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低MTFR2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nf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MTFR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临床意义及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MTFR2在泛癌中m RNA表达差异及与预后的相关性。(2)通过TCGA和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分析MTFR2在HCC癌组织和正常组织m RNA表达差异。(3)从TCGA下载MTFR2在HCC的测序数据及临床数据,并进行临床相关性及预后分析。(4)筛选HCC中MTFR2高低表达两组差异基因,进行Gene Ontolog(GO),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富集分析。(5)通过免疫组化检测90例HCC癌组织中MTFR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MTFR2的临床意义。(6)通过体外细胞实验,CCK-8、细胞单克隆、细胞凋亡通路实验,阐明MTFR2在肝细胞癌细胞系中的功能和潜在机制。结果:(1)MTFR2在24种肿瘤的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在21种肿瘤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FR2为多种肿瘤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疾病特异生存(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 DSS),无瘤生存期(Disease free interval DFI),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interval P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GSE76427(P<0.001)、GSE17856(P<0.001)、GSE55092(P<0.001)及TCGA(P<0.001),MTFR2在HCC癌组织高表达。(3)MTFR2与stage(P=0.025),grade(P<0.001),T(P=0.024)正相关,是HCC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P=0.0002)。(4)MTFR2的GO富集前3位为chromosome segregation,organelle fission,nuclear chromosome segregation;KEGG富集抑制PPAR信号通路,激活cell cycle,VEGF,pathways in cancer,regulation of antin cytoskeleton,m TOR信号通路;PPI主要调控EXO1、KIF20A、NUF2、RRM2、DLGAP5、ZWINT、CDC6、CCNA2。(5)免疫组化中,MTFR2低表达人数46例(51.7%),高表达人数43例(48.3%),MTFR2高表达与HCC不良OS(5年P=0.0004,10年P=0.0002)、DFS(P=0.021)正相关。单、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MTFR2是预后(P=0.0003)和复发(P=0.008)的独立危险因素。(6)敲低MTFR2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Bax,caspase 3,caspase 7,caspase 8,caspase 9,抑制Bcl2,诱导凋亡。结论:(1)MTFR2在HCC中高表达,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敲低MTFR2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调控Bax,Bcl2,caspase 3,caspase 7,caspase 8,caspase 9,诱导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6a(micro RNA-146a,mi 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9(T helper cell 9,Th9)、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比例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碘浓度、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能否评价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的疗效。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0只在其脑内进行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接种第14天对大鼠进行能谱CT增强检查观察成瘤情况,将48只成瘤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Z组、放疗组、放疗联合TMZ组。各组干预均完成后的第1天、第7天
目的:评价MRI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与乳腺癌的关系,并探讨BPE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免疫组化标志物及绝经状态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86例确诊为单侧乳腺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67岁(46.05±10.61岁)。良性病变30例,恶性病变56例。所有病灶结果均经手术
目的:探讨基于多种机器学习分类器建立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图(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并于术前2周行直肠MRI检查的80位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56例和测试集24例。连续性收集2020
目的:通过采用磁共振T1 mapping、T2 mapping序列,研究和探讨T1值、T2值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乳腺肿物患者行常规乳腺平扫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并于增强前加扫T1 mapping、T2 mapping序列,增强后5分钟加扫T1 mapping序列。在T1 mapping序列相关研究中,排除3例不符合要求患者,T2 mapping序列相关研究中,排除7例不符合要求患者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和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以及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和经尿道输尿管膀胱入口电切术处理输尿管下段两种术式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20年6月共239例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109例、B组(
目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有效手术,但其疗效和并发症上需要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ESD治疗EGC的疗效和并发症,以及探究ESD治疗早期胃癌的绝对适应症和扩大适应症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从2012.6
目的: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探索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基因、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的小分子药物。方法:从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下载膀胱癌m RNA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并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膀胱癌高通量测序表达谱数据集GSE133624,利用R软件limma包进行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
目的:目前尚未有对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患者进行风险预测和获益评估的量化工具。本研究旨在分析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或(和)胆管炎形成的危险因素,建立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临床预测模型。同时探讨胃癌切除术中预防性胆囊切除(prophylactic cholecystectomy,PC)在短期和长期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
研究背景:胃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胃癌患者无明显全身症状以及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导致早期胃癌诊断困难,患者明确诊断时多为进展期胃癌,往往失去手术机会。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进展期胃癌具有一定疗效,可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由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组成的化疗方案(SOX方案)作为进展期胃癌的传统一线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据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