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L县的调查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且以男性劳动力转移为主,这就形成了农村妇女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格局。农村留守妇女既是农村妇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一方面,农村留守妇女逐渐成为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农村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妇女的整体素质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制约因素,直接影响了留守妇女自身发展及乡村人才振兴建设质量。
  本文借助中国当下乡村振兴发展背景,基于广西桂林市L县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育现状,发现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继续教育手段提升农村留守妇女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储备优质人力资源。主要内容为:
  首先,运用文献法梳理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情况,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对广西壮族自治区L县农村留守妇女展开调查,以人力资本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终身教育理念等理论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了解L县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育现状。
  其次,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L县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育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二,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缺乏;第三,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育投入不足;第四,农村留守妇女继续教育体验效果较差;第五,农村妇女继续教育法律法规尚未落实,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其他文献
摘要: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是一部女性意味十足的作品。在《生死场》中,萧红以一个超乎寻常女人的视角和勇气,大胆而直白地透视一个民族的疮疤,为我们刻画一个充满宿命意味的生死场,并指出造成这悲剧的是生活的社会与女性自身的弊病。  关键词:萧红;《生死场》;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04-01  写于1934年的《生死场》是萧红的
期刊
摘要:《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创作的经典小品文之一,它虽然篇幅较短,但不仅境界清奇、情感真挚,而且蕴含着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痴人说梦感人至深,让人流连忘返。本文将从其行文构思、艺术特点、痴人性情等角度来浅析湖心亭看雪的意境与深意。  关键词:行文构思; 艺术特点; 痴人性情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12-01  一、
期刊
摘要:“长明灯”是宗法社会权力争夺与更迭的文化象征符号。企图通过熄灯夺取宗法权力的“疯子”,并不是一个意在启迪民众,打破乡土秩序的“启蒙者”。“疯子”的命运悲剧恰恰体现了强大的宗法共同体对反叛个体的规训。《长明灯》凸显了鲁迅对“启蒙”本身的根本质疑,更表达了作家对伪启蒙者消解五四“启蒙”之义的批判。  关键词:长明灯;启蒙;宗法秩序;权力争夺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作为民族电影中的优作,《婼玛的十七岁》成功地塑造了婼玛这个人物形象。而从人物形象意蕴的角度,透过人物的行为和情节的发展,导演将婼玛塑造成了一个诗意栖居的追求者的形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自然的人物形象特征;和谐的人物形象特征;孤独的人物形象特征。  关键字:诗意栖居;婼玛;自然;和谐;孤独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7
期刊
摘要:东晋一朝,政局偏安,佛学兴盛,江南山水,改变着士人们的心态,他们虽仍然谈玄,但是趣味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由内正逐渐发现独立的人格,由外则发现了山水自然之美。因此,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上,东晋士人在探讨玄理时,山水则成为了他们悟道的载体,玄言诗正在逐渐向山水诗过渡。而在这个过渡阶段,既写山水又涉玄思,面对山水,进入玄思的兰亭诗正是这个特殊阶段的代表。  关键词:东晋;兰亭诗;山水诗;玄言诗;过
期刊
摘要: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数字媒体的发展与推广与普及使每个人都快速且方便的参与到传播当中。而数字媒体应用的大爆炸,使我们无法自我的去判断事情的真与假。本文就以数字媒体与真实的距离更远还是更近展开分析。  关键词:数字媒体;真实;距离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29-01  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  数字媒体系统能够处理文、图、
期刊
摘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农村空心化在不断加重。本研究对我国空心化的生成过程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研究了我国农村空心化的危机表现及其后果,最后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提出治理农村空心化危机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工业化;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
期刊
摘要: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在美国的医疗和社会服务文献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失业率上升、贫穷的扩大,产生了许多复杂的问题,特别是流浪乞讨人员、艾滋病感染人群、需要长期照顾的老人、需要保护的儿童等,其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经济支持、住宅、医疗服务、就业培训和安置以及适当的社会支持等。但这些服务提供和输送,往往是缺乏联系、零散且分散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公办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匹配,同时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满不足不了现代老年人的需求,这使得公办养老机构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其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也不可避免的显现出来。尤其表现在公办养老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如公办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不高、保障项目与种类较少、职能定位不健全、发展活力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铜陵公办
期刊
摘要:《某镇纪事》是一篇关于西南小镇的速写,其中,茶馆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人、事集散场所,是人们最为重要的公共空间,而活动在茶馆里的粮商老板、泥水匠、戏班子、士绅、袍哥,从不同方面折射着四川地方微观政治的特殊形态。以这些茶馆里的三教九流为讨论对象,本文将审视这个三十年代川西小镇的政治空间,指出该小镇的沉闷正是暴风骤雨般革命的前兆。  关键词:茶馆;袍哥;政治空间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