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数阶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的锂电池SOC估计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电动汽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电池管理系统通常用来保证整车系统及各个单体电池的最优表现和正常运行,SOC(荷电状态)是电池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它主要用来量化电池的剩余电量。保持电池SOC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有效防止过充和过放对电池寿命带来的损害。同时,精确的电池SOC估计对于驾驶员合理规划行程和预测汽车剩余驾驶里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价值。由于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过程复杂且相互影响,外部的强非线性和时变特性,且车载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导致了SOC估计的难度。为获得较为精确的SOC值,本文做了如下工作:建立了一种基于锂电池电化学阻抗谱特性曲线的分数阶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利用常相位角元件代替传统整数阶模型中的理想电容,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电池的动态行为。基于分数阶微积分Letnikov Grunwald-定义的离散形式,给出了锂电池分数阶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采用一种微分递减策略计算权重并将其用于电池模型的参数辨识,大大降低了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优化目标函数时会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锂电池分数阶数学模型的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SOC估计方法。该方法一方面继承了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的优势,可以直接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和保证误差协方差的正定性,提高数值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锂电池分数阶模型在精确刻画系统动态行为上的优势。通过在美国联邦城市运行工况、US06公路循环工控和北京动态应力测试三种动态工况以及在三种温度(25℃、0℃和45℃)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的质量是影响卡尔曼滤波估计精度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可自适应调整噪声协方差矩阵策略。该策略结合分数阶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对锂离子电池SOC进行估计,有效克服了一般滤波方法中将噪声协方差设为常值而导致滤波结果不精确的问题,防止了不精确噪声协方差矩阵导致滤波器发散的问题。在三种不同温度、三种不同动态工况下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该方法的锂电池SOC估计可以获得更高的估计精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已然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在众多的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中,通过催化热解的途径对生物质热解产物进行品质升级,其经济可行性仍面临着目标产物产率低、品质差等问题的困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催化剂失活速率过快,催化效率难以稳定,进而给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生物质催化热解反应路径和机理。本文将通过研究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催化热解反应途径及其对
数字源表是为半导体、计算机、汽车医疗行业等常规特性测试和生产测试应用而设计,常用于中低电平测试和实验室研发使用。其内置源-测功能能够提供精密电压、电流源的同时,又能够作为电压、电流、电阻表使用,极大地缩短测试、开发所需时间,同时降低购买成本。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设计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英国Acorn公司研制的首款RISC微处理器)的小尺寸、高精度、高集成度的
本论文使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以及复合物。我们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场发射透射电镜来表征方法对所得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为探究材料电化学性能,将其制备成电极材料通过循环伏安测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本论文实验内容可分为以下三部分。1)选择硝酸盐与均苯三甲酸用DMF做溶剂得到
商业中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由于理论比容量仅有372 m A h g-1,难以满足目前市场上对于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锡基、硅基材料因其理论比容量高、储量大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有希望成为下一代商业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锡基和硅基负极材料在嵌锂过程中与锂离子发生合金化反应,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导致活性物质与集流体、导电添加剂难以保持稳定的电接触,使得电池的循环寿命难以满足实际生活中的
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带隙可调、吸光系数高、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等优异特性,成为光电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材料之一。目前,以钙钛矿材料作为光吸收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效率已经高达25.5%。作为PSCs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ETLs)是决定器件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硫化镉
基于菲涅尔的聚光光伏技术是实现太阳能高效且低成本收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二次聚光器常被用于提高聚光光伏系统的光线接收角、辐照度分布均匀性和聚光比,进而改善聚光光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但是,二次聚光器的引入也会增加一些光学表面,由于镜面材料吸收或菲涅耳反射会导致相当大的光能损失。这个问题降低了聚光光伏系统的效率,进而增加了发电成本。因此,消除或最小化镜面材料吸收损耗和菲涅耳反射损耗,进而提高聚光
Ti3SiC2作为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MAX相三元层状化合物之一,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越性能,具有良好的耐辐照性能,有望被应用于下一代核反应堆设施中。同时,Ti3SiC2也与其他陶瓷材料一样具有高温应用性能,在高温环境下具备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因此在高温润滑材料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电子辐照方式研究了无压烧结方式制备的Ti3SiC2材料经过辐照后形貌和结构的变化,并对电子辐照机制进行了分析
锂硫电池因具有高比能量密度、高理论比容量、安全无毒和硫储量丰富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硫与高导电性材料结合的策略成为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重要方法。炭气凝胶(CA)因其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导电性优势已成为硫电极的关键支撑材料。本论文通过简便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结构的原位氮掺杂炭气凝胶,并与硫构成复合电极,有效地抑制“穿梭效应”,明显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通过间苯二胺与甲醛反应,采用简便的溶
铁基类普鲁士蓝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在金属离子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锰铁类普鲁士蓝(MnHCF)理论比容量和反应电势高,是水系锌离子电池(ARZIBs)正极材料的理想备选。本文围绕MnHCF在ARZIBs中的应用展开,主要工作如下:一、研究了氮端兼具Mn、Zn的类普鲁士蓝材料在ARZIBs中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RD、XPS、ICP-AES等表征了材料组成与结构。电化
对于一个包含风电机组和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的风力发电系统,频率稳定性是一个关键指标,通常由同步发电机支撑。但由于风电机组渗透率越来越高,系统整体的惯性越来越低,有限的同步发电机无法提供所需的有功功率进行频率调节,这就迫切需要风电机组参与调节频率。本文以全功率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和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机组层面和电场层面提出了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本文在风电机组层面建立了改善系统频差和永磁系统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