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钙晶体生长习性的模拟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uehe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烟气脱硫工艺备受关注,而烟气脱硫副产物硫酸钙的利用直接关系到脱硫工艺的选择和清洁化生产。硫酸钙的溶解和再结晶行为直接影响到其晶体结构和形态变化,不仅关系到硫酸钙的应用领域,而且还影响到溶液体系下硫酸钙的固液分离难度。因此,系统研究溶液体系下硫酸钙的溶解和再结晶行为对于合理控制硫酸钙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量子化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溶液体系下晶体的生长行为成为一种可能。本文借助Materials Studio模拟软件,构建了晶面-溶液双层结构模型,模拟了不同溶液体系下硫酸钙晶体的生长习性,计算了硫酸钙晶体界面结构的稳定性。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如下结论。
  (1)自然环境下CaSO4·2H2O晶体结构是由(020)、(021)、(11-1)和(110)晶面及其对称晶面围合而成的平板形结构,其晶面的稳定性顺序依次为(020)晶面>(11-1)晶面>(110)晶面>(021)晶面;而CaSO4·0.5H2O晶体结构是由(200)、(002)、(110)和(1-10)晶面及其对称晶面围合而成的棒状结构,其晶面稳定性顺序依次为(1-10)晶面>(110)晶面>(200)晶面>(002)晶面。
  (2)随着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浓度的升高,溶液中Na+和Mg2+与Cl-的缔合作用越来越强,Na+和Mg2+的水合作用减弱;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中Na+和Mg2+的水合作用越来越强,缔合作用减弱;同时随着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浓度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溶液中Na+和Cl-的自扩散系数逐渐降低。
  (3)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CaSO4·2H2O晶体有由平板状向粗大化的晶体转变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存在晶面消失的现象。
  (4)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升高,CaSO4·0.5H2O晶体由棒状逐渐向X轴和Y轴方向生长,不利于晶体向Z轴方向生长。随着氯化镁溶液浓度的升高,有利于CaSO4·0.5H2O晶体向Z轴方向生长,形成纤维状晶体;而随着温度的升高,CaSO4·0.5H2O晶体先向Z轴方向生长,然后再逐渐向X和Y轴方向生长。
其他文献
电磁场在钢铁冶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电磁搅拌、电炉、感应炉等冶炼手段均存在电磁场。电磁场对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及钢中夹杂物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研究电磁场下熔渣/熔钢与耐火材料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用的是目前钢铁冶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种MgO基耐火材料,即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镁钙质耐火材料、镁碳耐火材料。配置R=4的碱性渣、选用GCr15SiMo钢,将它们放入三种MgO基耐火材料坩埚后,利用电阻炉(非电磁场)、多因素抗渣炉(电磁场、真空、惰性气氛N2)、中频感应炉(空气气氛、电磁
二氧化锆因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陶瓷增韧、催化剂载体、传感器和装饰材料等领域。纳米二氧化锆粉体的粒径、分散性对其后期烧结性能影响较大,进而影响锆制品的性能。因此,制备出粒径细小均匀、活性高、分散性优良的纳米二氧化锆粉体具有重要意义。
  经分析粉体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后,本文采用均相沉淀法和水热法两种方法来制备纳米二氧化锆粉体。
  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锆粉体,探讨了硝酸锆和尿素摩尔比、Zr4+浓度、反应温度、分散剂、前驱体溶液电荷控制等因素对粉体制备
氧化铝粉体因其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良好的导热、绝缘、耐磨、耐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精细陶瓷、微电子、高分子复合材料、漆料等领域。但是在氧化铝粉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易团聚,水性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差,与有机高聚物基体相容性差等问题,影响氧化铝粉体的应用性能。
  为了解决氧化铝粉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表面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目前,氧化铝粉体表面改性主要分为无机包覆与有机改性两种。本论文针对氧化铝粉体易团聚、水性体系分散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无机改性中的二氧化硅包覆法对其改性,以提升其在水性体系分散稳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精铜消费逐渐增加,铜熔炼产出的铜渣大量积累,而铜渣中含有大量有害元素,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将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考虑到铜渣中铁含量通常在40%以上、铜含量在0.5%以上,特别是富氧低吹渣含铜较高,而我国铁矿石开采品位在20%左右,因此铜渣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铜渣利用的主要方向为单一的提取渣中的铁元素或铜元素,方法主要有选矿法和火法贫化。本课题组提出了利用铜渣还原铁水冶炼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新工艺。即先适度贫化熔融铜渣,经渣锍分离后回收锍中铜及伴生贵金属,
