][±生命][±可控][±自主][±位移],并进行了量化统计与定性分析,提出并验证了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假设,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不仅分别构建了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和短时体的动词实现模型,而且构建了动词体范畴实现的总模型。本文认为,研究动词的体实现问题首先要回归到动词语义本身,动词语义与句法形式之间存在层阶关系,即递差,这种表现为梯级形式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于动词语义的差异,是不同语义特征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章就是基于对动词语义的时间与状态的二维分解,综合事件进程与事件参与者两个方面,提取了与动词事件相关的十五组语义特征变量,并进一步明确了具有较高解释力度的六个影响动词体实现的公因子:控制、过程、变化、界限、事态、路径。第二、三、四、五章分别研究了动词在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和短时体中的实现情况,并分别构建了持续体动词递差:暂时状态动词<有向渐变动词<无向反复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完成体动词递差:非过程性实现动词<延续变化动词<可变反复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经历体动词递差:可反复无变动词<非反复变化动词<可变反复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短时体动词递差:可反复实现动词<实现性可延续动词<变化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研究发现,不同体范畴的动词递差表现异中有同,六个公因子下的十五组语义特征变量在不同体、不同层阶的运作表现为此消彼长或同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动词语义特征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体现了不同体范畴之间的联系性,回答了学界以往关于不同体所表达意义的一些争议性问题。同时,本文还分别构建了动词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短时体实现模型,为预测动词的体实现情况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基于不同体范畴的动词递差体现出的差异性联系,本文的第六章构拟了一个整体性的现代汉语动词体实现预测模型,并搭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递差:一次性状态动词<可延性实现动词<可延性变化动词<可变性反复动词<过程性实现动词。该递差不但显示了从非体实现动词到体实现动词的层阶变化,还显示了非体实现动词内部以及体实现动词内部的从核心到边缘的层阶变化,解释了现代汉语动词语义与体形式表征之间的规律与例外问题。比较发现,大部分动词的体貌语义特征具有模糊性,在句法实现上表现为能够同时进入两种及以上的体范畴,体现了动词语义句法表征的灵活运作机制。本文最后一个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概括了体范畴动词递差假设的来源及验证思路与方法,并归纳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研究发现:首先体的研究需要内部与外部视角的结合;其次各语义特征变量在体实现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持续]特征是持续体最显著的特征,[+终结]特征是完成体和短时体最显著的特征,[+可逆]特征是经历体最显著的特征;再次现代汉语体动词递差与西欧语言体动词递差存在明显差异。文章同时也特别指出,动词体范畴递差的运动轨迹以及句法、语境等的影响可作为未来深入研究的内容。
其他文献
期刊
为有效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初期运营的客流数据,提高服务水平,根据客流需求总量预测与地铁站进出站客流预测结果,采用重力模型对车站间的OD客流量进行预测。以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案例,验证其可行性,为合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其他类似城市的轨道交通做出示范。
赞比亚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仍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许多人选择使用其他运输方式出行,尤其是公路运输。铁路客运服务是一项公共服务,如何改善铁路客运服务需要大量的努力。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是赢得客户的关键,提出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的重点是建立改进服务质量的方法,通过建模提供系统的决策方法。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重力模型来建立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使用了关键服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画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是四者内涵的集中体现。中国画在形态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构图技法与审美表现。基于此,以中国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构图技法与审美表现,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其中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诠释了独特的精神审美。因此,在当前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中国画构图技法,通过合理表达中国画构图技法,实现理想的审美能力培养效果。本文将结合《就画论画:中国画构图技法解析》一书,分析中国画的构图技法,探索中国画构图技法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当前持续改善学生审美能力培育质量提
期刊
目的:观察艾灸对疲劳大鼠不同脑区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艾灸缓解疲劳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负重力竭游泳法建立疲劳大鼠模型。艾灸组在造模同时灸双侧"足三里"穴各3壮,隔日1次,共11次。观察大鼠力竭游泳时间,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和下丘脑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
在春节来临之际,嵩县审计局分赴基层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全面了解困难党员、退休老干部、就地过年人员和帮扶村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认真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及时送上党的问候和祝福,切实把党的关怀落到实处,确保他们度过一个幸福、欢乐、祥和的春节。
期刊
《四庫全書》在編纂過程中形成了多種提要,其中包括各分纂官撰寫的分纂稿、抄錄於《四庫全書》各書之前的書前提要,以及獨立成書的《四庫全書總目》(後文簡稱《總目》)等。從最初擬寫分纂稿到最後審定《總目》,前後長達二十餘年。在此期間,《四庫全書》歷經抽換、增補和復校,四庫提要也相應進行地了反復修改。於是,這些形成於不同編纂階段和不同版本的提要在文字、內容或體例上產生諸多差異,引發學者的大量關注。以往的四庫
学位
本学位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了起源于经典抽象代数的拓扑群可约性问题.关于该问题著名拓扑学家Arhangel’skii和Tkachenko在专著[4]中提出了一个公开问题.对于离散情形,我们证明了整数群是可约的,否定回答了该公开问题.对于非离散情形,给出了若干类可约拓扑群,特别证明了实数加法群以及有理数加法群关于通常拓扑均是可约的.本学位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群拓扑格的gap问题.设G是一个抽象群,G上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