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东巴经肢体动作类词语用字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a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巴文是纳西族宗教人士用于书写宗教经典的文字,也是原始文字的“活化石”。近年来,随着文字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有关东巴文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东巴文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目前学界关于东巴文的研究,取材也逐渐由字典转移到文献,视角也逐渐放到专项研究上,但目前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名物类词,有关动作词语的研究成果较少。《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共收录897册东巴经典,《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4卷)共收经书590多册,是研究东巴文的珍贵材料。本论文以《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4卷)部分经典为材料,对其中记载的肢体动作词语进行穷尽性收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语言单位、记录方式、符号体态三个方面,对东巴经中肢体动作类词语的用字情况进行分析。全文除附录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交代了本文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然后从东巴文文献的搜集整理与译释、东巴文语言文字研究、用字研究、东巴文动作类词语研究四个方面追溯了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同时对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也作了说明。最后,对本文研究材料、研究对象的选取作了详细说明。第二章“东巴经肢体动作类词语概述”。本章首先对东巴文肢体动作类词语判断标准作了界定,并根据动作发出部位对其作了分类。然后梳理了经书中肢体动作词语的音节数量、异读情况,简要分析了肢体动作类词语的语音、构词特点。第三章“东巴经肢体动作类词语记录语言单位研究”。本章首先对东巴文记录语言单位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然后从单音节肢体动作类词语、双音节肢体动作类词语两个方面讨论了经书中记录肢体动作词语文字与语言单位对应关系类型,并对肢体动作词语有词无字原因作出分析。接着对经书中肢体动作类词语语言单位记录情况作了统计,简要分析了肢体动作词语语言单位记录特点。最后,对经书中有关肢体动作词语的译释问题、同形现象、共用现象进行了讨论。第四章“东巴经肢体动作类词语记录方式与符号体态研究”。本章首先对东巴文文字结构、字符记录方式相关研究作了概述。然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按表意式记录方式、表音式记录方式、意音结合式记录方式三类详细分析了肢体动作词语的记录方式,并对部分动作词语的记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简要分析了动作词语记录特点。接着从字形特征、构形模式两个角度,分析了记录肢体动作词语的字符符号体态特点。最后,从字符书写位置关系角度,举例分析了经书中一些不易判定记录方式的现象。最后为结语部分,对前面所讨论的内容及得出的认识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一篇首次对纳西东巴经肢体动作类词语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首次对具体文献中肢体动作类词语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含义做了界定。2.首次从动作发出部位、音节数量等不同角度将东巴文肢体动作词语分为上肢动作类、下肢动作类、单音节、双音节等类别。3.首次对经书中肢体动作词语语言单位记录情况、文字记录方式、符号体态考察分析。4.发现经书中词与短语同形现象以及特殊的共用现象,并对文献中一些译释有误的地方作出分析。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在不懈奋斗与探索的百年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新趋势、国情新变化、党情新特点,就党的政治建设多次发表了重要讲话,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的重要时期之一。当时,中国共产党从事关生死存亡的战略发展高度看待党的政治建设,针对党内政治存在的种种问题和
棉织物穿着舒适、透气性良好、机械性能出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但其对细菌的良好吸收会造成疾病传播、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目前的抗菌整理剂中,卤胺抗菌剂因结构独特、可高效快速杀死细菌受到广泛研究,但严重受紫外线影响,抗菌性能不够持久;席夫碱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抗菌剂,且发挥抗菌功效不受紫外线影响。在卤胺制备中引入席夫碱,合成新型复
黔西北地区位于我国乌蒙山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使得分散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黔西北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其传统纺织机具与技艺也因此得以延续至今。原始社会使用植物纤维的绳索和纺纱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自“不织不衣”“而衣皮苇”至“妇织而衣”,传统织机因生产生活需求而产生,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更加丰满。本研究以黔
蚕丝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天然材料,在传统纺织领域应用历史悠久,在现代材料、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弥补蚕丝固有的缺陷、赋予蚕丝新的性能,拓展蚕丝应用领域,研究者不断探索着对蚕丝进行改性。常见的改性手段有直接针对蚕丝的物理、化学方法,有针对蚕体的生物工程方法和养蚕添食法等。其中生物工程方法以导入外源基因或敲除固有基因的方式,从源头上改变蚕和蚕丝的特性,有望实现一劳永逸,低成本、高效率生产
植食性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寄主植物形成了特定的相互作用模式。昆虫利用化学感受系统对外界环境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进而对趋性反应、觅食、取食行为进行指导。目前开展的比较多的是对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对于昆虫味觉受体的研究相对较少。昆虫的味觉受体参与到昆虫的多项生理活动,例如在昆虫的取食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昆虫味觉神经元中的味觉受体可以识别植物汁液中的可溶性化学成分,再通过味觉受体神经将这些信息
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领域的变革都催生了不同的历史任务,但无论其内涵和形式如何改变,服务于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都是推动教育事业进步的终极目标,也是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永恒追求。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界定,其核心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并在两者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有关经验及成果的总和。其特点主要包括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等。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也正是因为上述特点,得以
由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引起的柑橘褪绿矮缩病是一种重要的病毒性病害。该病主要通过嫁接和苗木传播,可侵染大部分柑橘品种。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土耳其东地中海区域首次发现柑橘褪绿矮缩病以来,目前在泰国也有该病的发生报道。虽然前期研究显示,CCDaV仅在中国云南瑞丽的尤力克柠檬(Citrus limon)上零星发生。
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3 nt的调控性小分子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在生物生长发育、分化和疾病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真菌内发现了类似miRNA的真菌小RNA(MicroRNA-likeRNA,milRNAs)。milRNAs可通过调控病原菌与寄主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在真菌的发育、致病和宿主的免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
新中国成立前后是打破旧秩序和建立新秩序的大变动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了城市,此时城市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由于西南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条件,西南城市的问题更为复杂和严峻。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主政西南。邓小平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西南地区党的建设,从各方面推动城市治理民主化,将城市经济问题的治理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从主
矿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矿产资源作为多个行业领域的基础性原料,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但是,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方面要求各个国家应提高生产和开采技术,以达到矿产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密切的资金与技术交流,以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互补和资金流转。因