随着国内氧化铝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我国铝土矿品位的持续走低,传统拜耳法过程处理低品位铝土矿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开发高效低耗生产氧化铝的新流程和新工艺,已然成为中国氧化铝工业必须解决的头等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新近提出的钙铁榴石一步碱热法处理低品位铝土矿新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分析纯试剂模拟铝土矿溶出时的脱硅反应体系,利用XRF、XRD、SEM-EDS等多种现代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活性铁酸钠的合成过程,CaO-Na2O-Al2O3-H2O系、CaO-Na2O-Al2O3-SiO2-H2O系和铝土矿实际溶出体
金、银作为贵金属,是制作首饰和钱币的重要原料,也是国家的重要的储备物资。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快速发展,金、银的广泛应用和消耗量的增加,进而会产生大量含金银物料的废弃件。其中,废旧金银镀件是一种重要产出物,其金银的含量远高于自然界中矿的金银含量,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目前浸出金银的方法主要有氰化法、氯化法、硫代硫酸盐法、碘化法等。氰化法由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已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硫代硫酸盐作为一种绿色的浸出试剂,浸出速度快,毒性小,操作简单,是有望取代氰化法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论文以某企业的废旧金
不锈钢渣是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渣中非稳定相中的铬在自然环境中会被氧化成剧毒的水溶性Cr6+,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限制了不锈钢渣的资源化利用。尖晶石相是不锈钢渣中铬的稳定相,也是不锈钢渣改质的目标物相。尖晶石晶体的发育状况及晶粒尺寸对不锈钢渣中铬的稳定化效率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均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报道的不锈钢渣改质方法均无法形成满足工业选矿条件的大尺寸尖晶石,一方面影响了铬稳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尖晶石与其他物相的高效分离也难以实现。
  本研究借鉴铬铁矿地质成矿原
近年来随着射线装置和核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单一的屏蔽材料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防护设备的要求。铅等传统材料一直比较昂贵,且铅有毒,因此研究成本低廉、屏蔽性能良好且无毒环保的新型屏蔽材料越来越成为一项有意义的课题方向。热镀锌渣中的锌含量丰富,而很多含锌屏蔽材料相关的研究证明锌元素的γ射线屏蔽性能较好,又锌渣价廉易取、来源广泛且无毒无害,因此热镀锌渣制备的γ射线屏蔽材料很大可能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以热镀锌渣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在镀锌渣可行性模拟过程中,用WinXCO
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高铁的迅猛发展,必然需要更高品质的重轨钢,要求重轨钢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从而增加重轨钢的服役年限,提高其使用寿命。因此,对重轨钢中含氧化铝类脆性夹杂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炼渣会对钢中夹杂物产生显著的影响,国内外关于高碱度、高氧化铝精炼渣的使用已经得到广泛采用,但夹杂物的目标成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本课题在工业调研的基础上,采取金相显微镜、SEM-EDS能谱分析对重轨钢中夹杂物的类型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在MoSi2炉上开展渣-钢
硅膜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在半导体、电子、锂离子电池、医学、尤其太阳能电池领域均有应用。然而传统硅膜制备方法是以有机硅为原料,存储存在安全隐患,且硅膜制备设备要求严格,成本高。因此廉价、致密的晶体硅膜的制备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本论文以廉价的石墨棒和石墨片分别作阳极和阴极,熔融氯化钙做电解质,分散在氯化钙中的纳米二氧化硅做硅源,采用熔盐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硅膜。通过研究纯石墨片阴极和镀银石墨片阴极进行硅膜沉积,采用SEM、EDS和XRD等对产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以纯石墨片为衬底,870℃下,纳米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