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mm主被动探测系统的目标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基于毫米波主被动复合探测技术,依托相关的工程项目,主要研究和设计了3mm主被动复合探测系统,包括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主被动信号处理算法研究、软硬件实现和实验验证等几个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主动雷达和被动辐射计各自的特点,提出两者相结合的主被动复合探测系统。介绍了毫米波主被动探测系统的分类,给出具体分类框图,并对每一类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给出3mm主被动复合探测系统的原理框图,阐述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2)分析了两种发射信号波形LFMCW和FSK-CW的测距测速原理,并对其测距测速的精度与分辨力进行了定量或定性分析。鉴于离散频谱分析存在栅栏效应和频谱泄漏,提出基于幅值的比值校正法(Rife算法)和基于复数谱的比值校正法(Quinn算法)。由于噪声干扰,提出基于频移技术的改进型比值校正算法I-Rife和I-Quinn算法,将真实频率移至两量化频率中间,提高频谱校正精度。对四种频谱校正算法进行精度与复杂度分析。针对传统三角波无法准确识别多目标的情况,提出两种多目标识别算法,一种是基于变周期三角波的多目标识别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改进LFMCW的多目标识别算法,对于变周期三角波给出可判定为同一目标的距离和速度的容差函数,对于改进LFMCW验证其在各种情况下均能准确识别真实目标。对两种多目标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仿真验证。(3)介绍了毫米波辐射理论基础和毫米波辐射计分类,展开阐述了两类辐射计的系统框图和工作原理。搭建了辐射计扫描目标的模型,推导了金属物体的天线温度和天线温度对比度的表达式,并仿真分析在不同高度下辐射计的输出波形特性。基于辐射计的输出波形特性和扫描过程,提出基于双通道辐射计的目标二维中心识别算法,单个通道输出信号达到最大即可确定目标切向中心,双通道输出信号之积达到最大才可确定目标径向中心,并给出具体的信号处理流程图。(4)完成了3mm主被动探测系统信号处理的软硬件实现。主动探测模块设计产生了一周期为20.04us的三角波调制信号,实现了固定中心频率的数字窄带带通滤波器并设计了相应的辅助电路。被动探测模块完成了目标二维中心识别算法的软件实现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设计。最后在外场对研制的3mm主被动探测样机进行主被动探测实验,实验表明样机在主被动状态下都能正常工作且有较好的探测精度。
其他文献
移动通信与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生活进步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移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因此,移动应用程序安全检测与防护技术的研究正在成为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Android应用程序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有静态分析、动态调试、内存转储攻击、恶意代码注入和重打包攻击等,而Android系统本身的特点及其安全防护机制的限制,使得已有的安全防护方法已无法
数字波束形成(DBF)作为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雷达、声呐、天文观测、通信、卫星、医学成像等诸多领域。但面对日益复杂且包含众多干扰的电磁环境,对DBF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兼备实时性,空间分辨能力和抗干扰特性。因此,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干扰技术应运而生。本文考虑到采样协方差矩阵求逆(SMI)算法因快拍数和协方差矩阵失配等因素在FPGA上实现的性能较差
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4D毫米波雷达系统因其低成本和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的优势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关于该系统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也十分迫切。本文在研究4D毫米波雷达系统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采集并制作4D雷达点云数据集。对4D雷达点云目标进行讨论,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车载4D毫米波雷达的点云目标检测方案,提
近年来,六端口技术在微波和毫米波测量方面一直处于发展阶段,高频工作模式下,SIW结构的六端口具有低插损,高Q值的特点,可用于零中频接收机中,替代混频器,直接将射频信号解调至基带信号,改善本振泄露问题。六端口雷达本振需求功率低,成本低,易于集成,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鉴于以上考虑,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在Ku波段,基于SIW结构的六端口线性调频连续波测距雷达,重点研究了六端口雷达的射频前端系统,本论文的研
航空制造业中常用钛合金作为叶轮叶片的制造材料,主要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得以满足航空产品高性能要求。但是钛合金作为典型的难加工材料,使得制造出来的钛合金结构件常常出现“表面完整性差、寿命短、可靠性低”等问题。因此,针对航空钛合金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抗疲劳性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压应力制造的旋转超声加工钛合金零件的新策略。本文以TC4钛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疲劳试验对铣削加工后的疲劳性能及裂纹扩展
为了缓解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一种新的建设思路,随着以“十二五”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推进,我国地下结构的建设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同时,近年来地下结构抗震问题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四周受到岩土体约束的地下结构,同样可能遭受严重的地震破坏。因此,地下结构抗震研究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相关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分析不同地震条件对地
基于高效的交通异常行为检测方法保证道路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交通异常行为的产生多归因于驾驶员异常行为和事故引发的二次事故,本文从驾驶员异常行为与道路交通异常行为两方面出发,针对驾驶员异常行为中的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和道路交通异常行为检测进行研究。针对现有疲劳驾驶行为检测方法设备侵入性特点和精度不足等方面,提出一种伪3D(Pseudo-3D,P3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
水凝胶软体机器人操作与运动过程中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接触问题,而水凝胶类软材料具有复杂的力学本构,外载荷作用下易发生局部大变形,这使得水凝胶软体机器人接触过程中的力学行为难以预测。目前对于软材料大变形接触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相对较少,接触过程中的复杂非线性特征使得方程的求解十分困难。本文利用数值和理论方法研究水凝胶的接触问题,从水凝胶的材料模型、大变形接触理论模型、静态接触行为和动态接触行为等方面着手
随着激光武器等激光威胁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激光告警系统的研究也需要更加地深入。为了更好地实现告警防护,告警系统的视场范围尤为重要,而大视场下的告警往往需要面临两大难题:饱和幅值电压信号的检测及边缘测角的非线性,这两个难题也是当前制约四象限系统探测视场及测量精度的关键。论文以大视场星载激光告警为应用背景,搭建了一套四象限激光探测定位系统,并针对大视场激光告警进行了原理方案的研究及模型算法的改进。首
移动机器人在电商物流、生产制造等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大量应用。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包括导航定位与路径规划技术,但目前仍然存在定位精度与导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导航定位与路径规划技术展开研究,以提升机器人导航定位精度与路径规划能力,从而提高机器人导航的准确性。首先研究机器人局部定位技术,分析建立移动机器人里程计模型,校正基于编码器信息的里程计误差。设计基于特征点法的双目视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