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改性苯丙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ecue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生物贻贝(Mussel),通过分泌贻贝粘附蛋白(MAPs)将自己强有力地附着在有机、无机等各种材料表面,具有超强的防水粘附力和万能粘附性。研究表明,贻贝粘附蛋白中多巴的儿茶酚基团是其具有神奇粘附性能的关键。但其制备量超低、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因此寻找廉价的贻贝仿生材料尤为重要。  本文以涂料工业中常用的苯丙共聚物为高分子基体,将含儿茶酚功能单元的多巴胺(Dopamine)引入到共聚物中,制得多巴胺改性苯丙共聚物,以期望获得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粘接性能优异的粘接剂。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以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n-BA)、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含/不含AA单体单元的初始苯丙共聚物;然后利用碳二亚胺法,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多巴胺接枝到含 AA的初始苯丙共聚物的侧链上,制得多巴胺改性苯丙共聚物,改性前后聚合物的结构均被全面表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定量分析表明改性共聚物内多巴胺的浓度与理论值相当。通过酰胺化过程中定时取样分析可知,酰胺化改性最佳反应条件为25℃、12h。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多巴胺的引入使共聚物的Tg升高,且随着多巴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扩大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含多巴胺的改性苯丙共聚物与 Fe3+的络合程度与铁离子、儿茶酚的浓度有关。而搭接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初始苯丙共聚物对铁片的搭接剪切强度随羧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最大为140%;多巴胺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粘接性能,增幅约为20~36%;且多巴胺含量越高,粘接性能越好,最高强度达3.69MPa。引入适量的Fe3+,可以大幅度提高改性苯丙共聚物的搭接剪切性能,最高强度达5.03MPa。由此推断,适当量 Fe3+的引入可以降低体系内多巴胺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以烟农19和兰考矮早8为材料,研究密度和氮肥基追比例对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提高有利于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而
In this study, by carrying 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to the seven coal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terview-ing with the local authority and the residents, t
生物可降解材料是一种能够在生理环境下以一定的速率降解的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类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保持了普通塑料所具有的理化性能等,可用于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水热法有着成本低,反应易于控制等特点,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表面活性剂由于其模板作用,对控制纳
在本研究中,采用同轴共电纺制备了生物降解性核壳纤维膜,用于组织工程支架。选择生物降解性合成材料聚己内酯作为核壳纤维的内核,为复合纤维支架提供适宜的机械性能;选择细胞
DNA或RNA寡核苷酸能特异性识别双链DNA位点,形成三链DNA,这种识别为体内及体外基因结构和功能修饰提供了有效方法。三链DNA的形成可导致基因表达位点的特异性调节,蛋白质结合的调节,DNA缺陷的识别,突变和同源重组的增强,从而成为基因特异性的操控工具。此外,三链DNA技术广泛应用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中,用于将药物递送到DNA损伤的特定部位,为序列特异性地标记DNA双链,识别和纯化DNA,研究
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仍然是电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提高,表征手段的完善,以及与化学和生命科学的融合,对生命中的微环境及组分的快速探知和可控的要
7月2日,十余家新媒体初创企业有了新的“大本营”——位于CBD核心区的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园区内的新媒体国际孵化平台——北京新媒体加速器也于同日正式启动。新媒体加速器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以特异性的亲和反应为基础,通过检测平衡状态时抗原抗体复合物,实现待测物的分析测定。由于免疫化学反应发生在传感器表面,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因此,电化学免疫传
Since TV culture has been the mainstream,TV,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media,have spread its influence widely and rapidly so as to alter people’s ideology and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